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设备工程与管理ch5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润滑管理机自10
1第五章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润滑管理2§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一、设备的有形磨损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1、有形磨损产生的原因物质磨损或物质损耗1)第Ⅰ种有形磨损运转中的设备在应力的作用下,零部件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的磨损。通常表现:①零部件原始尺寸的改变、形状的改变;②零部件之间公差配合性质的改变及精度的降低;③零件损坏,甚至因个别零部件的损坏而引起与之相关的其他零件的损坏,导致整个部件损坏。3§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2)第Ⅱ种有形磨损在闲置过程中的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或由于保管不善,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措施而使设备的机体和零部件发生锈蚀、老化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遭受的磨损。通常表现:设备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4§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2、有形磨损的规律1)初期磨损阶段(磨合磨损阶段)表现:零部件在受力的情况下相对运动,以及设备运转产生的跑合作用,使零部件的表面宏观几何(表面形状)和微观几何(粗糙度)都要发生明显的变化。原因:加工工艺上不可避免的表面粗糙。特点:磨损的速度很快,磨损率较大,但持续时间较短。5§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2)正常磨损阶段表现:零部件表面趋向平滑,磨损量基本随时间匀速增加原因:固体表面脱离接触,以及塑性变形的发生特点:正常情况下,零部件磨损非常缓慢,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即为设备真正的使用寿命。3)剧烈磨损阶段零部件磨损到一定程度,正常磨损关系破坏了,接触情况恶化,磨损速度加快,使得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降低。6§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3、有形磨损的后果1)技术后果设备精度、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可能丧失使用价值2)经济后果生产效率逐步下降,消耗不断增加,废品率上升,与设备有关的费用逐步提高,从而使所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上升7§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二、设备的无形磨损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精神磨损或经济磨损1、无形磨损产生的原因1)第Ⅰ种无形磨损设备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其重置价值不断降低,而引起设备的贬值。特点:设备本身的技术性能和功能不受影响,设备尚可继续使用。8§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1)第Ⅱ种无形磨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出现性能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以致原有设备价值降低。特点:设备使用价值的局部或全部丧失,产生了用新设备代替现有旧设备的必要性。2、设备无形磨损的规律无形磨损的速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成正比。9§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三、设备磨损的度量1、有形磨损的度量1)技术测量法适用条件:设备的有形磨损可用技术方法测量。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直接取决于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量。设备中第j个零部件的磨损程度为:prj——j零部件的实际磨损量;mj——j零部件最大允许磨损量。mjprjj10§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2)疲劳损坏周期法适用条件:设备的磨损是由于零部件疲劳造成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决定于零件的使用期与零件疲劳损坏周期之比。Tprj——j零部件的实际使用期;Tmj——j零部件的疲劳损坏周期。mjprjjTT11§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利用经济指标的度量方法,在计算个别零部件磨损程度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整机平均磨损程度n—磨损零部件的总数;Kj——j零部件的价值。njjnjjjpKK1112§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3)有形磨损使用期法Tu——设备已使用的年限;Ts——按有形磨损规定的使用期。4)修理费用法适用于进行过修理的设备R——修复全部磨损零部件所用的修理费用;K——在确定设备磨损程度时该种设备再生产的价值。supTTKRp13§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2、无形磨损的度量设备的无形磨损,一般采用价值指标。K0——设备的原始价值;K1——考虑到第Ⅰ、Ⅱ种无形磨损设备的再生产价值。设备综合磨损程度任何时候,设备在两种磨损作用下的残余价值为K=(1-)K0。010101KKKKKI)1)(1(1Ip14§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四、设备磨损的补偿1、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异同相同点:都会引起设备原始价值的降低不同点:有形磨损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进行修理之前,常常不能正常运转使用;而任何无形磨损都不影响设备的继续使用。15§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2、磨损的补偿1)对运行和闲置中的设备,应加强使用维护及保养管理,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合理润滑,减缓有形磨损的发生速度。2)根据不同的磨损形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和补偿磨损的形式。16§5.1设备的磨损及其规律磨损的补偿形式有形磨损可减少的有形磨损可消除的有形磨损不可消除的有形磨损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维修更新局部补偿完全补偿无形磨损可消除的无形磨损不可消除的无形磨损改造更新局部补偿完全补偿减少有形磨损的措施17§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一、设备的使用管理设备合理使用的基本条件1)按企业产品的工艺特点和实际需要配备设备,使其布局合理、协调2)依据设备的性能、承载能力及技术特性安排生产3)配备合格的操作者4)制订并执行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一系列规章制度5)具有保证设备充分发挥效能的客观环境,包括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防潮、防腐、防尘措施18§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依据设备合理使用的基本条件,对设备从安装调试合格进入正常使用起,直到该设备退出生产止的全过程,通过组织、管理、监督以及一系列必要的措施,达到减少磨损,保持设备应有的精度和性能,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目的。(一)合理配置设备1、根据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来配置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及动力设备2、切忌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设备配备3、设备的生产率要与企业生产任务相适应19§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设备的类型、规格、性能以及加工精度要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产品工艺要求相适应5、设备应配备安全装置6、设备应配备治理“三废”附加装置20§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二)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使用设备2、编制设备使用技术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细则、润滑卡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卡片等3、配备各种检查维护仪器和工具4、全面检查设备的安装、精度、性能及安全装置5、明确岗位职责21§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三)设备使用中的管理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设备周围环境整齐、清洁;根据设备本身的结构、性能、精度等特性,安装有防腐、防震、防潮、防尘、保温等装置;考虑设备对环境的影响。2、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与设备的实际能力相适应:①防止“大机小用”、“精机粗用”②避免超负荷、超范围使用设备22§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使用设备的基本功和操作纪律★1)设备使用者“三好”要求:①管好使用单位领导必须管好本单位所用的设备,保持其实物完好,严格执行设备的移装、封存、借用、调拨等管理制度;操作者必须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领导批准和本人同意不准他人使用。23§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②用好单位领导应教育本部门工人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安排生产时根据设备的能力,不得有超性能和拼设备之类的短期化行为;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维护规程,不超负荷使用,不用不文明的操作方法,做到设备四不: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大机小用、不精机粗用24§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③修好车间安排生产时应考虑和预留计划维修时间,防止带病运行;操作者要配合维修工人维修好设备,及时排除故障。2)设备操作者“四会”要求①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懂得加工工艺,工装、刀具使用合理,合理选择切削用量,不超负荷使用设备,做到正确使用设备。②会维护正确执行设备维护和润滑规定,按时清扫,保持设备清洁完好。25§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③会检查了解设备易损零件部位,掌握完好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按规定进行日常检查。④会排除故障能通过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并能判定异常状态的部位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或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排除。26§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设备操作者“三项权利”①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己操作的设备;②未采取防范措施或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的超负荷使用设备,有权停止操作;③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逾期不检修、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若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操作。27§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设备操作者“五项纪律”①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维护规程②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③遵守交接班制度④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28§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维护使用设备“四项要求”①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摆放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②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无油污,无损伤;各部位不漏油、漏水、漏气;铁屑清扫干净③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壶、油杯、油嘴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窗明亮,油路畅通29§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④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制度,遵守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注意观察运行情况,不出安全事故30§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指导操作者正确使用和操作维护设备的技术性规范。①操作设备前对现场清理和设备状态检查的内容和要求;②操作设备必须使用的工作器具;③设备运行的主要工艺参数;④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⑤开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⑥润滑的方式和要求;31§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⑦点检、维护的具体要求;⑧停车的程序和注意事项;⑨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调整要求;⑩交接班的具体工作和记录内容。32§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1)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制度目的:使设备维护保养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原则要求:①每一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设备;②自动生产线或一人操作多台设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定人定机保管办法;③公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④多人操作的大型设备,由车间指定机台长,负责对设备的维护保养。33§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交接班制度在多班制操作设备的情况下,不论操作人员、工(组)长、值班维护工和维修组长,在交接班时都要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手续一般以操作人员口头汇报。工(组)长记录,或由操作人员记录,工(组)长检查的方式进行。交接班四项标准:①风、水、气、油不漏;②油眼畅通,油质良好;③设备清洁,螺丝不松;④工具、附件等清洁完整。34§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十交五不接”:交任务、交原料、交操作、交指标、交质量、交问题、交经验、交工具、交记录、交安全卫生;设备润滑不好不接、工器具不全不接、操作情况没交代清楚不接、记录不全不接、卫生不好不接。35§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使用设备的岗位责任制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明确规定保管责任①设备操作者必须遵守“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制度,严格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四项要求”、“五项纪律”规定正确使用与精心维护设备;②实行日常点检,认真记录,做到:班前正确润滑设备,班中注意运转情况,班后清扫擦拭设备,保持清洁,涂油防锈;③在做到三好要求下,练好四会基本功,搞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配合维修工人检查自己操作的设备,保管好设备的附件和工具,并参加设备修后验收工作36§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④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写好交接班及运行记录⑤设备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及时向生产厂长和车间机械员报告,听候处理。分析事故时应如实说明经过,对违反操作规程等造成的事故,应负直接责任。37§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二、设备的维护操作者为保持设备正常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所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1、日常维护1)每班维护①班前四件事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设备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38§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②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39§5.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③班
本文标题:设备工程与管理ch5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润滑管理机自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5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