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一、设备管理标准化的目标: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使设备的受控状态达到逐步加强,并提高对设备预见性管理的能力,进而避免设备临停次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切实使我公司的生产高效、稳定的进行。二、设备管理标准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成立设备管理标准化领导小组:组长:关来庆;副组长:孙建勇、耿彦国组员:李文栓、孙新玉、王伟、李小平、直清诗、张瑞臣、王泽彪、常会霞、郭俊林、孙进卿、各值班主任;领导各成员小组的职责:关来庆:负责制定标准化管理方案并进行监督落实工作;进行月度生产总结和月度设备运行状态的标准化;预见性设备管理标准化(包括改进和技术创新项目);外协队伍进行检修管理的标准化孙建勇:将机电设备各项标准化管理汇集成册;并具体负责预热发电的设备、电气设备、计量设备管理标准化的制定以及电器设备培训标准化的制定和落实。耿彦国:负责现场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的制定和监督落实李文栓:负责设备润滑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并进行监督和落实;王伟:负责机械设备巡检以及煤磨系统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进行监督和落实;机械设备检修计划管理标准化;机械设备检修质量管理标准化;机械设备培训方面管理标准化。李小平、直清诗:负责电气设备的巡检,电气设备的检修、电器设备的润滑管理标准化的制定和落实。郭俊林:负责突发性设备事故管理标准化的制定以及收尘设备管理标准化的制定张瑞臣:进行设备备件的更换周期进行不断的总结,根据以前的经验到今年年底之前拿出备件更换周期的名细表;将所负责的窑系统的设备制定标准化管理方案并进行监督和落实;王泽彪:对矿山以及生料磨系统进行制定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并进行监督和落实;常会霞:对生产系统的水路系统以及冷却设备(包括预热发电)进行制定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并进行监督和落实;各值班主任和工段长:对制定的各项标准化进行执行和贯彻。三、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和实施步骤1、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内容:(1)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全年公司的每月生产任务完成计划以及设备临停和设备检修时间;要求各参与标准化管理的人员要熟悉整体大的生产计划。(2)认真做好巡检的记录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ERP管理,各负责人要对每周所负责的设备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有计划的检修工作奠定好基础。(3)将设备的备件准备、备件的更换周期、设备的润滑周期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并和公司的生产计划进行有机的结合,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4)每月要对生产的设备状态和生产情况要及时的总结,并对下月的生产以及设备的检修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使生产部的各生产骨干清楚生产部的生产构想。(5)通过加强设备的巡检和对设备状态的有效总结,使对设备的有计划检修工作得到较为全面和认真的进行,在进行计划检修时一定要注重检修的质量。(6)针对生产中出现的突发行设备问题,要及时和上级领导以及各兄弟厂家加强联系和沟通,形成快速和高效的反应机制,以便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7)通过各种数据的积累,形成相对稳定和交叉的设备管理网络,根据生产计划、生产季节、生产设备状况,设备备件状况、产品销售状况、原燃材料状况等拿出一系列的设备标准化管理方式,并进行不断的落实和完善。(8)通过总结和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在生产稳定提高的基础上,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工作,形成良性设备管理的模式。2、设备标准化管理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形式;(2)确定每人所负责的责任和努力的目标;(3)将设备标准化管理分为几项内容:(a)设备巡检管理标准化;(b)设备润滑管理标准化;(c)设备检修计划管理标准化;(d)设备检修质量管理标准化;(e)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管理标准化;(f)设备冷却水系统管理标准化;(g)预热发电的设备管理标准化;(h)突发性设备事故管理标准化;(i)预见性设备管理标准化(包括改进和技术创新项目;(j)设备现场管理标准化;(k)月度生产情况总结以及设备运行情况总结标准化;(l)收尘设备管理标准化;(m)计量设备管理标准化;(n)外协队伍进行检修管理的标准化;(o)设备培训方面管理标准化。(4)各种管理标准化的内容到2008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并于2008年6月5日开始正式实施。四、进行具体制定设备管理标准化的要求:1、要充分结合全年生产计划的总体构想以及各季度生产的特点来进行制定相应的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内容。2、在指定管理标准化内容时,要力求简洁,具备可操作性,否则不要进行制定。3、一旦标准进行制定,将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内容进行考核和落实。4、标准化制定成册后,要深入进行学习和沟通,并进行制定出考核制度。生产部:关来庆2008年5月20日
本文标题:设备标准化管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6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