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培训资料二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及有关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及有关条款检查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质量体系之七个子系统设计控制(第5章)物料控制(第6章)文件、与变更控制记录(第4章)设施与设备控制(第3章生产与过程控制(第7章)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第8~12章)管理控制(第2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参考:QSIT(FDA质量体系检查指南)YY/T0595-200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0287-2003应用指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第一部分“规范”及有关条款的检查要求第二部分检查的准备及检查方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第一部分“规范”及有关条款的检查要求(医疗器械通用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6第二章第四条质量管理机构与方针相适应;用文件明确职责和权限;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可兼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7第二章第五条对企业负责人的要求:是否由企业负责人制订质量方针;是否制订了质量目标;是否保证了资源的配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有效实施;是否开展了管理评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8综合评价:方针和目标是否被各层次人员所理解和执行;管理评审的内容是否充分、时间间隔(或频率)是否恰当、是否足以证明评审对完成质量目标的作用;在检查第三章后,评估负责人在确保资源的获得方面的作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9第二章第六条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综合评价:通过考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检查管理者代表是否被授予权利和履行了其职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0第三章第七条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经历的要求;对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评价和再评价的工作制度。检查相关评价记录,证明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1第三章第八条对生产操作岗位和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评价和再评价制度;洁净区的人员是否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技术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2第三章第九条厂房的规模和洁净级别;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工艺用水;仓库和储存环境;检验场地和设施;设备的维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3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且予以实施和保持;质量手册的要求;质量方针的要求;质量目标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4不要求为“规范”重新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只要“规范”所要求的文件能找到出处,文件可以指导质量体系的运行并处于控制状态。如79条和85条所要求的程序可能在同一个名称的文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5第四章第二十四条完整的技术文档;技术文档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6第四章第二十五条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发布前评审和批准;文件的状态;外来文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7综合评价:结合2201、2301、2302的检查,以及检查过程中文件的使用情况检查执行程序的符合性,判断程序是否有辨明残缺、模糊和矛盾要求的机制而对程序的有效性做出评价。电子文档:只要符合控制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8第四章第二十六条作废的受控文档要保存;保留的作废文件能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的需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19“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写“你”所要求的,记“你”所要看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0第五章第二十八条是否建立了设计策划和控制程序;策划的内容和要求;策划的结果是否形成文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1可以选择一个设计项目,以此项目来评估设计控制的程序及其有效性,如果企业没有正在进行中的设计项目,可要求企业保持程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2第五章第二十九条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的要求;总体的描述和职责分配;区分各个阶段,包括人员组成;产品规范和测量装置;风险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3案例一:开发一种用于静脉推注药物的装置目标和意义;项目的各阶段(或子项目):如A参数的设定、试验装置、试验方案---、B样机制作、C设计输出、D验证、E确认、F转换等等。项目组人员职责;评审的阶段、人员;输入MicrosoftProject-时间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4设计计划内容可依据项目的大小或复杂程度,甚至流程图的形式也可以表述计划。但计划至少要有上述的内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5甘特(Gantt)图6月7月8月9月12123456789AabcBCDEF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6流量-M弹力-N管径-P长度-LM=f(N.P.L)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7第五章第三十条设计输入是否包括了各项要求;输入的完整;经过评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8QSIT:设计的输入是器械所必须的,要将输入文件化,检查生成输入的来源,看是否涵盖了相关的各个方面。相关方面举例有:期望的用途,技术特性,风险,生物兼容性,与期望用途相关的环境兼容性,包括电磁兼容性问题,人的因素,官方标准及无菌问题。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29第五章第三十一条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输出的内容;输出应经过评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0QSIT:设计输出是设计阶段的产品和结果,包括:图表、图片、规范和程序。一个阶段的输出可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总的最后设计输出包括器械(样机)、器械的包装和器械的主要记录。设计项目会产生大量的记录,但并不是所有的在项目中产生的记录都是设计输出也就不需要都保留在设计历史文件中,只是把这些记录中得到认可的设计输出保留下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1第五章第三十二条是否开展设计转换活动;转换活动有效;转换活动的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2第五章第三十三条是否开展评审;评审的记录应保存。注:设计和开发评审的时限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和复杂度影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3第五章第三十四条设计验证;保持验证的记录说明: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则应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4生物相容性评价:“评价可包括有关经验研究和实际试验。如果设计中器械的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可论证的使用史,采用这样的评价,可能不必再进行试验”(GB/T16886.1);评价≠试验(验证);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证使用经评价过的被认为符合要求的材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5第五章第三十五条是否按策划的安排开展设计的确认活动;确认在产品交付前;保持确认的记录;保持临床评价的记录;免于临床评价需证实材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6医疗器械功能临床使用实现疗效确认案例:药物静脉推注装置、视觉诊疗系统、糖尿病治疗仪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7设计确认的一个误区:当器械所具备的功能,其临床的效果已被证实,器械是如何实现这功能比证实这功能在临床上使用的效果更为重要;反思!这样的确认(临床验证)能证明什么?门槛是高?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8QSIT:设计的确认涉及临床的评估并包括实际使用条件和模拟使用下的测试。临床评估可以包括临床调查和临床摄影,还可以包括一些特定的活动。可能包括在临床和非临床环境下的评估、历史上得到临床安全证实相似的设计支持,或者是一个科学文献的回顾。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39第五章第三十六条设计的改动应评价;更改要保持记录;更改应评审;更改应经过批准;应符合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0第五章第三十七条是否建立风险管理的文件;风险管理覆盖全过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1QSIT:检查中在有设计控制要求前提下,不应去判断某个产品的设计是否合适和安全,这在法案的第520(f)(1)(A)中是被排除在外的。如果在对一个公司的设计控制评估时得到的信息中这个产品是不安全或不具备有效性,应该将这些结果列入EIR报告。案例-、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2第六章第三十八条应编制采购程序文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文件内容的要求;检查采购的记录;记录应证实所采购的产品可保证安全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3第六章第三十九条根据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和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对供方和采购的产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标准保持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4第六章第四十条采购信息应清楚地表述采购产品的内容;采购信息的可追溯性;采购过程的记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5第六章第四十一条采购的产品的检验或验证;保留采购验证的记录;采购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6生产企业供应商经销商替代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7对供方评价的深度;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供方控制的有效性;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控制有效性。案例:MED-4750、4350零件、粒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8第七章第四十二条策划前识别产品的全部特性;识别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确保所必需的生产设备和工装、模具;策划应包括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策划规定可追溯的范围和程度。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49第七章第四十三条确定关键和特殊的工序;有工艺参数验证确认的规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应有作业指导书;执行工艺的记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0说明:文件的详略程度与产品的生产的复杂程度、风险的大小、执行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但对这些过程的不同控制的程度应该源自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风险分析),如对于技术标准的偏离程度和发生频率、风险分析的结果等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1第七章第四十五条产品清洁处理或者从产品上去除处理物,应有文件的要求。对无菌医疗器械应进行污染的控制,并对灭菌过程进行控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2第七章第五十七条生产批的划分符合企业相关的规定;保持批生产记录;批记录表明生产数量和入库数量;批记录可追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3第七章第六十条编制程序文件;规定医疗器械可追溯性的范围、程度、可追溯性的唯一性标识和所要求的记录;现场检查执行情况。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4第七章第六十一条检查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与注册申报的一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5第七章第六十二条生产企业编制规定产品防护要求的文件;程序的内容;规定各种无菌医疗器械的贮存条件,并实施;现场检查执行情况,(如需要应有监控措施);(如需要)应有监控的记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6注意:监视和测量装置是否可以确保满足产品的要求由企业来确定需要控制的范围,企业在文件中应该明确。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表明某装置的使用可确保测量不确定因素的可知性,并与所要求的测量能力相适应。而一些监视和测量的装置的使用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如仅供来提供显示数字的仪器、附随在过程设备上而不用来过程控制)的仪器和仅在初始需校准的仪表(如水银温度计、钢板尺等不必要包含在控制范围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7第八章第六十四条检验和试验程序文件的要求;有否对产品实现的过程中的检验或试验;检查是否执行程序文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8第八章第六十五条合格的原材料才可以进入生产;出厂检验应符合产品标准;保持检验的记录;产品放行的批准;检验记录与生产数量一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规范59第八章第六十七条反馈系统的程序文件;当发现不合格(或潜在的)是否能够按照程序
本文标题:培训资料二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及有关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9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