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三节社会发展的动力第四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原始工具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大机器资本主义社会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1)基本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2)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经济基础服务(1)服务的方向上:保护自己,排斥异己。(2)服务的方式上:强制与非强制。(3)服务的效果上:促进作用,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促进作用适合适合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不适合适合不适合阻碍作用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基本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2)客观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反作用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第三节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为什么说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1、从存在时间看,它们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2、从涵盖范围看,它们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3、从它们与其他矛盾的关系看,它们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与发展。4、从与社会规律的关系看,它们构成了贯穿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二)社会基本矛盾怎样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变化生产力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归宿生产力的发展(三)两个矛盾的关系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更根本,规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程度。3、两个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二)阶级斗争作用的表现1.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2.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3.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一)社会革命1.社会革命的含义: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2.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的决定性环节。3.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4、社会革命的实质:它是社会形态的变革。三、革命和改革在会发展中的作用1、改革的含义: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2、改革的作用: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3、改革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4、改革的实质:它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二)社会改革1.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2.技术:广义: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狭义: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一)科学技术的本质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2、科学技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3、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三)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1、什么是“全球问题”?它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2、“全球问题”的实质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的反映。首先,“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3、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须通过制度变革、观念更新和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2)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3)实现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1)人类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3)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五、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2、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3、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注意: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即把生产力作为判定社会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第四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一、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英雄史观1、含义:它是指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2、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1)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进程。(2)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的。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人民群众“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尼采唯意志论“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宿命论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黑格尔(二)群众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由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得出的,因为生产方式从动态上看,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事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制约条件1、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政治条件。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3、精神条件。主要指传统、既存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进步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反动的历史人物2.作用:(1)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2)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3)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一)杰出人物及其作用1.定义: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正面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3.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即:时势造就英雄(1)时势召唤英雄(2)时势锻炼英雄(3)时势筛选英雄4、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1)历史主义原则(2)阶级分析方法(二)普通个人的作用1、普通个人作用的表现(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参与者(2)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3)在现代普通个人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1.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2.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2、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作用的一致性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大泽乡起义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3、如何理解全球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4、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5、人民群众在历史上有何作用?6、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有何作用,如何正确评价?复习思考题
本文标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9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