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培训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方法---潘丽燕目录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12一、环境因素识别识别目的: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评审程序初始评审评审的内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识别的原则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环境因素的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1、初始评审——评审的内容明确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化学品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环境因素识别和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对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包括环境事故、环境处罚等的调查;公司区域范围内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污染物排放管网位置分布,功能区划分等;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包括环评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等。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以公司的各部门为对象,在制定目标、指标前进行;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品开发和新品更改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因素评价。3、识别的原则全面的原则环境识别就充分考虑公司所有产品、活动、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考虑过去、现在、将来的三种时态过去:即过去的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正在进行或生产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影响;将来:环境影响持续或发生于将来,如新产品开发、扩建项目中涉及的环境因素。3、识别的原则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正常:一般、日常的连续的运转状态,如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生产;异常:可以合理预期并发生的非正常状态,如设备的开机、停机、维修等;紧急: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性状态,如火灾、爆炸、环境设施的突然失效等3、识别的原则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包括:-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过程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物料衡算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现场观察法等,一般公司可采用过程分析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的识别方法。过程分析法以产品生命周期的思路结合生产工艺流程把组织的运行和活动以及对应的职责部门进行排序,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的各个过程、包装、成品检验、运输为主线,动力、行政、后勤等为辅线。各部门根据本部门活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列出本部门所有活动和过程的清单,再识别每个过程可能产生那些环境因素,比如考虑会产生那些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废弃物和排放等。环境因素的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污染物严重超标的环境因素均为重要环境因素;相关方投诉或严重关注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如火灾)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限期治理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通过控制可为企业及社会带来显著效益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项目目的和等级区间及相应的分值,主要包括:发生频率(a);影响范围(b);影响的持续性或可恢复性(c);公众及媒介对影响的关注度(d);等标污染负荷因子(e)将某一具体的环境因素在每评价因子上的得分按M=a*b*c*d*e进行计算,M≥1000的为重要环境因素(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定M≥300为重要环境因素)。评价项目和分值发生频率a等级频率分值一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5二每天少于一次到每周一次4三每周少于一次到每月一次3四每月少于一次到每年一次2五一年以上一次1评价项目和分值影响范围b等级影响范围分值一全球性严重破坏5二国家性严重破坏4三区域性严重破坏3四区域性轻微破坏2五组织周边性破坏1评价项目和分值影响的持续性或可恢复性c等级影响范围分值一一年以上可恢复或不可恢复5二半年至一年内可恢复4三一周至半年内可恢复3四区域性轻微破坏2五组织周边性破坏1评价项目和分值公众及媒介对影响的关注度d等级影响的关注度分值一社会极度关注5二地区极度关注4三地区性关注3四地区性一般关注2五不为关注1等标污染负荷因子e--空气浓度(或总量或速率)等级浓度/标准值分值一≥90%<5二≥80%<90%4三≥50%<80%3四≥20%<50%2五<20%1等标污染负荷因子e--污水PH指标等级PH分值一PH>8.5或PH<6.55二8<PH≤8.5或6.5≤PH<73三7≤PH≤81等标污染负荷因子e噪声db指标等级厂界噪声-厂界噪声标准=△分值一△≥-1db5二-3db≤△<-1db4三-5db≤△<-3db3四-7db≤△<-5db2五△<-7db1等标污染负荷因子e--废弃物等级废弃物分值一危险废弃物5二工业废弃物4三生活废弃物3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总经办根据各部门的“环境因素调查表”,汇总整理环境因素,依据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组织进行环境因素评价,编制“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并根据评价结果和判定准则,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按其特点和控制复杂程度分别制定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有关运行程序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按一年的时间间隔,每年(不超过12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和评价,相关部门/车间接到识别通知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因素的调查工作。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公司的产品、生产工艺、设备等发生变化时;发生重大环境事故、相关方严重投诉或内外部监督发现涉及环境因素的严重不符合项时;管理评审决定或发生其他变化需要时。二、危险源辨识管理目的: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等级,并确定重大风险,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与管理。危险源识别的顺序和内容危险源识别顺序为:公司所在地;公司生活、办公、平面布局;建筑物;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设备、装置;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生活设施和应急;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危险源识别内容: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自己认为需要单独进行评估的活动和情况。危险源识别方法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法)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以此为基础,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到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法)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法)(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Consequence)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治疗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分数值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重伤40灾难,数人死亡3重大,致残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法)(4)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Dange)根据经验,危险性分值在10分以下为低危险性;危险性分值在10~15之间,则需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在15~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危险性分值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危险性分值大于320,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危险性分值(D)危险程度321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1~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15~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10~15一般危险,需要注意1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危险性分值在15分以上的为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综合部将确定的重大风险因素,登录在“重大风险一览表”中,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各职能部门。对登录在“重大风险一览表”中的重大风险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目标、指标以及方案中,或通过制订运行控制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
本文标题: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1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