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传染病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3.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指一些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它们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内,导致各种疾病。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4.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二.填空题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影响因素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而预防传染病应抓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消毒)、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其中保护易感人群分a.人工自动免疫,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使人体在1-4周主动产生免疫力,维持数月至数年,免疫次数1-3次,主要用于预防传染病。B.人工被动免疫采用的是含特异性的免疫血清,包括抗毒血清,人类丙种球蛋白等,给人体注射后免疫立即出现,但维续时间仅2-3周,免疫次数多为一次。2.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如下几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3.目前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三类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2种;应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为(甲类:鼠疫、霍乱、)(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采取甲类的报告和措施)4.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感染动物。5.传播读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三.大题感染过程中的表现1.清除病原体首先可被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所清除,可由事先存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3.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4.病原携带状态:指的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成为流行病流行的传染源。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传染病的特征P8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传染病的治疗目的不仅存在于促进患者康复,而且在于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要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一.填空题1.可导致慢性肝炎的病毒有乙、丙、丁;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是甲、戊。2.甲、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等。3.毒性肝炎从病原学上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型;从临床表现上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衰竭)、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型。7.目前预防乙肝最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应按照0、1、6个月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共3针。8.我国最常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1型。二.问答题21.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P37足够的休息,合理饮食,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2.要记住各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标记物尤其是HBV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意义。P32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抗-HBcIgG临床意义+-+/----急性乙肝潜伏期+-+-+-急性乙肝(“大三阳”)+--+-+急性乙肝趋向恢复(“小三阳”);无症状携带者-+-+-+乙肝恢复期,有免疫力-+/----+/-既往感染+-+--+慢性乙肝-+----接种疫苗,有免疫力------易感染者3.急性肝炎的诊断,a,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P29(1)黄疸前期:甲、戊型肝炎起病较急,约80%患者有发热伴畏寒。乙、丙、丁起病相对缓慢,仅少数有发热。瓷器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本期持续5-7天。(2)黄疸期: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黄疸达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检查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3)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2个月。总病程为2-4个月诊断依据:根据血象、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血清酶测定等进行诊断(具体?以下百度的不确定)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均明显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显著增加。血清酶测定1.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2.其它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可轻度升高。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1.蛋白电泳γ-球蛋白(9~18%)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2.血清蛋白电泳前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达83~92%随着病情的恢复而恢复正常。3.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疗效有参考意义。4.甲型肝炎的病原学检查抗-HAVIgM抗-HAVIgG5.急性肝炎(病历题)或肝炎肝硬化P356.怎急性肝炎的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应该隔离,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避免饮酒和应用损害肝脏药物,辅助以药物对症及恢复肝功能,药物不宜太多,以免增加肝脏负担。一般不采取抗病毒治疗,急性丙型肝炎则例外。第四节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一.填空题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独特而显著的特征是?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重度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2.流感流行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和迅速传播,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好发于秋冬季节,3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3天内,传播途径是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和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3.病原学:病毒包囊中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NA的作用主要是协助释放病毒颗粒,促其粘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此外还能促进病毒颗粒的播散。NA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五节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及眼结合膜炎,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麻疹粘膜被及皮肤斑丘疹。自我国婴幼儿广泛接种麻疹疫苗以来,该病的发展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一.填空题1.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为普遍易感;应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有呼吸道症状者10天)天,对密切接触者应检疫21天。2.典型病例分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三期,一般于第3-4病日出疹。二.问答题1.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P65(1)潜伏期约10日(6~18天)。曾经接触过麻疹患儿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麻疹黏膜斑(科氏斑),麻疹前驱期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初起时仅数个,1-2天增多融合,2-3天后很快消失。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但体温稍有下降。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水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淤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体温减退。皮肤颜色发暗。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2.麻疹的并发症有哪些?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麻疹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属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脑炎,机制为脑细胞中长期潜伏而引起,病理变化为脑组织退行性变)3.麻疹与其他的鉴别。P67结膜炎咽痛麻疹粘膜斑出疹时间皮疹特征皮疹+++发热3-4天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风疹+/-+/--发热1-2天淡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开始幼儿急疹-热骤降出疹散在,玫瑰色,多位于躯干猩红热+/-+-发热1-2天全身出现针尖大小红色丘疹,疹间皮肤充血药物疹用药时出疹多形性,停药后疹退4第六节水痘一.填空题1.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VZV)病毒(D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不同表现的两种急性传染病。水痘为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是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治疗首选药物是阿昔洛韦。是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激活后发生的皮肤感染。2.首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和四肢。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驱赶,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手掌足底更少。3.并发症,皮肤激发细菌感染(化脓性感染,丹毒,蜂窝织炎,脓毒症)第七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炎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心肌炎,乳腺炎和甲状腺炎等亦可在腮腺炎发生前后发生。第八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一.汉坦病毒属的各种病毒引起二.填空题1.HFRS的五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2.HFRS的主要传染源为鼠(黑线姬鼠、褐家鼠);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等。三.问答题1.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实验室检查特点。P81(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2)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
本文标题:传染病学重点精简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1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