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在命题评价会议上的讲话
在命题评价会议上的讲话在这样的一个会议上,我想从“命题者的命题策略”和“教育者的教学智慧”两个方面和大家做个交流,算是抛砖引玉。考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检查,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学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说它导向性是很强的。我个人觉得应该做到四个吃透:命题人应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中考命题形式和趋势、吃透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明确要求,并一一得到落实,考试时首先要针对这些内容命题,考查教学达成度。了解中考命题形式和趋势,我曾经看过一份材料,对课改前和课改后的试卷进行比较分析,至少有这样的几个变化:1、直接提问式命题向情景展现式命题转变;2、理想模型式考题向实际问题式考题转变;3、关注知识和结论向关注能力和过程转变;4、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更加强调:1、以人为本,强调试题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考试只有甄别功能,但新课程却强调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希望参考的学生不仅是接受了一次测评,而是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接受着新的教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随着答题过程而有所提高。以人为本,重在发展,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2、立足长远,强调考查双基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加强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命题以考查双基为目标,坚决杜绝繁难偏旧的内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手段,把所需考查的双基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此实现考查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种融合,相应要求学生能将多方面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机溶通,其实是一个高要求,试卷的难点正在于此,这也是今后教学应特别加强的地方。再就是要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命题,在命题问题上也要讲求实事求是,试卷难易度的把握……。近几年,我们学校在考试命题、监考、阅卷、分析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特别是今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命题中心,可以说逐年规范,走上了正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的探索,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1、少量试题有知识性、科学性错误。2、少量试题表述不够严谨,经不住推敲。3、部分创新题型跨步太大。4、试卷难易度、区分度、效度的把握。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在命题过程中要大力关注的。再说“教育者的教学智慧”。最近我们一直在抓优效课堂,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师的意识有了变化;我们的课堂有了变化。这些我们的学生、家长都有了感受。我来读一封家长来信:贵校长您好!我是初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贵校实行民主教学法,虽然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是看到了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看到了对学生的负责态度,对把孩子送到贵校的决定欣慰不已。最近跟孩子沟通,发现孩子一些问题:前孩子接收的是传统教育(填鸭式),现在换了教育方法了,但是孩子自控能力较差,自己不能平滑过渡。在此方面学校可否做一些工作?例如:老师双轨前进,一方面使用新教学方法,一方面继续督促,逐渐平滑过渡。避免过渡期内成绩下滑的现象发生。这封信,还是说明了点问题的。我想,我们的课堂要想高效,要在这样的五个方面下大功夫:1、把能力立意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2、强化“双基”教学。3、重视探索和发现,让学生经历过程。4、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5、重视对教材的再创造和拓展。由于时间关系,不再展开。老师们!我们选择了淮外,就和淮外相融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让我们把自己的专业成长上升到学校发展的高度,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勇于攀升!1、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此次命题工作的重要性。此次初中毕业生终结性学业结业考试不仅是对本届初中毕业生义务教育阶段性结业考试,也是衡量他们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的依据,是一项高利害性考试,关系到对每位毕业生三年学习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定,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和今后命运。每位学生背后有一个家庭,有一群社区群体,影响面较大。这次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的工作肩负着各地党委、政府、百姓、学生和家长的重托,一定要从讲政治高度重视和对待此次命题工作。同时,命题好坏对我们初中今后各学科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影响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一定要从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加以重视。2、加强团结与合作。我们是来自十三个地(市)企的几十所学校的老师,各地、各学校的教材选用有所差异。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一定要本着“命好题,出好高质量试题”为原则,加强协作与沟通,求同存异,以课标为基准命好题,命出高质量的试题,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同时,加强团结,增进友谊。3、把握这次学习和锻炼机会。这次命题人员的选拔是本着“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反响好、诚信程度高”的原则,选拔和推荐的,经过学校、县(市)区、地(市)企、省教育学院的层层选拔和推荐,经省教育厅审定,由联合命题小组的优中选优产生的。大家一定要重视此次组织的认可。同时,要认识到考试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命题好坏关系到到考试的好坏。命题对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对学科知识的把握要求很高,技术性很强。各位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命、审题的实战演练,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4、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法,服从领导。大家都知道,命题是一项高利害性工作,在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命题工作纪律和保密法,严格按规定程序命题,严格服从领导。如果我们发现违纪现象,停止其工作,但不能出命题点,直到考完。并且,我们将向有关地市通报情况,要求有关地市取消其三年的评优、晋职、晋级的资格,违法者送交司法机关处理。我和联合命题点领导小组成员相信,在省教育厅、省教育学院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圆满完成任务。最后,预祝各位教师在未来的一个月里工作、生活快乐。我们愿为各位教师提供热情服务。哪位教师在未来的一个月中生活上需要帮助,请找联合命题领导小组成员和省教育学院有关领导。最后,教学管理中心主任吴智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命题老师的工作热情和业务上的专研精神,并提出着眼高考,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特点、文化氛围以及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对课堂和命题工作的关注,要开展命题实践,多专研多讨论,创出符合学校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复习资料和试题,以题知所长、以题补所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铁峰给了我向同志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是数学学科的一个幸运的宠儿。多年以来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给自已创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有幸参加了我省2005年及2007年的中考数学学科的命题工作,受益非浅,也有不少的感想,现就命题中所经历的过程及体会做一下总结。与各位同行分享。05年入围近一个月,07年入围近40天,这也是因为07年命题的套数多的缘故。整个过程都是紧张而充实的。大至经历这样一个流程:一、入围前的检查工作:由于命题的保密性和公平性,入命题点之前需把随身带的手机和相关和书籍资料,密封保留,只留取衣服和洗涑用品。二、命题培训入围的第二天上午就进行技术培训,主要从这几方面培训,1、命题的依据:国家的课程标准教材,及各地市的考试说明。2、命题的原则:简要直白的说,就是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突出课改理念,联系真实生活,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的转换,试题要有创新亮点,不俗气,不是成题,有时尚感;偏题,烦题,似是而非,死记硬背的试题不出,难易成度分布合理:按7:2:1(两年都是这样)三、制定双项细目表会议之后,发给我们北师版和人教版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确定所有考的知识点,分值及比例,要疏理出能够考察全面性的知识主杆,添写双项细目表,所谓双项细目表实际就是一个命题的计划表,即能体现考察目标和考察内容这两方面所涉及的各个项目所占权重的比例。这一环节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反复推敲意在为后序命题提供范围做好铺垫,时间约一天左右。四、实施命题1、签责任状:命题之前每人先要添写责任状,按手印(1)要告之自己是否参与编写市面流行的试卷试题,指出出版社书名(2)要保证自己不出有关练习册的有关试题2、确定题型:首先仔细研究试卷数量与考试时间的关系,基础题型与综合题型的匹配,能力考察深度与数学实际相关的程度等。全卷均衡合理分配,延续我省中考试题的题型分布:填空选择各10题,解答8题,然后确定各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3、开始命题:2007年的命题工作与2005年的命题工作有所不同,05年我是初次命题,5位命题教师有3人参加过中考命题,我是跟着经验人走的,07年就不同了5个命题教师只有我一人参过中考命题工作而且这次又是各地市联合命题,其余4人分别来自佳木斯市桦南县、伊春市、齐齐哈尔市、双鸭山市友谊县、肇东市。这里年龄最大的就是我,因此在把握题型难易程度基本上就落在我的肩上了压力非常大,这一时期,又是非常艰巨、紧张,折磨人的时期,3天之内就要出样题,即初稿。我们的每一天基本上都要工作到后半夜,我们先用一天多的时间命选择、填空。按着每个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翻阅教材。我们手头的资料很有限就是教材,近二年省中考数学试题,及该年的省数学竞赛试题还有外省份的一套书籍,每命制一个试题,都要说明试题的出处即来源。由于选择填空试题的内容基本上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这些试题的出处,基本来源于教材,或在教材的基础上重组加工,创编的。像填空的7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若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人传染了x人,那么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就是取材九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引例,意图是考察学生能针对实际问题列方程,所以没有在解方程上难为学生,从而降低了难度,减少了答题时间
本文标题:在命题评价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1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