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经济实力更加雄厚,许多更大规模的工程已陆续开工,有的已经建成。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更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2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位于杭州六和塔旁的钱塘江大桥是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设计和施工的我国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桥长1453m,1934年11月11日开工建设,1937年9月建成。大桥建成前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入侵我国,茅以升先生考虑到当时的形势,在桥南2号桥墩下预先设置了一个大洞室,12月23日日军先头部队来到桥头,一声巨响,建成不到三个月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断,成功阻挡了日军的推进,成为我国桥梁史上悲壮的一页。3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钱塘江大桥钱江二桥钱江三桥目前,钱塘江上已建成多座大桥。钱江二桥是公路和铁路平行的大型桥梁;钱江三桥是一座斜拉式公路大桥;钱江四桥是一座拱形双层公路大桥。4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钱塘江大桥钱江四桥5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杭州湾大桥人们盼望已久的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底开工,现已全线通车。大桥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从嘉兴直通宁波。大桥总预算达人民币160亿。其中桥长36km(约118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29.1km(约17亿);南岸连接线55.3km(约34亿)。大桥桥宽33m,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00km/h,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为什么建成曲线形呢?6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杭州湾大桥预制预应力箱形截面梁7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杭州湾大桥大桥设有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宽325m,净高47m可通航35000t级船舶;南航道宽125m,净高31m,可通航3000t级船舶。在离南岸约14km处,设计有一个面积达12000m2的交通服务、救援海上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休闲、观光平台。北航道南航道交通服务、救援及旅游休闲观光平台8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上海长江隧桥9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上海长江隧桥大桥主塔施工上海长江隧道工程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要求高和施工风险高的“三高”工程,盾构一次掘进距离7.5km和盾构直径达15.43m均为目前世界之最,隧道最大水下埋深达55m。2008年9月5日上海长江隧道提前实现双线贯通,上海长江大桥工程也即将通车。2010年,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将全线竣工。盾构10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上海长江隧桥已双线贯通的上海长江隧道汽车通道(尚未装修的现状)。相当于5层楼高的隧道内部,被车行路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供汽车通行,下面则是轨道交通行驶空间。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上海长江隧桥双向隧道内部功能示意图汽车通行(三车道)疏散通道排烟、通风轨道交通过江电缆每隔830m设一条安全和消防通道,共8条12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13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165000m2,内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工期为4年,已于2007年末投入使用。椐报道,国家大剧院主体工程实际总造价为人民币30.67亿元。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14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歌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共5473个坐席)、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东西方向长轴为212.20m,南北方向短轴为143.64m,建筑物高度为46.285m,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m。椭圆球形屋面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圆球壳体外围为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m2,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以下。水下入口长廊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施工现场16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的椭圆球屋面由2000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大小不等的有色玻璃幕组成。巨大的绿色公园内,一泓碧水环绕着椭圆形的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色调变幻莫测。歌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顶上是从建筑内部能够看到的天空。有人将建成后大剧院的外形形容为“一滴晶莹的水珠”。国家大剧院已于2007年末交付使用。支承幕墙的结构17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18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大剧院19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简介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场(鸟巢)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北京市中轴线(位于北京市北郊)20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21国家体育场——“鸟巢”长340m,宽290m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2万个是可拆卸的),总投资超过30亿。设计由曾获2001年普利茨克奖的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设计师合作完成,形似孕育生命的“巢”,也像一个摇篮,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22国家体育场原设计主体结构布置图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鸟巢”结构由24个巨大的组合式门式刚架组成,围绕屋盖中间开口的切线布置,刚架边柱距37.96m。23国家体育场结构剖面图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鸟巢”顶面呈马鞍形,长轴332.3m,短轴296.4m,最高点高68.5m,最低点高42.8m。门式刚架截面高度达12m。24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主看台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与“鸟巢”钢结构完全脱开,以保证看台与“鸟巢”结构可独立变形。25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原设计可开闭屋盖26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鸟巢”钢结构采用屈服强度为460MPa的国产新型Q460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刚架肩部受力最大,钢板的最大厚度达110mm,主刚架与屋面及侧面上交叉布置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特殊的建筑造型。“鸟巢”网架结构四周是敞开的,顶部内表面贴有半透明薄膜,既能遮风挡雨,又可使光线更加柔和。主刚架次结构27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28内景透视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29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国家体育场2006年4月的施工情况。30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已全面竣工。图为2007年4月的施工情况。3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平面185m×185m×35m是由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2国家游泳中心剖面平板网架结构,屋盖结构高7m,墙厚3.5m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设用地为63000m2,总建筑面积约80000m2,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个,其中永久性观众座席约6000个,奥运会期间临时坐席11000个。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奥运会后,“水立方”将改造成一个“以水为特色”,为社会提供“运动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服务的多功能国际化时尚中心。湛蓝色的膜结构“外衣”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支撑起这件华美外衣的空间网架结构却很少为人所知。然而,就是这个不为人知的“骨架”却成为了设计、施工面临的头号难题。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4多面体组成空间网架结构示意图(1)由两种多面体单元构成的完整空间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14面体12面体只保留棱35(2)以空心多面体边棱单元构成的多面体空间网架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6空间网架结构模型若用两个平行的平面来切割这个多面体空间网架,切出来是什么样呢?切出来的将是一片平板状网架,但切割平面只与多面体空间网架的棱相交,所以是一个两面带“刺”的平板状网架。若再用杆件把切割平面内的“刺尖”连接起来,就成为我们需要的平板状网架。这些连接“刺尖”的构件就组成了“水立方”的表面图案。只保留棱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7(3)平板状空间网架结构形成示意图内部结构表面结构合成结构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8合成的平板状空间网架结构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39ETFE维护结构示意图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0室外ETFE维护结构详图由透明气囊分割成三个独立的空气层,既能透光,又是很好的保温层,可节省大量采光、采暖和空调所需的能源。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1“水立方”和“鸟巢”都是体育场馆,但结构形式却大不相同。“水立方”钢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规则,纵横交错中透着一股自然的纯美。然而,正是这种自然的不规则形态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整个“水立方”钢结构共使用2万多个杆件和1万多个连接球。“水立方”工程2003年12月开工,于2008年1月竣工并交付使用。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2“水立方”这种自然的不规则形态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3图为2007年4月施工情况。膜的实物照片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4游泳池跳水池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5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立方”46国家体育馆——“中国折扇”国家体育馆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完全由中国设计师独立完成设计。用地335m×207.5m,总建筑面积80890m2,馆内设18000个座位。主馆南北长144.5m,东西宽114m,高42.47m,屋盖由14榀“单曲率双向张弦预应力钢桁架”组成,钢屋架总用钢量为2800t。工程于2005年5月开工,2007年末竣工。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47国家体育馆采用金属屋面和玻璃幕墙。幕墙总面积19000m2,分为明框幕墙、点式幕墙和铝板玻璃三大类。都采用具有保温、隔热和防紫外线效果的中空玻璃。屋顶和南立面幕墙中,安装了高级太阳能电池系统。是目前国内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体育馆之一。国家体育馆由主体建筑和与之相连的热身馆以及室外环境组成,是一座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美学与当代建设风格完美结合的结晶。波浪形造型的“中国折扇”巧妙地连接了相邻平顶造型的“水立方”,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体育馆——“中国折扇”485.1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简介二、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体育馆——“中国折扇”49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要配套项目,首都国际机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扩建的3号航站楼长2900m,宽790m,高45m。采用建筑大师诺尔曼·福斯特先生的设计方案。总投资人民币1
本文标题:近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6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