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3-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幻灯片
教师:林珊新课标人教版探究课标,了解变化课程育人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定位:“双基”扩展为“四基”,“两能”转化为“四能”的重要调整,强调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一、内容变动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2)只认识整时。一、内容变动二、知识框架:重点教学内容是: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与代数1、3、5、6、8单元图形与几何2、4单元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数学乐园、7单元三、教学目标:1.熟练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3·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6.注重知识的渗透。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1-5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加减法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4.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6.注重知识的渗透。渗透填未知加数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几颗代表第几单元五、各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数一数: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比多少: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准备课充分利用了主题图以后,还让学生们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数一数教室里黑板、门窗、灯管的数量,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数量:认识五官,并结合五官的作用,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在数数的活动中,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教学措施(数一数):教材中运用两组有情节的素材:“小兔与它们所搬的砖的比较”、“小猪与它们所搬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也使学生看到了如何使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小兔和砖同样多;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还多余一根,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教学措施:(比一比)(一)教材内容◇上下、前后:以一座大桥为背景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选两种交通工具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左右: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认识左右手,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身为中心,将左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第二单元位置关于“左、右”方位建立对于“左、右”方位的建立,儿童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是手。儿童建立左、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①让老师背对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观察自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②再通过“做一做”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右,③再通过“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逐步建立前、后、左、右的概念。疑问:学习左、右的相对性,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判断方位时,到底以谁为标准?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1)观察的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如下图),一般确定左右的标准是观察者。圆的左边有()个三角形,右边有()个三角形。34(2)观察的对象是人或动物,有两种情况。①当问及的问题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一般以人或动物为标准。他()手拿着计算器。小猫抬的是()爪。②当问题不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以谁为标准皆可。女孩的左边是谁?小狗的右边是谁?疑问:学习左、右的相对性,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判断方位时,到底以谁为标准?右左如何避免异议:如上左图,如果以观察者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奶奶;如果以女孩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爷爷。像这样判断照片中某人的左边或右边是谁时,以照片中的人或看照片的人为标准都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是标明参照的标准,如给下图中的某人或某动物加上标明参照标准的说话框,这样就没有异议了。(一)教材内容◇1~5各数的认识:从数概念的不同面:基数、数的顺序、书写、大小比较等几个方面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借助情境图操作,通过动态演示“合并”“去掉”的过程,帮助理解加减法含义。◇0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从没有可以用0表示,0也可以表示起点等角度来帮助认识0的含义。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1~5的认识写数字基数数的顺序比多少序数组成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加、减法含义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内容◇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直观认识,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第四单元图形(一)教材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利用教材给出的线索,让学生充分经历数的抽象过程,体会数的含义,加、减法主要是结合操作和图来教学。◇混合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主要是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含义,了解运算顺序。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比较大小基数数的顺序写数字6~10各数的认识序数8、96、7数的认识加减法解决问题数的组成106~10各数的认识(一)教材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的概念的几个方面: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棒)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和用计数器拔珠计算的形式教学。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比大小数数数的顺序序数读写数组成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游戏的方式,把所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综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体会、巩固和应用。数学乐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一)教材内容◇认识整时: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编排的,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有帮助的。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教材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的具体内容和结构没太大变化,仍然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凑十法”。◇解决问题:结合本单元内容安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并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会有一个最先进的方法。思想比行动更重要,观念比技术要先行,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本文标题:2013-2014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9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