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a等五种要素。A、教学环境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目的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c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布鲁纳B、布卢姆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c。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三、简答题;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的是c。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平衡性D、差异性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a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b。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d。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D场依存型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a。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二、填空题:1、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3、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并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4、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5、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6、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采用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三、简答题:l、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能力,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什么是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四、论述题:1、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联系实际谈谈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他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把握命题之间关系,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3)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在也们解决目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l、在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学习水平最高的是d。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2、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bA、效果律B、巩固律C、练习律D、准备律3、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的心理学家是a。A、苛勒B、布鲁纳C、奥苏贝尔D、巴甫洛夫4、c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A、有意义接受B、认知结构C、建构主义D、联结二、填空题: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练习或反复经验)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3、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4、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包括信息流和控制结构。5、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6、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三、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将学习结果分成五种类型: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2、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1)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没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4)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四、论述题:1、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谈谈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2)教学观布鲁纳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2、试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分类: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的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知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他认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而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4)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b的作用。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期待的内驱力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这是利用了c。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性强化D负强化3、关于学习动机,班杜拉提出了a理论。A、自我效能感B、成败归因C、需要层次D、成就动机4、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而努力学习,这些动机属于d。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近景的间接性动机C、远景的直接性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5、根据成败归因理论,a是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6、一般情况下,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b的任务。A、10%B、50%C、70%D、90%二、填空题:1、学习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2、学习动机的两个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49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