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六章-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六章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四十年代的苏联电影,曾是苏联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苏联电影艺术家们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创作实践,也曾在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中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它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创作起到了一种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进步的电影工作者也同样是一种鼓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它的影响,日本战后独立制片运动受到它的影响,我们新中国的电影创作的思想和方法,同样接受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还有许多民族电影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电影思想和电影文化现象。是有声电影以后,世界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极为突出的一部分。产生背景:1929年4月,苏共中央通过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五年计划,这曾是苏联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1931年,苏联文学界在对自身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中,首先由高尔基倡导并与文艺界人士和党政领导同志一起,探讨和确定了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这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第一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1933年,高尔基发表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章1934年4月,苏联文学界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从此被明确在作家协会章程中。在章程中曾这样写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这个首先由文学界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此后,便成为苏联其它艺术创作的普遍的指导原则。首先由文学界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此后便成为苏联其它艺术创作的普遍的指导原则。产生背景声音进入苏联电影1928年,由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这三位蒙太奇大师所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有声电影声明》,是对于电影声音理论作出最早贡献的一篇文章。三位大师认识到:声音“会给电影带来强大的新的表现手段,会有助于阐明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这在过去只依靠视觉形象的无声电影的不完善的手段,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声音的出现,对话的出现,特别是最初同期录音的使用等,十分明显地构成了对于蒙太奇理论的极大威胁。大师们也担心这样拍下去的电影很可能会成为“戏剧演出”,会被语言所控制而去讲故事,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富有预见性的《声明》中开始提出了“声画对位”的主张,“只有按照对位去运用声音来配合蒙太奇镜头,才能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蒙太奇”。也就是说,要设法使“声音和视觉形象显著地不相吻合”,形成一种类似交响乐的效果,不同的乐器在一个整体上统一起来。“对位法”在当时被明确地提出来是很了不起的产生背景苏联《真理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走上布尔什维克的轨道”的社论,社论指出:“苏联电影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曾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的发展仍然大大地落后于广大的工人和集体农庄群众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社论向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跟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要求他们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苏联电影工作者,特别是蒙太奇学派的大师们,更真实、更具体地去描写苏联的社会现实。要去创造一种“为大众的艺术”,而不是具有抽象意念的知识分子的艺术;要去表现富有社会内容的内在冲突,而不是强调形式主义的外在冲突;要去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而不是仅限于即兴的人物速写等等。这些要求恰恰与声音进入电影所提出来的关键问题,即真实性的问题相互吻合。而有声电影的新形式的确更有益于“思想的直接再现”。蒙太奇学派的大师们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下,面临着如何拍出为人民大众所能够接受的影片问题初期作品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拍摄的,描写一个城市女教师在农村与富农进行斗争的《一个女性》(1930年);尤特凯维奇拍摄的,以彼得为代表的农民的觉醒和最终参加到与剥削阶级进行斗争的行列中来的《金山》(1931年);莱兹曼拍摄的,表现共青团员在修建水渠的过程中,如何同富农的破坏进行斗争的《大地在渴望》(1931年);尼古拉斯·艾克拍摄的,叙述了一群流浪儿如何被教育成长为真正的公民的《生路》(1931年);马契列夫拍摄的,反映在工业生产中努力学习先进技术的(4事业与人们》(1933年)艾尔姆列尔与尤特凯维奇合作拍摄的,在列宁格勒金属工厂开展劳动竞赛的《迎展计划》(1932年)等等。这些影片,配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突出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想和小人物的变化,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将苏联电影创作带人了一个新的高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1934年)《夏伯阳》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影片,在苏联十月革命的第十七个纪念日时上映,引起了极大轰动,影片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夏伯阳》的成功,标志着苏联电影创作以及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阶段影片中抛弃原作(富尔曼诺夫于1923年发表的同名小说)中的史诗性、诗歌般的风格,重新组织了情节,增添了一些人物,并加强了人物刻画,着重揭示人物内在的性格冲突影片明显地区别于蒙太奇学派大师们的前作,从具有史诗般的、富于激情的表现,转向了具体的、细腻的人物刻画,使影片具有了现实意义《夏伯阳》的人物形象塑造夏伯阳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在影片中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军事天才,一个英勇善战钠指挥官,一个勇于克服缺点的人,最终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事业的自觉的红军将领。富尔曼诺夫的政委形象,则从一个具有冷静的思考、果敢的判断、坚强的性格和高度原则性的一面,突出了党的工作者的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影片特定的环境中,经过多次的作战成败、思想交锋、性格冲突等,栩栩如生展示出来。白匪保罗兹金上校不是一个漫画式“敌人”,他看上去和蔼可亲,一副有教养、讲仁慈的知识分子面孔。影片还塑造了一些象女机枪手、卫兵、通讯员等红军战士的形象,以及农民、白军军官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也同样各具不同的性格特征,各具不同的典型意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真实的社会状况。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处理《夏伯阳》中情节的表现,往往是进行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处理,而不一定去顾及情节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如表现夏伯阳用土豆布置作战方案的段落,人们在看到那些土豆被挪来挪去时,似乎谁也不会去追究夏伯阳和他的部下,以及我们观众是否弄清夏伯阳在讲什么,而是令人更多地去享受着夏伯阳的那种指挥官的风度和富有魅力的人物性格夏伯阳骑着白色的战马从土丘后面冲杀过来,黑色的披篷在摄影机前如同飞翼一闪而过,银幕造型赋于夏伯阳以超人的气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了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影片对语言的设计,也有其独到之处。当一个狡滑的农民问夏伯阳“你是相信共产党。还是相信布尔什维克?”的时候,夏伯阳呆了一下,然后肯定地回答说“我信共产国际”,老百姓接着一阵欢呼。幽默、准确的语言使人物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作为有声片初期的作品,在声音的处理上,影片注意了声音的造型感、距离感等,尽管工艺和技术还不够完善,但影片在声音上所做的努力还是比较成功的。意义当时苏联人民称《夏伯阳》是民族的、俄罗斯的影片。他们认为:影片中有俄罗斯的勇敢,讥讽、痛苦、安宁、理想和热情。《夏伯阳》的成功,成为“苏联电影史两个时期的重大分界线,它既是最初十五年即苏联革命形成时期的总结和顶峰,同时又为新的时期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的确立和繁荣时期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高潮期一、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拍摄的,描写马克辛怎样从一个乐观幼稚、孤陋寡闻的年轻人,成长为布尔什维克的组织者和宣传者的《马克辛三部曲》(1935年、1937年、1940年);吉甘拍摄的反映1919年在波罗的海舰队,以阿尔青为代表的苏联海军英勇地保卫彼得格勒的《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年);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以知识分子生活为背景拍摄的,表现他们忠于科学、正直无私和为人民事业献身的《波罗的海代表》(1937年)爱森斯坦面对法西斯希特勒的猖獗和对苏联日益增长的威胁而拍摄的,描写13世纪俄罗斯民族英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如何战胜日耳曼人的入侵,保卫祖国的英雄业绩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年);敏肯和拉巴波尔特采用了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沃尔夫的杰出剧本拍摄的,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恐怖生活的《马门教授》(1938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高潮期格拉西莫夫拍摄的真实地再现30年代年轻的拓荒者们,在渺无人烟的阿穆尔河流原始森林建造一座城市的《共青城》(1938年);尤特凯维奇拍摄的表现夏特林成长过程的,有着复杂的思想斗争的《带枪的人》(1938年);杜甫仁科拍摄的,以乌克兰内战为背景,刻画青年游击队长形象的《肖尔斯》(1939年);顿斯阔依根据高尔基的文学作品《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改编而拍摄的《高尔基三部曲》(1938年、1939年、1940年)罗姆拍摄的,以列宁的革命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列宁的伟人形象的《列宁在十月》(1937年)和《列宁在1918》(1939年)。《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高潮期现代题材:占据了30年代后半期苏联艺术影片的大约百分之七十,地位显著。苏联电影艺术家们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指引下,深入现实生活,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沤歌新事物、新思想、新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革命历史题材:成功的塑造人民所敬仰的列宁(史楚金饰)形象的塑造和一些英雄人物。在刻画列宁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紧张的革命斗争的伟人形象的同时,还更为生动和细腻地塑造了一个风趣和富有人情味的,深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历史题材:大量的古典和现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普希金、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以及以高尔基为代表的苏维埃作家的作品大量地被改编为电影奠定和确立了苏联电影的电影剧作的地位:高尔基曾指出:作家比导演视野更为广泛,也更富有经验,如果作家和导演力量汇集起来,那将必然更有利于电影事业的发展影片形式技巧的表现特点爱森斯坦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影片精心设计的画面构图,以及对于听觉与视觉的结构观念,在“对位法”上的体现,使影片独具风格,创作出了一幅庄严雄伟的历史画卷。杜甫仁科则在《肖尔斯》中,继续了他的“银幕的诗”的进一步探索,赋予影片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心理特征。吉甘的《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从编剧到导演对于声音的重视,对于自然音响的充分运用等等,都为苏联电影的美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不追求华美的形式,而是寻求一种最为朴实的现实主义的风格。相比于同时代的世界电影的其它创作方法,苏联电影无论在叙事内容,还是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是更为贴近社会现实,更为吸引观众的,因而也就更具审美价值和更具社会意义。在30年代后半期的苏联电影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明显的问题也是必须要指出来的,这就是从《夏伯阳》影片开始的那种突出英雄人物的描写,其结果导致了苏联电影出现了一种致力于歌颂“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歌颂“伟大的事件”、歌颂“伟大的人物”的倾向。伴随着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的泛滥,这种倾向便成为40年代末、50年代初,苏联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走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根源。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电影(1941-1945)1941年—1945年间,处于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电影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制片厂、胶片库被炮火炸毁。苏联电影不得不改变了原
本文标题:第六章-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3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