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白杨礼赞》表格式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编写时间:2015年1月7日学期总第1课时修改时间:年月日学科语文授课时间设计者授课班级教授者课题《白杨礼赞》(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理清结构层次。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学习反问,排比,对比手法的使用。能力目标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情感目标1,从白杨树身上领悟西北抗日军民的团结一致,顽强抗日的精神。2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托义于物散文的特点。(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反问,排比,对比手法的使用。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资料交流一.导入新课导语设置: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看一看白杨在这成千上万的树木中有什么不同。二.初读课文1、认知字词扫清障碍在学生读过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让学生看清自己不懂或者读错的字词。大毡(zhān)子开垦(kěn)外壳(ké)锤(chuí)炼主宰(zǎi)倦怠(dài)潜(qián)滋暗长旁逸(yì)斜出泛(fàn)出婆娑(pósuō)坦荡如砥(di)恹恹(yān)欲睡晕(yùn)圈倔(jué)强(jiàng)虬(qíu)枝秀颀(qí)垠(yín)(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学生边读边标注生字词,拿不准的要圈出来,然后读过之后,和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进行对应,进一步的掌握。并且在对词语的意思理解之后,学会造句运用。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为可以让学生积累字词,为更全面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更击。(7)秀颀:美而高。颀,高。2、作品背景介绍:《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坚持抗战。3、通过刚才的朗读,请把文章划分层次,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交流段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后由老师根据提问同学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经过分析指导,总体概括总结。4、教师提问,课文中白杨树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归纳: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这是最突出的特点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它是线索,贯穿全文。学生要通览全文,划分好段落层次,每个同学都要总结段意,然后再经过同桌交流,相互完善。完成之后,举手示意,由老师提问。学生找出白杨所有特点,并从中找出最突出的特点,结合全文,体会深意。此环节设计意图为知人论世,更好的理解课文。此环节设计意图为理清文章层次,掌握大意。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为学生初步感知白杨特点,通过这个特点,来把握理解全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朗诵感知5、教师提问:作者在第二部分为什么先用大段文字写西北地区的环境?是不是太多余了?教师要分析总结同学们的答案,然后明确:黄土高原的描写,正面衬托:“雄壮”、“伟大”。环境不平凡,白杨树更不平凡。“单调、恹恹欲睡”为后文描写白杨树做铺垫。6、教师提问: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的?分别是怎样写的?从描写中你能看出作者要突出白杨树外形的什么特征吗?请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白杨树的外形。写干突出了它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突出它微微泛青的颜色。7、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白杨礼赞,领略了它的风姿,看到了它的不平凡,请同学们下去认真反思总结,以便于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学生要进行四个人交流合作,指出究竟写了西北地区的什么环境。四个人可以进行分工,一个人朗读,另外三个品位思考,派出代表回答老师问题。老师总结过后要做批注。学生要根据3-5段总结白杨树特点,用自己的总结话,把你心目中白杨树说出来。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为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进一步体会白杨树的不平凡。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为让学生从白杨树外貌感悟白杨树初步感悟白杨树品质。作业1、把课堂上对于白杨树的总结写出来2、复习生字词板书设计一、认知字词二、白杨树——不平凡三、白杨树的外貌:干,枝,皮。教学感悟组长查阅语文课程教学论编写时间:2015年1月8日学期总第2课时修改时间:年月日学科语文授课时间设计者授课班级教授者课题《白杨礼赞》(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理清结构层次。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学习反问,排比,对比手法的使用。能力目标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情感目标1,从白杨树身上领悟西北抗日军民的团结一致,顽强抗日的精神。2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托义于物散文的特点。(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反问,排比,对比手法的使用。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一、简单导入: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检查一下知识掌握情况。1、听写生字词。2、检查作业。二、白杨树的外貌和基本品质我们已经掌握了,但作者在最后又写了北方农民和哨兵,这是为什么?教师提示:这篇散文的语言是很优美的它不仅仅只是写白杨树,而且还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教师归纳: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重点说明象征手法: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学生合作探究:(1)自主阅读。圈划批注。(2)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4、学生相互质疑。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为点明课文重点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升华主旨。三、作者用怎样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以及哨兵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反问和排比的手法,一方面可以加强语气,突出作者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排比增强语势,体现散文的语言美。四、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1、“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2、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3、“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4、说出你认为本文最美的是什么?同学们自由朗读,要根据文中陈述句式或者疑问句式读出感情。学生批注师生探究结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或者探讨,或者用本子记录,把想到的写下来。此环节设计意图为突破本文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领略散文语言美。此环节设计意图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开拓思维和眼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朗诵感知五、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来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个组读的好。从再次朗读中感悟文章主旨。每个组分别挑出一个人看看谁说的好。教师后明确:《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六、教师总结: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学生要通过再读课文,来深入体会文章感情,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学生要将中心思想批注在课本上。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为通过总结全文,感知作者感情,深刻理解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作业1、对老师上课提问和自己总结的问题进行再次。2、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3、运用象征手法选取你最喜欢的植物对它进行200字的描写。板书设计一、象征手法二、排版反问手法三、诵读指导白杨礼赞象征手法白杨北方军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坚强不屈力争上游)教学感悟组长查阅
本文标题:《白杨礼赞》表格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9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