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史红【摘要】本文从分析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综合能力课程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创新课程评价方法。【关键词】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探索《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它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和贯彻始终的作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然而,现实中《机械制图》课程存在不少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少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在教师的安排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求同式(求证唯一性)、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强烈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习惯于记忆教师讲过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或答案,难以激发出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机械制图课程长期形成的系统的投影几何学的知识不足,学生难以理解和完成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对相似的原理和概念缺乏比较和鉴别,运用时往往容易出错;作图速度较慢;国家标准意识不强。加上缺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制图课依然是学生感到难学的一门课。问题的实质是:面对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学校的课程改革跟不上新形势,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造成课程质量低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笔者进行了《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一、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综合能力课程观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课后进行练习为主要形式。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主动参与的机会少、积极思考与提出问题的也少,掩盖了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差异。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目前的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学习指导者,设计教学的情景和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提问,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也就是说,机械制图课程应根据专业的需求和特点,确立以识图为主、识图和绘图相结合的能力培养目标。因为从专业要求或对应的生产岗位要求来看,学生主要是能识读一定复杂程度的图样,并将图样内容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实现图样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从这点说,制图课程培养的能力首先是读图能力,其次才是绘图能力。围绕这两项能力,应有以下专项能力:基础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具体是:1、关于基础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原有的适用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在制图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其次是几何作图的技能技巧,再者就是投影理论。所有这些,我们都称之为基础能力,它具有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是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起着沟通作用。2、关于观察能力。制图教学培养的观察能力是指将物体的空间形象抽象成基本体的能力,以及将基本形体抽象成点、线、面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观察能力,就不可能形成读图和绘图所必需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点、线、面的性质和相互位置关系对基本体进行观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构成的组合体,教师要多拿不同类型的模具给学生观察,多分析一些典型形体给学生听,多画一些图形给学生思考,要引导学生理解其组合方式和特点,找出其变化的规律;同时还可带学生参观教具室、企业的机加工车间,看模型、看零件加工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形象储备。只有多观察、多积累,才能为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3、关于空间想象能力。按心理学的观点,所谓空间想象能力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综合、重现,创造出一个整体形象的能力。在制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与学生头脑中储备的图形量(表象)有关,图形量大,重组各种形体的能力就强,空间想象力也就丰富,因此,让学生在头脑中多记忆一些基本形体,是开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有效办法。另外,也需要多做多练多思考,才能熟能生巧。4、关于审美能力。我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深刻指出:“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从制图课程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图”是形象思维的再现,美学也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因此,在制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是必然的。如,图面质量是最基本的美的特征,合理的布图、图形表达、尺寸标注、字体等,都要符合美的表达效果。二、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教学体系的课程建设的核心。《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一)调整教学内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能不能创新,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总认为这门课程传授的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知识。笔者认为,教学内容也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总是处在不断的发现、总结、成熟当中,《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中仍有相当大的创新和改进空间。如:《机械制图》课原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三部分和计算机绘图部分,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本着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将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保证制图基础部分讲透彻,为第三部分机械制图打下良好基础。又如:在机械制图中,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主要是表面粗糙度和公差与配合,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和术语比较多,可采用“先标注,后术语”的教法,即先引入标注格式,再简单介绍各字符的意义,再讲授标注的方法,不必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要求详细阐述,可以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达到应有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结构重组上应该侧重于以识图为主,遵循以“看图为主,绘图为辅,以绘促看,看图与绘图相结合”原则。尤其是应优化“投影作图”和“机件的表达方法”这两部分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最紧要的知识,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一些较难掌握的内容,应进行优化、调整、组合,形成知识体系。像零件的技术要求中“表面粗糙度”这一知识点,笔者将其标注方法归纳为“基本规则、统一标注、简化标注、其他摘要”四点,并采用表格进行讲解,方便了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二)改革教学方法制图课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理论性的课程,它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进行空间构思,空间想象,因此该课程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1、精讲多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的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以讲导练,以练促思,以练激学。“精讲”就是在讲课时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要善于突出,对那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比较抽象、隐蔽的知识点,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分析引导,最终实现难点的顺利突破。“多练”就是要多观察、多动手,通过做练习、作业,检验精讲的内容,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积累起图形表象,进一步促进制图能力的提高。同时,合理调节教学中的比例关系,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课教学,增加练习课的比例,重点训练学生提高制图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制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在实际作图时加以恰当运用;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将其中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向所有同学推广,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2、采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讨论式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彻底摈弃对教材进行琐碎诠释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还组织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进行广泛讨论,熟悉国家标准的内容,增强国家标准意识。并注意对学生进行职业工作规范要求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图样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实际和技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图,才不会影响图样的通用性。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条件努力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追求结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比如,在讲解直线和平面投影特性时,每一直线和平面只介绍一种,另外两种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如在结合模型讲解正垂面的定义及三视图后,可引导学生独立摆放铅垂面、侧垂面的位置,并表达它们的定义作出它们的三视图。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出垂直平面的投影特征。为了便于记忆可将其投影特征结合图形概括为“一线两面”。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4、利用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读图及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CAI课件等,可以形象直观地加强教学效果。如采用AutoCAD、PRO/E及3DMAX等软件制成三维动画,在大屏幕上演示形象逼真的三维立体造型,使学生能直观看到立体的各个角度,并观察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机械加工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物形状,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5、搞好课外辅导,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教学中应建立分层培养的机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批改和讲评作业,善于发现制图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长处和进步,积极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对制图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让他们先行一步、多懂一点。如组织制图知识兴趣班,开展制图知识竞赛活动,模具设计竞赛、简易模具加工竞赛等,让他们多动手,帮助教师绘制挂图、加工简易模具,吸收他们参加教具室建设等,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学习途径。(三)更新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加粉笔、三角板、圆规。这种教学手段一是老师的劳动强度大,二是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也少,受到时间的限制,一堂课讲不了几个图形,这种手段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使知识的表达形式由传统的语言与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动画、影视和文字等多种形式,使教学内容能够多层次、多角度、远距离地得到呈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种富于活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获取所需要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制图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的辅助教学手段是挂图、模具、幻灯和实物,这在现阶段仍然是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将繁琐的教学前期准备,改变为可复现、远距离传输和便于自学的工作,重要的是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制作必需的课件。它可使教学内容丰富,应用自如。可有效地控制讲课节奏,随时切换跳转,而且老师对讲解的内容或习题中的作业,事先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画出立体图,当同学们对某图空间立体构思不出来时,可调动立体图帮助同学进行想象,对照立体图讲解平面图形。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讲解更多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诚然,现代教育技术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要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必须坚持“适时、知度、适当”的原则。1、适时性。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必须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没有一定投影及作图基础知识作铺垫,即使有再先进的条件,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性原则。否则过早使用则欲速则不达,过迟则优势不能充分发展,从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成为装饰而已。2、适度性。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要
本文标题: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