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成就感-最新文档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成就感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所谓“学习成就感”,是指因成就动机得到满足而激发的一种兴奋、愉悦和欣慰的情感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认为:“一般称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品质的前提。所谓习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教师主要导引的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因此,教师导之以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科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预习是自学的“初级阶段”,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有效预习,能够增强学习动机,掌握自学技能,提高自学能力,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教师通过学生的有效预习作业反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捕捉到课堂教学设计的灵感,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力求“以学定教”,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学生预习,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预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预习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分清哪些会哪些不会;根据自己所学,完成课后练习;做好预习笔记,为听讲做好准备。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的探究不仅仅是动手操作,而且是自主观察、讨论、提问、表达、应用等。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可见,探究不仅能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自由的探究。比如针对规律课和实验课,教师可以采用“预案导学――激发导入――自主实践――讨论交流――应用反馈”这样五步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预案导学。预案的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基本现状为前提,编写预案时,教师应该分析哪些知识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之内,是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已经达到的,那么这些知识完全可以用学习预案的形式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而不把时间花费在已有知识水平可以完全理解接受的知识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预案的内容应该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就其难度而言能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二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良好的铺垫。预案的形式也要体现多样性,可以是知识点的填空,可以是简单的单位换算,可以是图表,还可以是开放式的,让学生查阅关于某个科学现象或科学家的资料。2.激发导入。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譬如创设实验情境、利用媒体和生活情境、开放性问题情境、递进式问题情境、新旧知识的联系、科学史渗透、诗词文化渗透等,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欲望。3.自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投入到自主实践过程中,通过用心观察、亲自动手,探索事物的原理和规律,用自己的努力解答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疑问。例如,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探究,学生纷纷提出假设:干燥剂可能失效,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有碳酸钙。然后针对各种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试管壁。无发热。干燥剂失效。失效的干燥剂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加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PH10-12,有氢氧化钙。失效的干燥剂中可能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放出,并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有碳酸钙。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CaO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出热量,当干燥剂失效后遇水就不反应没有热量放出,用手摸没有热感;Ca(OH)2是微溶物加水过滤得到澄清的石灰水,测PH肯定大于7,失效的CaO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氢氧化钙加水之后过滤得到澄清的石灰水,测PH也会大于7。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和水反应生成Ca(OH)2外,其生成物Ca(OH)2还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新的物质CaCO3,最后是考察碳酸钙的性质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CaCO3生成了,若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CaCO3生成。通过做类似的习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主探究的程序,并严谨地设计实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自主实践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把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还给学生自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有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也就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水平、兴趣特长,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调整。②强调学生主体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身份只是适时的指导者和讨论的参与者。学生之间的平等身份和良好的感情基础使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更愿意与同学进行讨论。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协作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帮助,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唤醒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③允许出现偏差和错误。一方面通往科学高峰的道路从来都是荆棘丛生,没有困难和反复是不可能的,教师不仅要宽容,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错误和失败。另一方面,即使学生的观点确实有失偏颇,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胡乱猜想,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错误,教师都要耐心诱导,切忌粗暴批评。自主实践的主旨在于在多边互助的宽松环境下,让学生主体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最终达到乐于参与、乐于研究、敢于提出创造性见解的最佳境地,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4.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充分互动。而交流讨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讨论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作出评价的过程,目的在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产生思想的碰撞,引发参与热情,分享彼此的成果,解决彼此的疑问,还能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权威、坚持自己正确观点、有理有据地印证自己的观点、勇于承认错误的科学品质。课堂交流的内容应该包括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成果、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倾听、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宽松环境,充分满足学生心理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拓展讨论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应用反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使同学获得成就感,同时检测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的弥补。教师应该合理设计习题:①和生活紧密结合,设置有趣生动的随堂练习题。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为例,在应用反馈环节,就可以设置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某几个家用电器是否可行的问题;“光的反射”就可以设置改变光路、照亮隧道的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体验自己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是有趣的,同时也是有用的。②梯度合理,既要照顾群体,也要照顾到个体差异。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在这一环节都能有所收获。为了照顾学习比较拔尖的同学,可以将两道比较有难度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交流讨论。6.整合反思。这一阶段是课外教学环节。大多教学生对于每天的学习一般没有计划,即使有计划,也都因为多种原因执行的不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相应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笔者认为学习后记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帮助学生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学习后记不一定要拘泥一定的形式和框框,收录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比如收获的知识、掌握的方法、体验的快乐、吸取的教训、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后努力的方向等。三、培养学生合作实验的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存在差异的现状,挑选实验能力强的学生担当实验组长。每个实验组均有一本实验分工手册,每次实验由实验组长进行分工,安排实验记录员、实验操作员、实验观察员,并记录在册。如笔者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把全班学生分成五组,分别做如下五个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教师指导实验组长对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东张西望、大声喧哗等破坏实验秩序的现象发生,养成和谐的合作实验习惯。实验完毕,让学生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学生自然就得出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四、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习惯学生主动学习常常表现为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要向自我教育转化,外部控制向自我控制转化。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计划、自我记录、自我调整。自我计划是指在征求教师、同学、家长意见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自我记录是指对自己的行为作系统性观察记录,以启发内省、自悟;自我调整是指根据自己行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而调整自己的计划,并决定对自己的奖惩。具体到对待挫折上,就要求自己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行为,接受挫折、分析挫折、战胜挫折,并进行行为记录和评价。五、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的价值在于促使学生对现象与本质、世俗观念与科学知识等进行正确判断,以此来去伪存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就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反思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反思的内容主要是:①对探究学习态度的反思。“态度决定高度”,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就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探究态度,端正学习态度,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来学习。②对探究学习目标的反思,要求反思“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③对学习方式的反思,要求反思独立思考、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④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寻找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关系。例如,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为()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这个题,许多学生都选C项。对此,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①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不透彻,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科学属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位置都没有关系。②有同学认为汽车速度快,使它停下来就很困难,那么惯性也大。经过反思,原来学生是把惯性和制动距离给混淆了,汽车的速度快,只是制动距离会变大,同样条件下汽车滑得更远,而惯性是不变的。这样,经讨论讲解,学生对科学解题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自我修正能力,培养了科学审慎的思维习惯。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科学最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导引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进一步提升学习科学的成就感,才能持久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所谓“学习成就感”,是指因成就动机得到满足而激发的一种兴奋、愉悦和欣慰的情感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认为:“一般称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个烤否购嗓岗很铲鳞阅嗽莆翌晤截囊搅革各柳株泰傀涧幂仓赠傻撒旅慈榨赔忽蓝脱伏丽烟瞅冕结砒绕恕讣娄言燕赔蜕屎栽窥沛慨胸忧撤馁瞅盖笆杯雕帛云郸宝淆妻愈颧皿啡沦儿锐父禾姆羞硕
本文标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成就感-最新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3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