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新能源电池车间安全培训(PPT93页)
新能源电池车间安全培训编制:姜俊杰目的及意义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接触化学危险品时能做到正确的使用和的防护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车间6S培训内容提纲安全管理的范畴各工序所用化学品介绍各种化学品的安全防护知识车间内常用安全防护标识化学药品间安全操作规程车间6S培训现代化企业车间常用管理方法化学品的防护属于车间安全管理的范筹,安全管理又是6S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6S管理是现代化企业最常用管理方法,它是在5S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5S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推广使用6S管理。在介绍化学品防护知识前,我们先从6S管理说起。车间6S培训车间6S管理的内容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6S”。车间6S培训车间6S管理定义和目的整理(SEIRI)定义:是对现场滞留物的管理,重要是区分要与不要。不用的东西坚决清理出现场;不常用的东西放远点;偶尔使用的东西集中放在储备区;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作业区。整顿(SEITON)定义:对需要物品的整顿。重点合理布置,方便使用。车间6S培训车间6S管理定义和目的清扫(SEISO)定义:制定出具体清扫值日表,责任到人,把现场打扫干净,创造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现场,以创造出一个优质、高效地工作环境。清洁(SEIKETSU)定义:整理、整顿、清扫的结果就是清洁车间6S培训车间6S管理定义和目的素养(SEITSUKE)定义:素养就是行为规范,提高素质就是养成良好的风气和习惯,自觉执行制度,标准,改善人际关系。安全(SECURITY)定义: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防范于未然。车间6S培训6S的要点•6S”活动贵在坚持:养成习惯。“6S”活动要时刻铭记PDCA的工作程序,在现场实际实施,并明确“5W1H”(即干什么、为什么、谁来干、什么时候干、在哪儿干、怎么干)。车间6S培训6S的管理•自始至终坚持“6S”活动,使人、物、环境三者处于良好状态。•定置管理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现场信息目视化和规范化。车间6S培训6S定置管理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现场信息目视化和规范化。车间6S培训定置管理的对象与分类•A.定置管理的对象是现场所有能动的物品,如产成品、不合格品、工位器具、运输工具等。B.按物品所处状态为A、B、C、D四类:a.与人处于直接联结的物品,如正在加工的工件、正在使用的工装、夹具等。b.与人处于间接联结的物品,通过一定作业程序立即可以转化为直接联结的物品。如待加工的工件,待用的工具等。c.与现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又不可缺少的物品。如清扫工具,消防器材等。d.工作现场无用的物品,需要清除。如铁屑、垃圾等。车间6S培训6S现场管理的考核•车间管理者及“6S”专员每天对对各区域定置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以便于每月纳入指标考核。车间6S培训6S定置管理的实施•a.绘制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由本部门自行绘制,管理者代表批准。b.定置管理由办公室综合管理,各部门实施。其中包括定置标牌的制作,无用物品的清理,标志线的绘制,以及必要的工位器具的制作等。车间6S培训目视管理•标志线:主要用于各类通道,作业区域的划分、定置划分。主要用于现场存放区域的标示。安全建立正常的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的现场环境,所有员工应在工作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戴好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迅速清理现场,在整个公司倡导“一分钟清理”理念,并使全员养成良好习惯。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车间6S培训一、安全生产基础概念1、安全与危险(1)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2)危险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1)违章操作(2)违反劳动纪律•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3.人与物的综合因素: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事故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技术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教育原因管理原因2、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3、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5、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本质安全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⑴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⑵故障——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⑶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6、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7、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8、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一)安全生产法1、立法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2、适用范围:时间效力: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3、内容:共七章(九十七条)◆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消防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原则原则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二:“三同时”(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原则三:“三级教育”(新职工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所以,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那么,安全生产实行的两个负责制是实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法第十七条三、事故的原因及预防:(一)事故原因:(二)事故预防人法提高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机物环境安全检查(排除隐患)消灭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善不良环境条件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三)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发生事故后:•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安全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四)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海因里希安全法则:(1:29:300)300129300轻微事故29小事故1重大事故说明:这是指发生了330例的事故,其中以重伤或残亡1例,轻伤29例,无伤害事故300例比例。如果轻微事故经常发生,重大事故不可避免。在330件事故中,其中第一件重大事故将有可能发生您本人的身上!•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第三十七条)案例: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历(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四十七条)四、主要危化品(一)危险化学品的种类1、爆炸品(梯恩梯、消化甘油等)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氢气、甲烷等)3、易燃液体(如酒精、汽油、煤油等)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红磷、硫磺等)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6、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金属钍等)7、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二)危险化学品的危害1、化学品的燃爆危害工业事故中,引发火灾事故较多的是化学品自热燃烧和受热自燃。2、化学品的毒性危害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危害主要有:刺激(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过敏(皮疹、水疱等)缺氧(氮气、二氧化碳等引起窒息)3、化学品的环境危害生产废物、事故排放、其它废物可对环境造成危害;环境危害分类:对大气的破坏:破坏臭氧层、酸雨、光化学烟雾。对土壤的危害:土壤酸化、土壤碱化、土壤板结。对水体的危害: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重金属如汞、农药等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一)基本概念: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燃烧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3.闪燃--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与火源接近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4.闪点--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可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5.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作爆炸。实质上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6.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二)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隔离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窒息法:即采取
本文标题:新能源电池车间安全培训(PPT9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1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