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审计复习1.审计总目标1合法性: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2公允性:1经营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2.认定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有关的认定(交易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余额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或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列报认定):1发生。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晰。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3.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1项目的性质;2内部控制的性质和强弱;3业务经营性质;4管理层的可信赖程度;5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6时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4.确定各类交易、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1各类交易、余额、列报的性质:重要程度。对报表影响越大,越重要,则重要性水平越低;2各类交易、余额、列报错报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重要性水平越低;3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交易、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错报数之和小于等于财报层次的错报数;4审计成本:从降低成本角度,应当提高重要性水平从而少查,但会影响审计质量。5.资产迹象减值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回收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期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6.收入确认的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7.怎样审计企业虚构销售收入发现虚构的销售或应收帐款。注册会计师对于最近审计期间主要新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生物工程产品)的大量销售收入,必须特别加以注意。公司管理者有时迫切需要良好的销售收入来美化其经营业绩或达到预先制定的目标,从而从注册会计师不太了解的新产品入手,虚构利润以达到目标。如果是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的方法夸大销售,销售截止测试应该能帮助审计人员识别这种阴谋。审计人员发现虚构的销售收入,至少执行的审计程序包括:审阅大额或非正常交易的会计记录,尤其是最近记录的交易;识别关联方并确定是否与公开的关联方有重大交易;进行分析性复核以判定收入或毛利的变化,判断变化水平或交易活动是否有异常波动。对于重大的合同,要注意公司是否有能力承担,适当的时候可调查签约方是否有能力承担如此大额的合同。如索取对方的营业执照或财务报告,以辨别合同的真实性,如对方的注册资金为10万元,而签定了上干万的合同,合同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若企业的重大收入来自复杂的销售合同,要特别加以注意。如该合同包括长期(一年以上)的售后保证及售后服务或有附加条款以保护买方,则收益的确认是否要等或有条件已经确定或完成。有些时候,合同并不明确,甚至可能有点矛盾,审计人员必须仔细研读合同内容,注意公司签定该合同的目的。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寻常或不合常规交易,应保持怀疑态度,单凭合同上的法律文字或条款是不够的,审计人员须凭其敏锐的专业嗅觉,对这些条款仔细查核,直到满意为止。对于合同上未列示的可能附带的约定,尤其应保持警觉。对于复杂的而且专业技术极强的合同,要考虑是否借用专家的工作。8.营业收入的截止测试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选择三条审计路线实施营业收入的截止测试: ①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报表日前边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查至记账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有无多记收入。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多计营业收入。(逆查主要查真实性防止高估) ②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确定已开具发票的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低估营业收入。(顺查主要查完整性防止低估)③以发运凭证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查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这种方法主要也是为了防止低估营业收入。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⑴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⑵资产负债表列示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项目通常有: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也就是说,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10.什么是审计证据的适当性?CPA如何保证审计证据的适当性?⑴含义: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⑵措施: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2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②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注册会计师在按照上述原则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还应当注意可能出现的重要例外情况。例如,审计证据虽是从独立的外部来源获得,但如果该证据是由不知情者或不具备资格者提供,审计证据也可能是不可靠的。同样,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评价证据的专业能力,那么即使是直接获取的证据,也可能不可靠。11.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CPA应当如何应对财务报表层面和认定层面存在的重大错报?⑴目的: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⑵应对措施: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①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②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③提供更多的督导。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12.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对于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差异,CPA应如何处理?核算误差指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财务报表差异,如会计科目误用或发生计算误差等;重分类误差是因企业未按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而引起的误差,如应收帐款明细账存在贷方余额时根据应收帐款总账余额填列应收项目,存在被冻结的银行存款时根据银行存款总账余额填列货币资金等;对于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差异,其中对于核算误差应同时调整账簿和财务报表项目,对于重分类误差,只需调整报表相关项目的数据。13.存货计价测试(1)首先应对存货价格的组成内容予以审核;(2)然后按照所了解的计价方法对所选择的存货样本进行计价测试;(3)测试结果出来后,应与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对比,编制对比分析表,分析形成差异原因;(4)如果差异过大,应扩大测试范围,并根据审计结果考虑是否就提出审计调整建议。14.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本文标题:审计复习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9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