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有答案(经典)
1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2分×22=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硫代硫酸钠C.玻璃D.冰2、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不正确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A.1/2倍B.4倍C.1倍D.1/4倍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的水一定沸腾B.1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C.120℃的水一定沸腾D.90℃的水也可能沸腾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2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C.铁块被熔成铁水D.冬天早上“落霜”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B、水蒸发为水蒸气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a)(b)(c)2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13.0℃的水变成OoC的冰,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不变,体积增大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C.质量不变,体积不变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14.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可能的是()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15.有甲、乙两金属,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之比为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l:2,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A.0.2倍B.5倍C.0.8倍D.1.25倍1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17.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觉暖和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融雪天气温高B.雪是一种传热本领较小的物体C.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D.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18.牙科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细菌感染B、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C、烧热的小镜子能起到治疗牙病的作用D、烧热的小镜子能促使牙齿上的水分汽化19.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冰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使铝片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A.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B.水结冰把它们冻牢了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产生较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D.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粘牢了20.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密度最大B.b物质密度是l.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21、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在0℃室内()A.冰继续熔化B.水结成冰C.冰不熔化,水不结冰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2、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的水沸腾,乙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B.甲容器中的水先沸腾;C.乙试管中的水先沸腾;D.甲容器中的水不会沸腾,乙试管中的水沸腾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8分)23.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l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24.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时需要热量而使菜窖内空气的温度不致,使菜不致冻坏。325.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_________;属于汽化的有_________;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__.(填编号)26.事物分类需要有一定的根据,试写出以下几种分类的根据。(1)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将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2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物质依次是、、。2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6℃99℃99℃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水的沸点是℃.(4)小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9、如图所示,把内装适量水的烧杯放在湿木块上,然后往烧杯里加入硝酸铵使之溶解,不久拿起烧杯时发现木块粘在烧杯的底部,说明硝酸铵溶解时要_________热量,使温度_______而木块上的水结冰的缘故。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36分)3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4)在实验中,三组同学都发现实验加热时间太长了,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2.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____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_mL。4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____________33.用两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同时加热,每隔5min记录一次水和该液体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min0510152025某液体温度/℃152229364350水的温度/℃151923273135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物质水酒精煤油冰比热容4.2×1032.4×1032.1×1032.1×103设该种液体的比热容为C夜,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C夜:C水=_____,查比热表可知这种液体可能是______。34、某同学做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A、B两个盛水烧杯中逐渐加入蔗糖,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实验次数12345加入蔗糖的质量(克)2030405060杯中剩余蔗糖的质量(克)A杯00515XB杯0005Y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X=,Y=(2)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有:①。②。四、分析计算题(共22分)35.(7分)工厂浇铸铁工件,先用木模造型,已知木模质量是5.6kg,木料密度是0.7×103kg/m3,问浇铸成的铸铁工件有多少千克?(ρ铁=7.9x103kg/m3)36、有时候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用高压锅煮食物,熄火后立即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看到锅内的水仍在沸腾。这是什么原因?请解释这种现象。5答案1-5、CCCBD6-10、DCCDC11-15、ADBDD16-20、CCBCB21-22、CC23.12.524.凝固;放出;太低25.②;⑥⑩;③⑦26.有无固定熔点;有无新物质生成;是否达到沸点27.氦氮氧28.(1)内部;表面;汽化;吸;保持不变.(2)5.(3)99.(4)b;a.29、吸收;下降30.(1)CBA(2)7.75×103(3)BD32.(1)49(2)30偏小(3)0.8可能是煤油(可能是酒精;可能是煤油或酒精)33、4:7;酒精34、X=25,Y=15结论:(1)、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2)、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能力就越强。35.63.2kg36、打开前由于高压锅的气压高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水的沸点高于100℃,打开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也降低,但实际水的温度还是高于沸点,所以又沸腾了。
本文标题: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有答案(经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9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