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BYMZ15-10-18高考电化学解题策略通过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有关电化学试题仍是高考一大亮点,这充分说明电化学在今后教学中的重要性。但这类试题往往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错误率较高。如何解答此类问题,现归纳如下:【解题策略】一.电化学中四个极正负极是根据物理学上的电极电势高低而规定的,多用于原电池。正极电极电势高,是流入电子(外电路)的电极;负极电极电势低,是流出电子(外电路)的电极。阴阳极是针对电解池或电镀池来命名的。阳极是指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是指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二.电化学中四个池1.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除燃料电池外,一般由活泼金属作负极。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3.电镀池: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新金属的装置。通常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的物件接电源负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4.电解精炼池:应用电解原理提纯某些金属的装置,通常提纯的金属接电源正极,该金属的纯净固体接电源负极,电解液含有待提纯金属的阳离子。三.原电池电极的四种判断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作正极。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流向判断: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电极为负极,反之为正极。3.根据电极反应进行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也可依据电极附近指示剂(石蕊、酚酞、淀粉试液等)的显色情况判断该电极是或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如用酚酞作指示剂,若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说明该电极附近溶液显碱性,在该电极附近得电子被还原,该电极为正极。4.根据两极现象判断:通常溶解或质量减少的一极为负极;质量增加或有气泡产生的一极为正极。BYMZ15-10-18四.电解的四种类型1.只有溶质发生化学变化:如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溶液,其电解反应式分别为:2.形式上看只有水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的电解反应式均为:3.溶质、水均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溶液,其电解反应式分别为:4.形式上看溶质和水均未发生化学变化:如铁器上镀铜,电极反应式分别为:阳极铜棒:,阴极铁器:。五.书写电极反应的四原则1.加减原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总反应式为两个电极反应式之和。若已知一个电极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知的反应式,得另一电极反应式。2.共存原则:因为物质得失电子后在不同介质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考虑介质环境。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参加反应;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不可能有参加反应。如甲烷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3.得氧失氧原则:得氧时,在反应物中加(电解质为酸性时)或(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时);失氧时,在反应物中加(电解质为碱性或中性时)或(电解质为酸性时)。如“钮扣”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其电池总反应式为:,负极,根据得氧原则,负极反应式为:;正极,根据失氧原则,正极反应式为:。4.中性吸氧反应成碱原则: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金属吸氧所建立起来的原电池反应,其反应的最后产物是碱。如银锌电池、铁的吸氧腐蚀、以铝、空气、海水为材料组成的海水电池等。BYMZ15-10-18【题型解读】题型一、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的判断例1.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A.阴极B.正极C.阳极D.负极解析:电解池的两极分别命名为阴、阳极,原电池的两极分别命名为正、负极。题中装置构成的是原电池,锌片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答案:D题型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例2.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的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的浓度不变解析:根据电流方向可判断出a为正极,b为负极,c为阳极,d为阴极。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两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阳极(c电极)为:,阴极(d电极)为:。答案:C题型三、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例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BYMZ15-10-18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解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污染和环保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废旧电池中含有铅、汞等多种重金属离子,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B题型四、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例4.室温下,在实验室中电解500mL某0.03mol/L的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从7增加到12时(设电解时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NaCl的浓度分别为()A.112mL,0.02mol/LB.56mL,0.02mol/LC.56mL,0.04mol/LD.112mL,0.04mol/L参加反应的NaCl的物质的量为。剩余NaCl的浓度为,生成的H2为。答案:B题型五、电化学基础知识应用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例5.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和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的氧化性强于,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MB.XYZMC.MZXYD.XZMYBYMZ15-10-18解析: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X溶解说明金属活动性XZ;电解和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则金属活动性ZY;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的金属活动性越弱,则金属活动性YM。答案:A2.金属的腐蚀例6.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常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B.C.D.解析:洗过的铁锅在空气中放置,可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发生的反应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总反应式为:,而又易被O2氧化为红褐色的。答案:D题型6、电子守恒法的应用。例7、500mL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1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mol·L-1解析:两极反应为:阴极Cu2++2e-=Cu2H++2e-=H2↑阳极:4OH--4e-=O2↑+2H2O,两极都收集1mol气体,由阳极得到转移电子为4mol,又知生成1molH2转移电子2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Cu2+)=1mol.再通过离子所带电荷的守恒,在500mLKNO3和Cu(N03)2的混BYMZ15-10-18合溶液中存在关系:2c(Cu2+)+c(K+)=c(NO3-),可以求出c(K+)=2mol·L-1.电解过程中消耗的n(OH-)=4mol,则溶液中留下4mol的H+,c(H+)=8mol·L-1.答案:B例8、(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3)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解析:(1)注意32克N2H4为1mol,注意△H应与方程式的计量数相对应,如N2H4(1)+O2(g)=N2(g)+2H2O(1);△H=-624kJ/mol(2)肼—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故电极反应为:(正极)O2+2H2O+4e-=4OH-,(负极)N2H4+4OH--4e-=4H2O+N2↑BYMZ15-10-18(3)①此图为电解装置,铜片为阳极,锌片为阴极。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u2++2e-=Cu②铜片减少128g,即转移电子4mol根据O2+2H2O+4e-=4OH-计算得,需要氧气1mol,转化为空气则需要112L。答案:(1)N2H4(1)+O2(g)=N2(g)+2H2O(1);△H=-624kJ/mol(2)O2+2H2O+4e-=4OH-;N2H4+4OH--4e-=4H2O+N2↑(3)①Cu2++2e-=Cu②112
本文标题:高考电化学解题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1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