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大学生贫困问题调查报告
目录社会调查报告正文调查样卷调查问卷具体分析小组心得体会关于大学生贫困问题调查报告在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因为社会方面的原因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高等教育的费用全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开始日益突出。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2003年,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根本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组设计了此次调查活动,以贵州大学的大学生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要调查方式,调查地点覆盖博学楼、逸夫楼、新老图书馆、男女生部分寝室,调查的同学来自不同年级专业,力求做到调查个体范围广泛多样,调查数据真实可靠。我们小组共设计了16个调查问题,采用总分的模式为主。先是总体了解同学们的家庭经济等情况,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按照属于贫困大学生范畴和不属于贫困大学生范畴进行分类调查,以达到异中求同的目的。我们的调查问卷中首先关注的同学们的出生地问题。在调查和交谈中,我们发现:被调查同学中60%都是贵州省本地的同学,而有25%左右是来自黄河以北的东三省、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区,且这25%的同学中,大多数都是经济条件不大好的贫困地区。而剩下的15%的同学中,亦只有极少数是来自沿海及经济发达哦省会。这一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网上常说贵州省经济不发达,贵州的教育落后,贵州人才流失量大,而这些情况更贵州省各大高校的学生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经济不发到就留不住人才,留不住人才自然教育的基础就跟不上,这又导致了中常期的继续贫困。在我们调查的学生总数中,有30%的同学来自于城镇,而有70%的同学来自于农村。很多同学一方面是出于经济原因选择了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贵州,另一方面是其他地方高考的竞争压力过大,为求稳妥而选择了贵州。而这70%的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构成了大学生贫困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因。从古至今,农村与城镇的经济收入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如今的社会现状而言,这种差异虽然在不断的减小,但短期之内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城镇的一般工薪家庭依靠夫妻双方的工资,供养一名大学生还是能够实现的。而在计划生育欠普及的农村地区,一个家庭往往会抚育两到三个甚至更多孩子,而孩子们得年龄差异又较小,这常常就会出现几个孩子都在读书用钱的紧张时期,而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就我们而言,大学的教育支出算得上是孩子一生的教育支出中最昂贵的一部分。对于很多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着实会让家庭伤透脑筋。而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靠我们的三言两语就可以的。国家一直在提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国家在努力,人民在努力,然而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就目前来看,贫困大学生们面对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主要依靠的是申请助学贷款,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的助学金,参加勤工助学和寻找兼职机会等来解决。而就长远来看,一是要改变城乡的经济结构和收入模式,二是要依靠国家对教育方面更实际更全面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投入。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发展起教育,只有发展好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面貌。就具体问题而言,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56%的家庭法月收入低于1500元,收入1500-2500元的家庭占26%,而家庭月收入高于2500元的占20%。对应的在校大学生的月均消费在800元以内的占64%,在800-1000元的占26%,1000元以上的占10%。通过这两组数据不难看出,在校大学生的月均消费基本上占到了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左右,这对于很大一部分家庭来说,是在有些吃不消。所以,勤工助学、兼职赚钱也成为了很多同学补贴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节约、节约、在节约也是我们响亮的口号。对于我们问卷中提出的“你认为你属于贫困大学生的范畴吗”这一问题,我们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排斥和回避,大家都已经能够正视这个问题了。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属于贫困大学生范畴,剩下的40%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属于贫困大学生的范畴。我们小组依据对这道问题的选择,又将接下来的调查分为了两类,以便得出真实可信而有具体明确的调查结果。本小组吴璨同学在女生寝室进行问卷调查本小组骆小峰在法学院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小组成员在进行最后的问卷讨论分析调查完成合影1.你的家庭户口所在地为()A城镇B农村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贵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多来自于贵州本地的农村地区,一部分也来自于其他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区,农村学子占学生人数的比例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部分大学生贫困问题的出现。2.你的家庭月收入约为()A800元以内B800-1500元左右C1500-2500元D2500元以上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家庭收入在1500元以内的家庭占到了调查总数的56%,就而今的生活水平而言,1500元只能维持三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支出。而对于那些子女较多的家庭以及大额的大学教育支出是在是让很多家庭捉襟见肘。可见,低收入高支出也是导致大学生贫困问题的以方面。3.你每个月的消费大约在?()A500元以内B500-800元C800-1000元D1000元以上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月均消费基800元以内占到了64%,这与家庭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必烈56%差不多吻合,由此说明家庭月收入决定了大学生月均消费请况。所以家庭低支出高收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4.你认为你属于贫困大学生的范畴吗?()A属于B不属于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在以前大学生都比较回避的这个问题,现在的大学学子已经可以坦然接受了。这说明大家已经开始正视和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发现贫困有否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问题了。认为自己属于贫困生范畴的同学的相关抽样调查:5.你怎样看待你的家庭?()A家庭温馨但是生活比较困难B家庭困难且家庭成员关系冷漠C收入适中温馨幸福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不难看出在贫困的学生中90%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家庭很满意即使物质条件不够充足,同时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导致家庭成员关系冷漠的只有10%的比例,这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修养的程度。这一组数据出现的原因应该说更取决于现在的社会想象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一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导致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父母和子女间近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大为增加。6.你如何支付自己4年的学费?()A由家庭全额支付B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家中补助生活费用C申请贷款并且课余兼职赚钱D实在筹集不到钱就放弃学业去打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申请助学贷款同时有家庭补助生活费用的同学占47%,这足以体现贫困大学生的在校费用的来源情况,当然还有37%的学生自认为家庭贫困但还是有家庭全额承担所有费用,这或许是由于学生本人谦虚或者是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原因造成的。可喜的是本题选C的学生也达到了16%,这足以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独立和懂事的一面,更为可贵,在我们的交流中,我们得知部分大学生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原本家庭足以支付其在校各类费用,但他们选择了贷款和兼职赚钱。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选D的学生所占比例为0,换句话说并没有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放弃学业的学生,这应该说归功于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让人们认识到了学习及知识的重要性,基于这一认识人们都融入了知识的海洋,无伦是基于何种目的,大家都在进步。7.你是否参加过兼职?()A参加过,为赚钱B参加过,为积累实践经验C从未参加过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对于兼职这一现象,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看待因而导致部分贫困生从未参加过。其中84%的学生都曾做过兼职,其实无论是赚钱还是积累经验这都应该是大学生的一个很好很值得提倡的行为。既然家庭贫困兼职便成为贫困生的必要选择,当然在校兼职不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不过锻炼锻炼也是可行的。其中像勤工助学之类的兼职其实并不能解决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更谈不上解决学费问题了但很多学生任然坚持在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并尽职尽首,这让我们很欣喜,因为这也能锻炼一个人的恒心和毅力。8.你觉得参加勤工助学等类似活动是否影响你的学业?()A不会影响B有一定影响,但不重要C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业有帮助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兼职的认识并不全面,其实兼职对学生绝对对学生是又百益而无一害的,尤其是在刚进入校园的两年即大一和大二,因为这两年学生的课程比较少而且专业课更少而且专业性程度还很浅,不需要学生都大精力的投入即可获得优异的成绩,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勤工助学是在校园内进行,学生兼职很方便。不过,总体来讲,兼职对大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过在校兼职的经历。9.你觉得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B为以后能继续深造C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基于现状,很多的学生上大学的目的都是现实的即帮家人减轻家庭负担早点就业以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可喜的是尽管现在家庭条件不好33%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有27%的学生选择以实现自己的理想。10.你是否会因为经济拮据而放弃学习资源(如参加培训班、购买辅导资料等)()A是B偶尔C不是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鉴于经济条件的限制,68%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学习资源(包括毕业后),只有32%的学生选择无论怎样也不会放弃学习资源。这对于我们而言或许是件很无奈,但是也是很现实的事情。而解决这一问题,或许真的只有依靠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了。认为自己不属于贫困生范畴的同学的相关抽样调查:11.你认为年轻时的贫困是否更有利于帮助一个人成材?()A是的B不是C不一定,这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有65%的同学都选择不一定,这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而剩下的则选择了不是,没有人选择是。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都知道现阶段的贫困只是暂时的,想要成才,贫困并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定程度上目前的贫困会成为大家更加努力奋斗的一种激励,只要有这种奋斗的毅力和决心,相信将来大家会过得更好。12.你结识朋友会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吗?()A根本不会B适当考虑C会慎重考虑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50%的同学选择了根本不会。而其他两项各有选择。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多数的同学并不会带有目的性来与人交往,然后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同学在从小的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下,也多贫困同学存在一定的看法,这不可避免。但总的来说这种贫困的状况还是很少会影响到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13.你对待贫困大学生的态度如何?()A从心里表示同情B轻视且不愿与他们合作交流C关爱并给予帮助D并无特殊态度根据本小组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超过一般的同学都选择了并无特殊态度。明显表示了现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对于贫困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之间并没有戴有色眼镜,依然照平常态度,不用同情眼光也说明在意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大家都以平常心对待。14.你认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标题:关于大学生贫困问题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2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