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750kV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企标108)
ICSXXXXXX(国际标准分类号,可选)XXX(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XXXX-2003(可选)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08-2003750kV系统用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报批稿)2003-04-xx发布2003-04-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108—2003I目录前言………………………………………………………………………………………………II1范围………………………………………………………………………………………………12引用标准…………………………………………………………………………………………13环境条件…………………………………………………………………………………………14系统概况…………………………………………………………………………………………25基本技术参数……………………………………………………………………………………26技术性能要求……………………………………………………………………………………47试验………………………………………………………………………………………………6Q/GDW108—2003II前言本技术规范适用于8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它提出了电压互感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由于现行国标、行标和企业标准等一般未涉及750kV电压等级设备的内容,为使750kV变电所工程设备选择工作有所遵循,特此编制本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基于有关750kV电压等级的科研结论及参考国内外超高压设备的现有设计运行经验。本规范的技术要求针对西北电网750kV官亭和兰州东变电所实际条件提出,其他工程应根据所址环境条件和系统条件分析研究这些技术要求的适用性。本技术规范是同时编制的七个750kV设备技术规范之一,这七个技术规范分别是:1.750kV系统用主变压器技术规范2.750kV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3.750kV系统用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规范4.750kV系统用高压交流隔离开关技术规范5.750kV系统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6.750kV系统用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7.750kV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各单位在使用本技术规范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编制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薛勤、李志刚、项力恒、马侠宁、姚成开、徐晓东、胡明、李勇伟、曹永振、衣立东、黄立民。本规定解释权属国家电网公司。Q/GDW108-200311范围1.1本设备技术规范适用于750kV系统用的电压互感器,它提出了电压互感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本设备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规范的优质产品。1.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当与制造厂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4750kV系统用的电压互感器,除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外,同时还应执行本规范。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GB/T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470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2706《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763《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T1643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5273《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2900《电工名词术语》GB1207《电压互感器》GB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GB191《包装贮运标志》GB7674《SF6封闭式组合电器》GB2536《变压器油》GB156《标准电压》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3环境条件3.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25Q/GDW108—20032最大日温差:32K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3.2海拔高度:2000m3.350年一遇,10米高、10分钟平均风速:34m/s3.4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最大月平均值:90%日平均湿度:95%3.5地震设防烈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地面垂直加速度:0.13g3.6污秽等级:外绝缘爬电比距25mm/kV(海拔2000m时)3.7覆冰厚度:10mm(风速不大于15m/s时)4系统概况4.1系统标称电压:750kV4.2系统最高运行电压:800kV4.3系统额定频率:50Hz4.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4.5系统短路电流:40kA4.6安装地点:户外4.7安装方式:支持安装5.基本技术参数5.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GB/T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470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2706《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763《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T1643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5273《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2900《电工名词术语》GB1207《电压互感器》GB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Q/GDW108-20033GB191《包装贮运标志》GB7674《SF6封闭式组合电器》GB2536《变压器油》GB156《标准电压》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5.2基本技术参数5.2.1型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5.2.2额定频率:50Hz5.2.3设备最高电压:800/3kV5.2.4额定一次电压:750/3kV5.2.5额定二次电压、二次线圈的额定容量、准确级。(见表1)表1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额定容量和准确级名称额定二次电压(V)额定输出(VA)准确级别电容值(μF)主绕组剩余绕组总值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00/3100500.2/0.5/3P0.005~0.00645.2.6绕组连接方式1/1/1/1-12-12-125.2.7电容偏差:应不超过额定值的-5%或+10%。5.2.8绝缘水平:a)电压互感器的标准绝缘水平见表2:表2电压互感器的标准绝缘水平标称电压最高电压雷电冲击全波耐受电压(峰值)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有效值)全波75080021001550975b)安装在海拔2000m处的设备,其外绝缘试验电压值应按照表3进行:表3电压互感器的外绝缘试验电压标称电压最高电压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有效值)750800235016751100Q/GDW108—200346技术性能要求6.1电磁单元中压回路的绝缘应能承受按下式计算的电压:KCCCUU2111tt(1)式中:1tU—互感器高压端子和接地端子间的试验电压;1C、2C—分别为电容分压器的高电压电容和中间电压电容,pF;K—电压分布不均匀系数,在没有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时,可取1.05。一次绕组低压端对地1min工频耐压:10kV二次回路中的一切附件对地及其相互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工频3kV(方均根值)的试验电压1min。如果中间电压绕组通过电抗器绕组接地,则其低电压端子的绝缘应能承受与电抗器绝缘水平相适应的试验电压。6.2电压分压器介质损失因数:在10℃~40℃额定电压下,不大于0.1%。6.3无线电干扰在1.1倍最高相电压时的无线电干扰不应大于500μV,并在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6.4爬电距离海拔2000m时,设备外绝缘爬电距离≥20000mm;电瓷绝缘的瓷件平均直径大于300mm时,瓷套对地爬电距离还应按照DL/T620-1997修正。6.5局部放电水平:预加电压0.8×1.3Um(Um为系统最高电压),时间不少于10s,然后降至1.1Um/3,1min后电容分压器局部放电量不大于10pC,同时记录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6.6铁磁谐振:6.6.1在负载为零及0.8、1.0、1.2倍额定电压时,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后又突然消除短路,其二次电压峰值在额定频率10个周波内恢复到短路前的正常值,其误差不大于10%。6.6.2在负载为零及1.5倍额定电压时,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后又突然消除短路,其二次回路铁磁谐振时间不应超过2s。6.7暂态特性高压端子在额定电压下发生短路时,带有25-100%额定负荷的主二次侧电压应在额定频率的一个周波内降低到短路前电压峰值的10%。对于采用快速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其值应小于5%,此时CVT的阻尼器应采用饱和电抗器。应向制造厂提出此要求。6.8高频特性Q/GDW108-20035(1)耦合电容器载波工作频率范围30-500kHz。(2)在载波频率范围内,耦合电容器的等值串联电阻不大于40Ω。(3)在载波频率范围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整体分流衰耗不大于0.1Np。(4)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低压端对地杂散电容不大于(300+0.05CN)pF(CN为总电容),杂散电导不大于50μs。(5)耦合电容器能承受至少1A的稳态高频电流,而不发生损坏或性能变化。6.9剩余电压绕组为降低开口三角的不平衡电压,要求出厂时使任意三台组成三相互感器的三个剩余电压绕组的变比误差和角误差尽量接近,并在铭牌上表示出三台互感器的成组编号,提供变比和角差的曲线。当一次绕组施加三相平衡电压时,开口三角的不平衡电压不得大于1V。6.10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最大额定负荷下,cosΦ=1时,所有绕组的温升均不允许超过60K。在海拔2000m工作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海拔低于1000m处进行温升试验时,所有绕组的温升均不允许超过57.6K。6.11接线端子允许荷载:水平纵向力:3000N;水平横向力:1500N;垂直方向力:2000N。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5,事故状态下安全系数不小于1.67。互感器端子型式和尺寸应满足GB5273标准中的有关规定。6.12端子制造厂应供给连接母线用的全部紧固件(螺栓、螺母等),一次出线端子及紧固零件应有可靠的防锈镀层。二次出线端子螺杆直径不得小于6mm,应用铜或铜合金制成,并有可靠的防锈层。二次出线端子板防潮性能良好并具有防螺杆旋转措施。端子盒应为钢性结构,端子应防腐蚀防潮和阻燃,防护等级IP54。端子盒应便于外部电缆的引入,并有足够的空间。6.13接地每相电压互感器装设满足接地热稳定电流要求的接地极板,并配有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钉,螺栓的直径不小于12mm。6.14所有金属部件材料应经处理,以避免由于大气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生锈、腐蚀和损伤。铁件应经防腐处理。6.15油箱采用经热镀锌的钢箱,并可靠密封,不得渗油、漏油。Q/GDW108—200366.16互感器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瓷套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强度和钢度,绝缘子及其装配件的结构应保证其任何部分因热涨冷缩引起的应力不致于导致结构损伤。瓷绝缘子应上褐色釉。6.17互感器应设有油位指示器,同时设有注油塞和排气塞,并能排出互感器最低处的油。6.18互感器应设压力释放装置,排油阀门。互感器应测量油中含水量和含气量,并提供实测值,要求油中含水量不大于20ppm,含气量不大于2%,并向用户提供油分析化验及试验证明单。互感器应有均压装置和防晕罩。瓷箱帽应附有金属膨胀器以作温度补偿,电容分压器和金属膨胀器均装于瓷套中,瓷套应防爆,瓷套充绝缘油并可靠密封,同时将绝缘油与空气隔开以防止潮气进入。6.19载波附件(由通信设计后补充)对于线路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应配有并装在油箱的一侧一个附件箱,其防护等级IP54,附件箱内应附有下列附件:载波接地开关;避雷器或保护间隙;扼流线圈;引入套管及引入导体。6.20有符合国标的铭
本文标题:750kV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企标10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7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