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高考动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第1页(共20页)动量专项测试题(能力卷)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的大小一定随时间变化B.物体速度的方向一定随时间变化C.物体动能一定随时间变化D.物体动量一定随时间变化1.D2.篮球运动员通常伸出双手迎接传来的篮球.接球时,两手随球迅速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可以()A.减小球对手的冲量B.减小球对人的冲击力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2.B3.(湖北省襄樊四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异向的F1、F2分别同时作用于A、B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am<bm,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体,则粘合体最终将()A.静止B.向右运动C.向左运动D.无法确定3.A4.(四川省仁寿县城区五校2012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联考理综卷)物体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动能由零增大到E1,在时间t2内动能由E1增加到2E1,设合力在时间t1内做的功为W1,冲量为I1,在时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为I2,则()A.I1I2,W1=W2B.I1I2,W1=W2C.I1I2,W1W2D.I1=I2,W1W24.B5.现代采煤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用高压水流将煤层击碎而将煤采下,水流从高压水枪中射出,喷射速度很大,水流能将煤层击碎是因为水流()A.有很大的动能B.有很大的动量C.和煤层接触时有很大的动量变化D.和煤层接触时单位面积上的动量变化率很大5.D第2页(共20页)6.如图所示,木块B与水平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B内,入射时间极短,而后木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关于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②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③木块压缩弹簧过程中,系统总动量守恒④木块压缩弹簧过程中,子弹、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C7.(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轻弹簧水平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嵌在其中,木块压缩弹簧后在水平面做往复运动。木块自被子弹击中前到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A.mMMmv0B.2Mv0C.mMMmv02D.2mv07.A8.(北京市顺义区2012届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物理试卷)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击中木块,木块滑行距离s后,子弹与木块以共同速度运动,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为表示该过程,甲、乙两同学分别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对于甲、乙两图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速度、质量大小关系如何,均是甲图正确第3页(共20页)B.不论速度、质量大小关系如何,均是乙图正确C.当子弹速度较大时甲图正确,当子弹速度较小时乙图正确D.当Mm时,甲图正确,当Mm时乙图正确8.B9.(浙江省嘉兴一中2012届高三摸底考试)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乙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A.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系统动量不守恒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C.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D.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9.C10.(甘肃省靖远一中、中恒学校2012届高三联考)质量为5kg的物体,它的动量的变化率2kg·m/s2,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B.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该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一定相同D.无论物体运动轨迹如何,它的加速度一定是0.4m/s210.CD11.(云南省昆明八中2012届高三期中考试)质量为1kg的小球以4m/s的速度与质量为2kg的静止小球正碰,关于碰后的速度1v和2v,下面哪些是可能正确的()A.smvv/3421B.smvsmv/5.2,/121C.smvsmv/3,/121D.smvsmv/5.0,/32111.AB12.(广西南宁二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卷)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13m的小球B通过轻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质量为m的小球C以初速度0v沿AB连线向右匀速运动,并与小球A发生弹性碰撞。在小球B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弹性挡板(图中未画出),当小球B与挡板发生正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不计所有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弹第4页(共20页)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小球B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则B与挡板碰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m可能是()12.BC13.(重庆市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如图所示,两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B两物体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对A、B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正确的说法是(弹簧不超过其弹性限度)()A.动量始终守恒B.机械能不断增加C.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D.当弹簧弹力的大小与F1、F2的大小相等时,A、B两物速度为零13.AC14.(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物体A、B处于同一高度。现使A沿固定的光滑斜面无初速地自由下滑,而使B无初速地自由下落,最后A、B都运动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上述过程中,A、B两物体()A.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B.所受重力做的功相同C.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D.所受合力做的功相同14.BD22.(甘肃省陇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长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的右边放有竖直固定挡板,B的右端距离挡板S。现有一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第5页(共20页)m=1kg,以初速度v0=6m/s从B的左端水平滑上B。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始终未滑离B,B与竖直挡板碰前A和B已相对静止,B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以原速率弹回。求:(1)B与挡板相碰时的速度大小;(2)S的最短距离;(3)木板B的长度L至少要多长(保留2位小数)。22.解析:(1)设B与挡板相碰时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1,求出v1=2m/s.(2)A与B刚好共速时B到达挡板S距离最短,由牛顿第二定律,B的加速度2m/s1Mmga,所以S的最短距离为s=v12/2a=2m。(3)A滑上B至B与挡板相碰过程中,A、B间的相对位移为L1,根据动能定理,有21201)(2121vMmmvmgL解得mL61;2、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度均为6m/s.甲车上有质量为m=1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M1=50kg,乙和他的车总质量为M2=30kg。现为避免相撞,甲不断地将小球以相对地面16.5m/s的水平速度抛向乙,且被乙接住。假设某一次甲将小球抛出且被乙接住后刚好可保证两车不致相撞,试求此时:(1)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2)甲总共抛出了多少个小球?2.分析与解:甲、乙两小孩依在抛球的时候是“一分为二”的过程,接球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过程。(1)甲、乙两小孩及两车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沿甲车的运动方向,甲不断抛球、乙接球后,当甲和小车与乙和小车具有共同速度时,可保证刚好不撞。设共同速度为V,则:M1V1-M2V1=(M1+M2)VsmsmVMMMMV/5.1/6802012121第6页(共20页)(2)这一过程中乙小孩及时的动量变化为:△P=30×6-30×(-1.5)=225(kg·m/s)每一个小球被乙接收后,到最终的动量弯化为△P1=16.5×1-1.5×1=15(kg·m/s)故小球个数为)(15152251个PPN3.如图11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2V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B始终未滑离木板。求:(1)木块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2)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3.分析与解:(1)木块A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C做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C三者的速度相等为止,设为V1。对A、B、C三者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00)3(2VmmmmVmV解得:V1=0.6V0对木块B运用动能定理,有:2021)2(2121VmmVmgs解得)50/(91:20gVs(2)设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木块A:gmmga/1,对木板C:3/23/22gmmga,当木块A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时,木块A的速度最小,因此有:tggtV)3/2(0解得)5/(30gVt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5/2010/VtaVV4.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m,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如图13所示。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4.分析与解:此题用动能定理求解比用运动学、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简便。对车头,脱钩后的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得:201)(21)(VmMgSmMkFL对车尾,脱钩后用动能定理得:20221mVkmgSCAB图11V02V0第7页(共20页)而21SSS,由于原来列车是匀速前进的,所以F=kMg由以上方程解得mMMLS。5.如图14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木板B和C。重物A(A视质点)位于B的右端,A、B、C的质量相等。现A和B以同一速度滑向静止的C,B与C发生正碰。碰后B和C粘在一起运动,A在C上滑行,A与C有摩擦力。已知A滑到C的右端面未掉下。试问:从B、C发生正碰到A刚移动到C右端期间,C所走过的距离是C板长度的多少倍?5.分析与解:设A、B、C的质量均为m。B、C碰撞前,A与B的共同速度为V0,碰撞后B与C的共同速度为V1。对B、C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设A滑至C的右端时,三者的共同速度为V2。对A、B、C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0=3mV2设C的长度为L,A与C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据摩擦生热公式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2220213.21212.21mVmVmVmgLQ设从发生碰撞到A移至C的右端时C所走过的距离为S,则对B、C构成的系统据动能定理可得:2122)2(21)2(21VmVmmgS由以上各式解得37LS.如图1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的1/4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滑块A以初速V0从右端滑上B,并以1/2V0滑离B,确好能到达C的最高点。A、B、C的质量均为m,试求:(1)木板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素μ;(2)1/4圆弧槽C的半径R;(3)当A滑离C时,C的速度。7.(1)当A在B上滑动时,A与BC整体发生作用,由于水平面光滑,A与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1002mV2VmmV,(2分)得4VV01(1分)系统动能的减小量等于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mgLQ,(1分)202020K4V2m21
本文标题:高考动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0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