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共卫生科徐华坤学习要求•掌握:描述性研究概念、特点及分类;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的概念及优缺点;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目的、种类。•熟悉: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目的和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方法;生态学研究目的。•了解:现况调查的实施步骤;生态学研究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产生假设检验假设验证假设描述性研究定义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应用•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三间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或初步检验病因学假设特点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或事件的特点。暴露因素不是随机分配的,一般不设立对照组,暴露和结局的时序关系无法确定,对病因推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描述流行病学的地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最基本类型,揭示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提出病因假设,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确定高位人群评价公共卫生措施的效果描述流行病学常见类型•1.个例调查•2.病例报告•3.病例分析•4.现况研究•5.历史(常规)资料分析•6.随访研究•7.生态学研究1、个例调查•定义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用途对病例的调查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局限性个例,无人群资料,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1、个案调查•定义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5个以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步骤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罕见或者特殊);病例的病情、诊治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提出各种特殊之处;进行小结并指出报告给读者怎么样的启示2、病例报告目的和用途发现新的基本或提供病因线索探讨疾病和治疗的机制介绍常见疾病的罕见表现局限性易发生偏倚不论证科研假设(偶然性)不能作为改变临床诊疗的证据2、病例报告2、病例报告概念是对一组(可以是几例、几十例、几百例甚至几千例)相同几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回顾性研究范畴)目的和用途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因假设和探索方向3、病例分析优缺点优点:资料易收集,节省人力、财力缺点: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差,偏倚较多且无法控制,可比性难以保证。3、病例分析3、病例分析4、现况调查•定义是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横断面研究/现患(率)研究目的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发现病因线索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用于疾病监测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4、现况调查研究特点1.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2.研究的特定时间或时期3.在确定因果联系时收到限制不能确定时间顺序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存活期长的病人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性别、种族、遗传背景等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前提条件5.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研究类型1、普查(census)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普查的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人了解慢性病患者及急性传染病的疫情分布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普查普查的特点优点:•不存在抽样误差•可以同时调查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缺点:•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工作量大,难免漏查•调查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耗时耗力2、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定义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情况。例: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目的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特征山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考核防治效果;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抽样调查长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方法)2、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特点优点•省时省力、•工作易于细致缺点•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比普查复杂•资料的重复或遗漏不易发现•不适用于变异度过大的研究对象或因素•不适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疾病•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抽样调查方法•非随机抽样•—方便抽样的“街头拦人法”•—定额抽样法•—滚雪球抽样•—……•随机抽样—随机化原则,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已知的、非零的概率被选为研究对象。—样本量大、数据可靠、分析正确的前提下可将调查结果推到总体。•类型—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最简单、最基本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如随机数字表)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n/N)•优点—简单•缺点—总体数量大,编号、抽样麻烦—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收集困难1.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Systemicsampling)•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优点—可以在不知道总体单位数的情况下进行抽样—在现场人群中较易进行—样本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缺点—假如总体各单位的分布有周期性趋势,而抽取的间隔恰好与此周期或其倍数吻合,则会使样本产生偏倚2.系统抽样(Systemicsampling)定义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层),然后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3.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优点—比单纯随机抽样所得到的结果精确度更高—组织管理更方便—能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个体被抽到层间变异越大越好,层内变异越小越好3.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按比例分配—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最优分配—各层内抽样比例不同,内部变异小的层抽样比例小,内部变大的层抽样比例大3.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定义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4.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整群抽样示意图•优点—易于组织、实施方便,节省人力、物力•缺点—抽样误差大,通常在单纯随机抽样样本量估算的基础上再增加1/24.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5.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sampling)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抽样方法的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并能节省人力、物力缺点在抽样之前要掌握各级调查单位的人口学资料及特点抽样方法的优缺点单纯随机抽样:最简单、最基本系统抽样:易于操作,但需注意周期性趋势分层抽样:提高总体指标估计值的精确度整群抽样:易于组织、实施多阶段抽样:结合使用上述抽样方法误差大小: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调查方法面访信防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现况研究设计与实施一.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二.确定研究对象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五.结果与结论六.常见偏倚及控制一、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普查?开展群体健康检查•抽样调查?疾病分布•1.以研究目的为依据•2.明确规定调查对象的人群分布特征、地域范围以及时间点•3.考虑可行性问题二、确定研究对象样本量大小的影响因素:①总体的疾病患病率π:π越小,所需要的样本含量越大,反之样本越小。②对调查结果精确性高低的要求:精确性要求越高,即允许误差(ɗ)越小,样本越大,反之亦然。③显著性水平(α):α越小,样本量越大,α通常取0.05或0.01。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计量资料样本量计算n=𝑍α2S2/ɗ2n为样本大小,α为显著性水平,Z是指统计学上标准正态分布的Z指,当α=0.05时,𝑍α≈2,S为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d为容许误差。n=4S2/ɗ2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例:欲调查肝硬化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预定α=0.05,则𝑍α≈2,从正常人群的资料查知一般人群的血红蛋白标准差约为3.0g/100ml,调查的容许误差为0.2g/100ml,则所抽取的样本含量为多大?n=4S2/ɗ2=(4*9)/0.04=900(人)计数资料样本量计算n=𝑍α2PQ/ɗ2n为样本大小,α为显著性水平,Z是指统计学上标准正态分布的Z指,当α=0.05时,𝑍α≈2,P为估计患病率,Q=1-P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例:欲调查我国的肺结核患病率,预定α=0.05,则𝑍α≈2,从以往全国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获知以往我国的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若调查的容许误差定位50/10万,则所抽取的样本含量应为多大?已知:𝑍α≈2,P=367/10万=0.00367,Q=1-P=0.99633,ɗ=50/10万=0.0005,则n=𝑍α2PQ/ɗ2=(4*0.00367*0.99633)/0.00052=58505(人)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背景资料的收集•疾病测量资料的收集•变量资料的收集•调查员的要求•各种资料的整理•指标的分析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偏倚(Bias)•是指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的联系。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现况研究的优缺点优点:•来自于人群,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缺点:•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序关系•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误判潜伏期和临床前期的调查对象,低估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生态学研究概念: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生态学研究最基本的特征:群体单位(国家、城市、学校等)用途:•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慢性病病因研究、环境因素•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估计监测疾病的趋势生态学研究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comparisonstudy)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trendsstudy)生态比较研究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比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病因探索提供线索生态趋势研究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或)某种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变动趋势,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变化情况,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510152019581959196019611962年50100150反应停销售量(占销售总量的比例)短肢畸形例数西德反应停销售总量(虚线)与短肢畸形例数(实线)的时间分布生态学研究的优点应用常规或现成资料来进行研究,省时省力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可提供病因线索(最显著优点)适宜于个体的暴露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当适当的暴露因素在一个人群中变异范围很小,宜采用多个人群比较的生态学研究适用于对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在疾病监测中,可估计某种疾病发展的趋势生态学研究的局限出现生态学谬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
本文标题:描述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3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