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1《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蚯蚓,提高科学观察的能力。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比较蛔虫和蚯蚓的区别,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通过蛔虫的生活史的学习,关注个人卫生,关注蛔虫病的预防。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知道蛔虫病,也认识蚯蚓,但对蛔虫、蚯蚓的主要结构和生理特征没有深入观察了解,还不清楚。2.能力储备: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从视频中提取信息及分析归纳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3.心理特征:有较丰富的合作学习经验和较成熟的表达能力,表现欲较强烈。三、重点难点(一)重点: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2.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难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蛔虫病吗?1.展示“蛔虫”图片2.提问:蛔虫是腔肠动物或扁形动物吗?过渡:有位小朋友得了蛔虫病,请带着问题观看是怎么回事?(1)蛔虫生活在哪里?(2)蛔虫有什么特点适合寄生生活?(二)线形动物:1.展示“蛔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蛔虫的体形、体色,及雌雄虫形态区别,交流。2.提问:蛔虫生活在哪?3.提问:蛔虫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适应寄生生活?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展示蛔虫的形态、蛔虫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回答期间追问:(1)蛔虫的角质层,口的吸盘对它的寄生生活有什么意义?(2)蛔虫的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消化系统结构与生殖系统结构对蛔虫的生活有什么意2义?4.提问: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5.提问:预防蛔虫病,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得蛔虫病的原因及预防蛔虫病的注意事项,关注个人卫生。6.引导学生回归问题:蛔虫是腔肠动物或扁形动物吗?分析回答,引出线形动物。7.介绍线形动物,展示常见线形动物图片资料提问:这些动物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认识常见的线形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归纳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形成线形动物的概念。(三)环节动物:过渡:展示蚯蚓和蛔虫的图片,提问:蚯蚓是线形动物吗?引导观察蚯蚓1.展示兴趣小组观察蚯蚓视频,学生认真观看。2.兴趣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观察蚯蚓的实验结果和感受。3.引导小组合作:观察蚯蚓任务一:外部形态(1)、蚯蚓身体的体型?(2)、蚯蚓的身体能区分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吗?任务二:运动(3)、蚯蚓身体是否分节?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4)、蚯蚓如何运动?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任务三:呼吸(5)、蚯蚓体表是干燥还是湿润?光滑还是粗糙?(6)、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学生结合实验、图片和课文,分组学习,讨论并形成小组意见,记录在校本作业中。教师给予巡查帮助,并组织全班交流,适时引导、补充,播放蚯蚓的运动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4.提问:雨后,蚯蚓往往会看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引导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回答。过渡: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5.引导分析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并探讨蚯蚓是消费者还是分解者?6.带领学生回归问题:蚯蚓是线形动物吗?学生根据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回答引出环节动物,再引导学生从特性到共性分析,从而完成“环节动物”的概念构建,归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出示图片,展示其他环节动物并简要介绍,带领学生认识沙蚕的疣足。7.引导分析沙蚕、蛭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训练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四)课堂小结:引导归纳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环节动物在进化上比3线形动物高等的原因,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基础。(五)练习:1.展示蛔虫和蚯蚓的图片提问: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引导学生对比分析。2.教材11页课后练习并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本文标题:《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2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