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保信息化建设探讨---产品总监:白文珍目前我国的环保行业的信息化还处于粗放阶段,十九大政府对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环保行业加强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持续不断的优化现有的业务模式和流程,最终完成十九大对环保行业的要求目标。但如何做呢?下面我谈谈我的想法。目前业界根据业务系统的特点划分为稳态和敏态。稳态业务是指具有流程固定,业务负载相对可预测、可控制的特点,重点强调稳定性和可用性,建议还采用原来的三层架构来实现,但需要逐步拆分,以微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但传统稳态业务技术设施很难满足环保行业IT应用的需求。以迭代式开发为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创新开发过程,用户访问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要求IT系统敏捷、快速、弹性扩张,所谓Scaleout能力,譬如环保生态大数据、环保大气和水等污染源预测等需求,这类业务我们把它定义为敏态。敏态业务,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施周期相比稳态业务而言会更短。优先考虑成熟的开放架构、开源技术,确保业务的弹性扩展能力。敏态业务与稳态业务在环保行业中长期并存,将是一种‘常态’。稳态业务目标是聚焦IT服务质量,敏态业务目标是实现快速开发和组装。对于这些敏态业务,我们如何应对呢?我建议引入微服务技术、改造公司现有的业务系统,使之构建在docker的基础上,通过Kubernetes作为容器的编排与资源调度,来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微服务应用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它们往往比传统的应用程序更有效地利用计算资源。我们可以把一个或者一组微服务应用打包到一个docker容器里,根据访问量快速部署。这就需要我们对微服务加强学习,学习它的六个基本技术:1、服务注册与发现;2、进程间通信;3、负载均衡;4、分布式配置中心;5、熔断器;6、网关路由。为什么要引入容器呢?容器引擎较之于虚机而言,优势极其明显:可以更轻便、更快速、更加标准化地封装应用,实现一次构建、到处移植,适用于打包封装、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与持续发布等场景。容器引擎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轻量,为了适应这个特点,对应用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稳态业务系统而言,其架构为集成式的,即完成整个应用逻辑的功能模块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应用包中。这种情况下,部署在传统物理机或者虚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部署在容器上则略显笨重,会影响容器的启动效率以及稳定运行。需要进行与容器技术所匹配的微服务改造,对应用架构进行解耦,从稳态业务的紧耦合架构转换为适用于环保系统的松耦合架构。微服务改造之后,会将原本集成式的应用包拆分成若干个微服务模块。在分布式架构与微服务架构下,一个系统会从原本的四路虚机应用,拆分成8、16甚至32个容器应用模块。面对这种数量级的扩张,就需要对容器集群进行管理。无论敏捷开发中触及的微服务架构,还是云服务构建过程中对于OpenStack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于Hadoop大数据开源平台的掌握能力,这些都是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由一家来全部完成。如环保预测大气、水等污染源就需要引入某环科院的模型算法。因此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学习新知识、为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本文标题:环保信息化建设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2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