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01040123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2.英文名称:Apl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Education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4.学分:3学时515.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6.先修课程:无7.考核形式:闭卷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习者在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教育信息化与IITIC的概念并理解教育信息化与IITIC的关系;2.理解IITIC的发展历程、内涵与实质;3.了解IITIC的误区及其正确的实施途径与方法;4.巩固并了解IITIC的学科理论基础;5.掌握IITIC教学环境的创设方法、ISD方法、资源设计与开发方法;6.理解IITIC的常用模式,并在相关案例学习基础上应用相应的模式开展教学;7.掌握IITIC的评价方法;8.了解AI的发展及其对IITIC的深化与丰富;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次内容学时数课内讲授实践(实验)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44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66第三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642第四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633第五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1587第六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1055第七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展望44合计513516三、参考教材与书目1、何克抗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出版).2、赵呈领、杨琳、刘清堂、张景中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出版).3、陆宏、孙月圣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出版).4、闫寒冰著,《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1出版).5、叶良文、孙立文、徐世德著,《新课程新整合新探索: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出版).四、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并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2.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规定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改造;3.理解教育信息的概念,并理解其基本特征与相关内容;4.理解信息技术对课程和教学带来的影响;5.理解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并在了解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举措基础上厘清IITIC的发展脉络与前景;【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核心;3.教育信息的概念、基本特征与相关内容;4.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教学难点】1.教育信息的概念、基本特征;2.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3.“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板书;2.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多媒体课件演示;4.学生作业展示;【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一、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一)何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第二节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一、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一)信息时代中教育的若干发展方向二、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一)课程体系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角色;(二)决定课程体系的相关因素;(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上述四个决定课程因素的影响第三节教育信息化一.何谓教育信息化?(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与概念二.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一)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与初步应用---有益探索;(90年代至21世纪初);(二)逐步深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资源开发、推广与探索教育教学应用;三.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一)双重属性:技术与教育;(二)技术属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三)教育属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四)教育信息化基本特征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一)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二)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三)教育资源建设;(四)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五)制定信息化政策;第四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一.信息化教育的达成有赖于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教育教学各领域。(一)信息技术整合与教育教学整体过程所实现的目标在于:(二)有助于传统教学结构的改革,形成全新的教育关系;第五节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鸟瞰(一)“尤里卡计划”、ISW向教育进军、“虚拟大学”、“智慧岛”等;(二)美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三)英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四)亚洲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五)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参考文献】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3.;4.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5.。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所经历的几个阶段;2.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3.了解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果?还有什么不足?4.理解我国的相关研究现状;5.理解我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间中存在哪些误区?6.理解与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2.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借鉴意义;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有哪些?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2.如何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加以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课堂讲授、板书;2.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多媒体课件演示;4.学生作业展示;【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一)CAI阶段(二)CAL阶段(三)IITC阶段第二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本质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流行的两种观点(一)计算机技术融合于课程的教学中(二)信息技术的内部整合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一)整合与课程整合(二)典型定义的解读(三)内涵与本质第三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一、IICT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一)IICT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二、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一)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二)美国IICT的现状及其效果(三)英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三、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第四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一、对信息技术价值与作用的错误认识(一)对技术的抵触与盲目崇拜共存;(二)为课件而课件;(三)求新求异的极端化;(四)课堂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泛化;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错误认识(一)主体地位的异化(二)真正理解并实践信息素养的内涵;(三)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关键;(四)协作应注重实效;三、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二)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三)忽视对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四、资源建设与认识上的误差(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质量的提升;(二)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三)重视教的资源,忽视学的资源;(四)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和分工协作;第五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一、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对建构主义的批判性理解)二、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建构进行整合(一个合适的观察点---我的整合是否对传统教学的四要素有所触动?);三、教学设计应学教并重(这种提法值得商榷!学科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这种提法的模糊性!)四、学科教学资源的提升;五、以适应各学科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教学结构的改革!【参考文献】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3.;4.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5.。6.第三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2.掌握教学结构的概念;3.掌握“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相关内容;4.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是如何认识的;5.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能够提供哪些支持;6.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2.教学结构的概念;3.“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概念与相关内容;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认识;5.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所在。【教学难点】1.“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内涵与特征;2.建构主义学习观;3.建构主义策略观及其若干常用策略;4.多元智能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参考意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课堂讲授、板书;2.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多媒体课件演示;4.学生作业展示;【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结构理论一、教学结构的定义与特征(一)定义(二)特征二、两种现行的教学结构的特征(一)“以教师为中心”结构的特点:(二)“以学生为中心”结构的特点:(三)重点解释并举例说明:“以学生为中心”结构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特征(一)定义:(二)四大教学要素在“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中表现出6个特点:四、教学结构与教学深化改革的关系(一)教学结构与教学深化改革:第二节建构主义理论一、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概要(一)代表人物:(二)主要思想二、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关系(一)共同的哲学取向(基础);(二)相异的心理加工方式(信息加工方式VS意义建构)三、建构主义思想的构成(一)建构主义知识观(二)建构主义学生观(三)建构主义学习观:四、建构主义情景观五、建构主义策略观(一)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步骤(二)支架式教学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三)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第三节创造性思维理论一、创造性思维的6个组成要素(一)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四节多元智能理论一、对传统智力的反思及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一)传统智力定义(二)对所谓“弱智”的反思---以舟舟为例(三)多元智能的诠释(四)案例---视觉—空间智能在语言教学中成功应用(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参考文献】1.://;3.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林宪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3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