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灯如红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灯如红豆》,完成小题。灯如红豆侯志明①记得有人说过,“灯如红豆最相思”。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出卧室,走到阳台,点一支烟,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远望是整齐、灿烂的,如安卧的长龙波光粼粼;近看是柔和、恬淡的,如沉思的哲人忧郁静谧。望着望着,不止一-次掉下眼泪来。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④那是一盏煤油灯,尺把半高。油灯之简单简直无法描述:下面是一个如老式的新华字典大小的木座,木座的中间是一根木棍,木棍的顶端是一个碗状的铁盒,铁盒里是一个小学生用过的墨水瓶。墨水瓶里倒上煤油,瓶盖上插一根圆珠笔芯粗细的铁芯,在铁芯里穿-根棉线,煤油浸润棉线,便可以点燃。⑤在那个困难年代,母亲要照顾我们姐妹五人,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冬天到了,要把单衣单裤洗净絮上棉花做成棉衣;夏天来了,要把棉絮掏出来洗净变成单衣。姐姐的衣服小了,要给弟弟穿,须把女装改男装。哥哥的衣服要给妹妹穿,又要把男装改女装。长的要改短,短的要加长,颜色不一样的还要浆染一致,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⑥更别说春节前了。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浆洗旧衣或者赶做新衣。她往往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她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然后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过了几分钟,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⑦A___灯渺小像母亲,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并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⑧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虽然我们很喜欢,但除了父亲,从来没有人擅自去用。我印象中,这盏灯总是和父亲联系在一起。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那样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我们还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突然,他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我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⑨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一定会受人尊重,更不会步入歧途。⑩1982年,我上了高中。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我也不例外。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当笔中的墨水冻得不能写字时,是这盏灯帮我融化。假如没有小油灯的陪伴照耀,我想,在我们那个连老师都配不齐的学校,我是无论如何都考不上大学的。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眼中最丑、最爱嘲讽的对象,她也应该意识得到。那一刻,我大吃一惊。从那天起,我似乎懂了,真正的美丽和善良、正直、勇敢等都有关,但唯独和外表、长相无关系。⑪其实直到九十年代初,虽然村里安了电灯,但为了省电省钱,我家仍然点的是小油灯。1990年夏天,我和爱人带了一岁多的儿子回去探亲。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非常喜欢这盏灯,一到晚上,便会围着这盏灯转。灯光会把他的影子投到墙上,使他觉得好玩无比开心无比。掌灯后,居然成了孩子最快乐的时刻。我深深为孩子喜欢伴我长大的这盏灯而感到欣慰。⑫B但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给我的启迪是那样的深刻。我对灯到了每每相思、常常感动、发痴发呆的地步。⑬“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个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我觉得,多读点书,心里会点亮一盏灯。因为这盏灯,人的心里会少了阴暗多了光明,少了计较多了宽容,少了忌恨多了悲悯,少了浮躁多了深沉……也许这是我相思灯的又一缘由或写完这篇短文后的意外收获吧。(有删改)65.阅读文章④-⑩段,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对灯如此相思的原因。66.请把下面两句话填入文中画线A、B两处。(只填序号)(甲)今天虽然比四十多年前好过了很多,而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乙)四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A处应填____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______67.请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语句。68.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答案】65.原因一:小时候。母亲常在小油灯下为全家人缝补衣服和鞋子。小油灯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并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原因二:后来,父亲常在小油灯下仔细地计工分、整理账。小油灯下的情景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一定会受人尊重,更不会步入域途。原因三:高中时,班上一个其貌不扬的女生把她的小油灯借给我用。这件事情让我懂得真正的美丽和善良、正直、勇取等都有关,但唯独和外表、长相无关系。66.A处应填【甲】B处应填【乙】67.示例:这句话描写了父亲在寒冷的夜晚坚持工作的动作和神态,体现了父亲的认真、公道和善良。68.示例一:不能删除。该段升华了作者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味,作者认为多读点书,书就如同灯一样会照亮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灵魂。示例二:能删除。作者上面文章都没有提到与书有关的内容,最后一段把书与灯联系起来,内容突兀,有画蛇添足之嫌。【解析】6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的④-⑩段所叙写的:小时候“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浆洗旧衣或者赶做新衣。她往往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并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后来“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一定会受人尊重,更不会步入歧途。”高中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从那天起,我似乎懂了,真正的美丽和善良、正直、勇敢等都有关,但唯独和外表、长相无关系。”这些内容概括作答。6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句应放在A处,“今天虽然比四十多年前好过了很多”承接上文困难年代小油灯陪伴我们度过,“而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引出下文另外两盏小油灯的故事;乙句应放在B处,“四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总结上文,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给我的启迪是那样的深刻。67.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这里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第⑧段划线句“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是动作描写,“他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在寒冷的夜晚坚持工作的认真,突出了他的善良。68.本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的分析理解。文章结尾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或照应开头等。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本文最后一段升华了作者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味,作者认为“多读点书,心里会点亮一盏灯。因为这盏灯,人的心里会少了阴暗多了光明,少了计较多了宽容,少了忌恨多了悲悯,少了浮躁多了深沉”,从这个方面分析,最后一段不能删除。从全文内容看,作者都没有提到与书有关的内容,最后一段把书与灯联系起来,内容显得突兀,所以可以删除。据此理解作答。
本文标题:《灯如红豆》阅读练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7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