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评课(一)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哿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渎、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举手答题率达到80%以上;学生围绕问题举手答题率占总共答题60%以上;学生小组活动率达90%以上等。(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问学生的活动时问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重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一项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传统的课堂是接受式、再现式的认知活动,是低水平的认知活动;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新课程评课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和价值所进行的判断。理念是判断标准的内核,标准则是理念的外显,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因此,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者首先要有对评价理念的体悟和认同,否则,即使是同样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理念也会产生迥异的评价结果。听课评课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摘要: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关键词:听课评课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听课评课则是围绕上课展开的,它通过听评课,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从听评课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听课评课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体现小组合作的方式。建构主义的引进,听课评课的立足点逐渐转移到了学生,从“教”到“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操作中,所谓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这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导语、目标要求上,也表现在教师的过程设计上,还表现在教师学生的及时评价、鼓励上。一个学生,甚至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还不知道自己一节课都干了什么,干的效果如何,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念,放任自己混日子,得过且过。这恐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儿童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在环境的熏陶下,教师、父母的教育下逐渐习得知识、能力、方法。同样学生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学习目标是一定要有的,目标还要分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什么,最高层次是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学生读一篇文章,对读的要求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一定清楚,因为常听学生说“老师我读完了一遍”,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会读了”。学生本身的读,只是狭义地理解为;认识课文中的字词,能用“口”读出文章的“音”,没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充其量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而离深层次理解课文的高级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怎么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过程和习惯。狭义的理解为学习质量,认真地学、注意地学、不遗余力地学、好好学等,这只是主观方面的愿望,还有客观方面的具体操作要求。比如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果只说你们4个人为一组,或你们6个人为一组,合作拼一个图形。学生不理解拼图为什么要合作,怎么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占什么地位,结果就自己干自己的,或者瞪着眼瞅别人怎么摆。如果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一人主摆,一人在旁边出主意想办法,及时为他递送相关材料,帮助他纠正自己认为不妥当的地方,那么两人合作的作品必然美观,制作速度又快。有时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布置分组后不知道自己怎么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教给学生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强调好方法,或者让部分学生做,部分学生看,让看的同学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锻炼,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表达、善于动脑的习惯,让怎么学逐渐成为学生的心中的明确要求,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通过具体的一次次实践,让学生逐渐明白什么样的课型具体应该怎么学。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自主评价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目标理解基础上的,我们很有必要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关心学生是否加深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体验。比如语言的理解、语言的掌握与积累、语言运用是三个层次的学习结果,同样的一个数学知识点也分为理解、掌握内化、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及时评价学生是学习结果,还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能进行自我正确评价。所以说,在评价一节课时,“学得怎样”的问题,不仅要看教师是否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要看学生本人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让我们在听评课中多多关注学生的“学”吧!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准确把握听评课的四大标准: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和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教师教学设计创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等。综上所述,听评一节语文课,必须站在全面的、发展的高度进行,体现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参与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等四个方面内容纳入到听课评课的指标、标准体系,从而确定各种听评课的具体标准,以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补充: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第一,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正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第二,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和教与学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第三,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显著。)首先是上课老师说课。说课要说什么?我要上课老师5——8分钟把我的四个问题说明白。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主题、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情况,要求上课的老师提供座位表,而且标出好学生坐在哪里,差学生坐在哪里;第三个问题,这节课的预设目标是什么;第四个问题,你的教学环节,你的教学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然后讲讲你的教学设计的创新点,你的创新之处在哪里,你的困惑在哪里。上课老师的反思最关键的三点:第一点:目标达成,目标的达成跟生成。第二点:你的主要教学行为,比如这堂课主要是老师讲为主的,你自己反思这堂课的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第三点:教案的变化。就是你教学设计的预设和生成(你原先是怎么设计的?你在课堂里又生成了什么?)就是教案文本设计(这原来是怎么设计的,到课堂里有什么变化。)那么课堂文化又是由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学生学习所组成的一个课堂。一头猪,猪就是一个课堂文化,猪头、猪脚、猪尾巴就是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学生学习,那么我们怎么用复杂的思维来听评课呢?第一个维度学生学习,五个视角:第一,观察学生的课堂准备。第二,观察学生的倾听。第三,观察学生的互动。第四,观察学生的自主。第五,观察目标达成。
本文标题:如何从学生角度评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0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