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共关系三要素(之二)------公众心理分析一种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需要接受至少一次基础心理教育,如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今天,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健康既是人的幸福,也是人的财富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适应,健康不仅包括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也包含理性、情感、价值观、人及关系、智能和精神等方面的健全和谐。公众心理健康的个人指标:1、健康稳定的情绪体验2、正确的自我观念3、热爱生活,具有合理的职业期待和事业成就感4、有和谐的人际关系5、有正常的智能我是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自己,并友善的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御我自己。我是我自己,我是最好的!。。。。我能看到生命中的期待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而自尊是自信的基础。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必然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我一直在追赶,我不知道我在追赶什么?我一直在寻找,我不知道我在寻找什么?我一直在思考,我不知道我在思考什么?我一直在等待,我不知道我在等待什么?世间最美妙的音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但是很少有人得以聆听,只有那些不时扣响心灵门环的人,才有机会欣赏,才有机会创造自己的杰作——幸福。幸福是自己的杰作,幸福是一种自我满足的主观感受,幸福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幸福是感觉,幸福是触觉,幸福是味觉,幸福是一种在宁静中慢慢品味的浪漫之旅。第一节:知觉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反映的事物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知觉活动中某个分析器所起的优势作用: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错觉: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或感觉。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一)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二)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3、性格4、气质5、经验知识知觉的偏见:(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因:(三)晕轮效因:(四)定型作用:以上四种常见的知觉现象是”心理定势“的具体表现。心理定势: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既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态度与公众行为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一般来说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态度的特性:(一)态度的社会性(二)态度的针对性(三)态度的协调性(四)态度的稳定性(五)态度的两极性(六)态度的间接性四、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1、从众与模仿2、求新欲望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一)、社会因素(二)、团体因素(三)、宣传因素(四)、个性因素:1、个性倾向性因素2、个性心理特征流行、流言及舆论一、流行的概念: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了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流行可以分为时髦和狂热。时髦是流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它在一定时期内受人赞许,而且经常发生变化。二、流行的特点:新奇性、时效性、周期性、两极性。三、流行人群的分类:人们追求某种生活方式呈正态曲线分布,有人以革新性为标准把人们分为五种类型:1、先驱者:2.5%2、早期采用者:13.5%3、前期追随者:34%4、后期追随者:34%5、落伍者:16%流言一、流言的定义: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流言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个人生活都密切相关。二、流言的分类:1、愿望流言: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的需求。2、恐怖流言:恐怖流言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恐怖情绪。这种流言常见于社会紧张时期,以及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明显的恐怖和悲观绝望的时候。3、攻击流言:一般产生于社会紧张时期,通常起因于团体之间的矛盾,其作用在于制造分类。三、流言传播的消极影响:流言对个人心理、行为的影响,是作为一种社会情景对个人发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四、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流言内容的变化经过一般化、强调和同化三个阶段。1、一般化:是指将流言内容压缩到只剩下有价值的若干具体细节,使流言越传越变得简略扼要,遗漏掉许多其他细节。2、强调:是指突出流言的某些具体细节。3、同化:是指流言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及态度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流言内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记忆上的偏差所致。五、流言的制止:1、建立流言研究机构2、及时制止各种流言的方法四、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1、从众与模仿2、求新欲望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4、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舆论一、舆论的定义及其特征: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舆论的特点:1、舆论是为大多数人赞成和支持的;2、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3、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4、舆论总是有效的;5、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若是政府的意见,那就以政府的公告、宣告、政策等形式出现。舆论是广大民众的呼声。舆论的结构:舆论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做为舆论对象的人或事件,二是作为主体的公众;三是作为舆论现象本身的意见。一个完整的舆论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一)舆论对象:是指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大家共同兴趣,需要公众认真对待的社会事件。1、社会事件2、社会问题3、社会冲突4、社会运动(二)舆论主体: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与人群不同,它的内聚力来自思想的沟通和平等的交流。1、有共同话题2、参与议论过程3、自发性与松散性4、有一定的层序性(三)意见:在议论过程中,公众针对舆论对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态度,或见解、偏好,总是有所赞成或有所反对,总是有某种偏好或立场,这就是意见。舆论的作用: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平时所讲的“人心所向”以及“众望所归”等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而“众怒难犯”等则是一种精神压力。舆论的作用1、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2、舆论的鼓动作用3、舆论的指导作用公众心理的其他方面一、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对自由、幸福、荣辱、平等这些观念的理解和轻重主次之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1、个人的成就感2、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3、周围环生活条件的影响4、对目标的接近程度。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价值观的种类1、理性价值观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2、审美价值观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3、政治性价值观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4、社会性价值观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5、经济性价值观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当代人类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个体为轴心,以刺激和鼓励个体自由追求实利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起来的价值理念体系。因而人类整体和自然界的权益就无法得以保障。这样,一味刺激和鼓励个体自由追求实体,就可能使人类整体和自然界成为无人保护的受害者。当代人类核心价值理念的缺陷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日益显露出来,而且已经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这些不良后果主要可以从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个人、国家与国家、人类与自然四个方面的关系来看。从个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由于过分刺激对实利的欲望和鼓励对实利的无限追求,人日益被欲望所主宰、所奴役,欲望是不到满足感到痛苦,得到了满足又感到空虚,而欲望又在不断地被刺激、被开发,事实上永远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一来,人的心灵始终躁动不安,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从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来看,由于作为实利的社会资源总是相对有限的,而人变得日益贪得无厌,因而人与人之间争权夺利的竞争愈演愈烈。在当代,这种不平等不仅突出地表现为贫富两极分化,而且更深层地表现为富人与穷人、强者与弱者的对立,而这是当代公正理念所难以解决的,因为当代的公正理念是以维护个体自由和权利平等为目的的。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来看,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国家化,国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非常特殊的利益实体。国家以维护本国公民的自由、权利和利益为由,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庞大的军队,以他国为假想敌人。为了维护、扩展本国利益,不择手段,甚至诉诸武力。其结果,国际社会强弱悬殊,弱肉强食,战乱不已。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欲望,不断向自然开战,把地球看作是用之不竭的宝库,野蛮地掠夺地球。在人类真正成为地球的主人的同时,地球再也承受不了人类的蹂躏,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已经走向崩溃的边缘。人类虽然已经普遍确立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但这种理念无法抵御人类日益张大的“胃口”。事实表明,人类如果不努力克服主宰自己的价值理念的缺陷,人类将会在自己的辉煌中走向灭亡。因此,今天人类需要反思和批判已经确立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反思和批判,克服现行价值理念的缺陷,使之走向完善、合理。根据当代人类核心价值理念的优点和缺陷,人类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这些价值理念,而是应该对这些理念作适当的限制和调整,并另外补充一些必要的新理念。这也许就是人类公认的价值理念的未来走向。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心理感应抗拒理论是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理论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1、对自由的期望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4、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标题:公共关系实务第六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2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