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基本概念为了平衡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根据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复合手段,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目标的过程。2、目标: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微观(个人或企业)配置;宏观(社会)配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微观层次的可持续利用--农户、企业区域(流域)层次的可持续利用国家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全球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第五章自然资源管理第一节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规划设计综合调查评价比较分析组织实施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效果评价配置效率持续利用比较优势市场分析技经条件宏观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配额与准入审批投资、利率与汇率税收技术手段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划与设计技术监测与信息技术3、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产权分配与再分配价格(定价、价格管制)与补贴投资、利率与汇率税收法律手段开发利用管制与限制产权改革与登记法律责任及惩罚4、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自然资源配置概念自然资源与其它经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在时间、空间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安排或演变的过程。资源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或高效化。资源的配置方式:自然资源配置时间(时期)配置空间(区域)配置产业(部门)配置石油储备、耕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流域水资源配置、等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工农业间配置、等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两种含义)资源配置个人经济效益最大化(个人效率)资源配置社会效益(福利)最大化(社会效率)1、效益最大化原则厂商最优化理论--边际平衡2、帕累托最优原则如果找不到其他方式的资源配置使一些人的福利改善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这样的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要素和商品的技术替代率、产品转换率对于每个厂商都相等,且分别等于投入价格和商品价格之比;商品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都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卡尔-希克斯假设补偿原则只要一项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政策实施后所有得到的收益增加不仅能对受害人进行补偿,而且补偿后还能剩下一部分净收入,那么该项政策的实施就是一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例]一项政策社会成本10美元,A集团所得20美元,B集团损失8美元。如果得失是可比的,社会的收益为20-8=12美元。社会成本为10美元,社会净利为2美元,这项政策应该是可行的。但由B集团受损了,而A受益了,根据狭义的帕累托准则,我们就不能选择这一政策。补偿原则并不强调补偿是否发生。3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不变甚至增加的资本存量代际基金:是一种通过现金把资源转交给后代人的方式。代际补偿4自然资源保护原则: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合理利用而采取的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保障措施。当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实质是长期明智或最佳利用资源,它是为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消除浪费和使社会长期净收益(福利)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一、生产价格法根据价格理论,自然资源产品的完全生产价格应该等于成本加利润再加地租。(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本身已包含平均利润)。从价值构成来看,自然资源的价值P包括两部分:Pl,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价值,表现为地租或经济租金;P2,劳动投入形成的价值即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成本。自然资源价值P为:P=PI十P2根据地租论,设R。为基本地租或租金;α为代表白然资源质量差别形成的级差收益系数,则该自然资源的租金R=αR。;设i为平均利率,则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P1:P1=αR。/I设A为支付在该自然资源上的人力财物投入总额(折成资金),Q为受益自然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则该自然资源的年单位资源量分摊投资额=A/(N×Q),投入资本的平均利润率ρ,平均利率为i,即求得该资源每年投入产生的那部分价值,即,P2=A(1+ρ)/(N×Q×i)自然资源价值总量P=PI十P2=1/i×〔αR。+A/(N×Q)〕第二节自然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二、正算成本法用于可耗竭资源的价格核算以及—些比较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如海洋渔业资源)。对于已探明资源的价格计算,一般包括资源价格、资源勘探储量价格以及资源耗竭补偿费和环境补偿费二部分组成,即:P=P1十P2十P3式中:P为已探明资源总价格;Pl为资源价格,由资源的绝对收益和级差收益组成。在市场经济国家,P1相当于开采资源时收取的租金;P2为资源勘探储量价格,计算公式为:nPPnikki1式中:c为单位资源探明储量勘探成本,r为年利息率,t为时间(年),Pt为勘探部门平均利润率,k为资源等级修正系数,d为定额储量利用率,K为风险系数。P3为资源耗竭补偿费(对于可耗竭资源)和环境补偿费,一般包括防护费、资源质量损失费以及在生态环境方面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破坏损失费用等。2(1)(1)(1)(1)ttrPKpCdr三、逆算净价法所谓净价是指单位资源的收益减去生产成本的余额,即从生产单位资源获得的纯利益。计算公式为:P=Ps一PcPs为资源产品供给价格;Pc为包括平均利润在内的单位成本。这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该种资源在发育较好的市场中已成为一种商品,因此该资源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必然高于生产成本。Ps一般可选用国际市场价格和非扭曲的国内市场的价格。净价法的优点在于它只需要当前的有关价格、开采和生产成本方面的信息,它不需要未来的价格和成本信息。四、间接定价法这种定价法一般通过需求函数、机会成本或影子价格等间接地求得,而且往往带有许多经验特性。(一)影子价格影子价格理论是30年代由荷兰经济学家詹思·丁伯根提出的,常被称为“预测价格”。萨缪尔森发展了丁伯根的“影子价格”理论,使其成为主要反映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预测价格”的概念。影子价格是参加生产资源在最优配置和利用时所应得到的价格。其经济含义是:在最优计划下单位资源所产生的收益增量,即资源合理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亦称为计算价格,内涵价格,最优计划价格,会汁价格,效率价格.预测价格等。**影子价格的一些持征:1、影子价格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利用时的价格,因此,影子价格反映各种生产资源的稀缺程度。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越高,则表明该种资源短缺程度严重,短线产品的影子价格高,长线产品的影子价格为零。2、按照完全竞争理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供求因素的自发调节可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形成均衡价格,因此,影子价格是同自由竞争的均衡价格相一致的,即在纯粹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各种资源在长期趋势中的市场价格就是它们的影子价格。3.按照资源配置理论,生产者可根据影子价格来增减资源数量,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资源的影子价格,反映该资源的边际生产力,即在其他资源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该资源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是不同的.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资源的增加量或耗竭也不同。资源越增加,其影子价格越趋向下降,资源越稀缺则其影子价格越上升。较稀缺的资源,每增加一单位,可增加较多的收益,影子价格也就高。稀缺性较小的资源,增加投入量所增加的收益较少,当资源增加到过剩地步,其影子价格为零。4.影子价格与机会成本在思想上一致。按照机会成本原则,各种经济活动互为机会成本,必须比较使用资源于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机会成本.以使收益最大或机会成本最小,即影子价格所要求的最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的思想。**影子价格的理论计算线性规划是一项解决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和最小化问题的数学技术,用于解决具有多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求解。1、每个问题都用一组决策变量(非负值)表示某一方案;2、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线性等式或线性不等式表示;3、要求达到的目标可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称为目标函数表示;任何—个使目标函数极大化的线性规划问题,都有一个使目标函数极小化的对偶问题,反之亦然,例如,线性规划原问题:利润最大化的对偶问题——成本最小化。影子价格是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的解使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线性规划其经济含义:把社会资源合理地配置在各个部门,使社会总收入最大。即在资源的限制条件下,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以使总的产出或利润最大。利润最大化的影子价格表明:每种要素使用量增加一个单位将会导致总利润增加多少。影子价格提供了每种要素的边际价值。要素没有充分利用,影子价格为0,增加要素的使用量,利润没有变化。只要要素的边际价值即影子价格超过要素成本,就应该增加要素的投入。10120012305,0,15ABCABCABC目标函数:minZ=7A+5B+12C约束条件:解:5,0,15即三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条件与变量相换,系数矩阵变为其转置)影子价格大于零,表示资源稀缺;影子价格为零,表示资源有富余。如果例题中A资源由7增加为8,则利润极大值为220元,利润增加5元;C资源由12增加到13,利润极大值为230元,利润增加15元。说明有影子价格的资源A、C如增大供应量,即放宽约束条件,就可取得更大的利润。因此,通过影子价格可以研究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资源数量增加.导致利润极大值增加,其比值即为边际利润,随着资源数量和利润的变化,边际利润也相应变化,因而,影子价格可以认为是资源的边际价值。**影子价格法的局限性:1、在计算过程中的对偶性问题主要针对物质生产和流通范围;2、所需资料和数据量大,计算复杂,尤其在实际工作上困难很多。(二)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式(动态规划)高效率资源配置的社会目标是使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对于可耗竭资源而言,需要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资源使用量。**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假设:①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在两个时期内是不变的,且以不变的方式供给;②在两个时期内对资源的需求不变,且边际支付意愿的方程式:p=8-0.4q;③在两个时期内边际成本MC也不变,且单价为2元/t.时期一如左图:如果资源总供给量为30t或30t以上时,在两个时期间的配置就很容易实现高效率(暂不考虑贴现率),因为每个时期都能得到本期所需要的15t资源量,分别实现本期的高效率;时期1对资源的需求量不会减少资源对时期2的供给量。时期一时期二假设资源的有效供给量为20t,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要使这20t资源在两个时期内的净效益现值之和达到最大化。**求净效益现值之和:假设分配给时期1的资源为15t,分配给时期2的资源为5t。则:时期1的净效益现值就等于图1-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5元);时期2的净效益现值就等于图1-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除以1+r,如果贴现率r=0.1,那么时期2净效益现值就是:25÷(1十0.1)=22.73元。两期的净效益现值之和就等于45+22.73=67.73元。图1-a图1-b为了找到使两个时期净效益现值最大的资源配置方案,可以通过找出时期1资源配置量(q1)和时期2资源配置量所有可能的组合(ql+q2=20),然后,挑选出其中净效益现值最大的配置组合。**实现资源高效率配置的必要条件:时期1使用的最后1t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等于时期2使用的最初1t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用简单直观的图形来表示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问题(图2)。图2中L1和L2分别表示时期1和时期2的边际净效益现值曲线(时期1的边际净效益现值曲线从左往右读,时期2的边际净效益现值曲线从右往左读)。•L1与纵坐标交点a为6元,因为最大边际净效益等于最大边际效益(8元)减去边际成本(2元);•假设贴现率r=0.1,则L2与纵坐标交点b为6÷(1+0.1)现值就等于aeb0201围成的面积。•e点为高效率资源配置点,在这点上两个时期净效益现值之和最大(面积最大)。•分配给时期1的资源量为10.238,分配给时期2的资源量9.762。(三)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择一成本)的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来的.由于资源是有限的.选择了这种使用机会就放弃了另一种使用机会、把其他使用方案中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的机会成本。例如,资源M有A、B、C三种使用方案.它们所获得的净效益分别为500、600和7
本文标题:土地定价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6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