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天然气采掘业特点及价格决定因素分析
天然气采掘业特点及价格决定因素分析白兰君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经济研究所2006.10白兰君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一段60号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邮编:610051联系电话:028)86012365天然气采掘业特点及价格决定因素(提纲)•一、天然气工业技术经济特点•二、世界与中国天然气工业概况•1、全球能源争夺态势凸显天然气能源的重要性•2、世界天然气工业概述及对我国的启发•3、中国天然气工业迅猛发展及存在问题•三、成本与供求是决定天然气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1、天然气价格杠杆作用之浅见•2、天然气采掘成本变化规律•3、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后果•4、引进国外资源急需改革现行价格形成机制天然气在能源中的地位•天然气作为一种安全、清洁、高效、蕴藏丰富的低碳能源,是国际上现代化城市的主要能源。•2040年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有可能达到51%,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历史上,每次能源革命都得益于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世界能源发展体现了高效、清洁、使用方便和环境保护的特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等天然气利用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带动了天然气产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使天然气成为最重要的能源选择之一。•天然气是石油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一、天然气工业技术经济特点⊙勘探(发现)环节具有极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勘探风险性和和长周期性;⊙生产环节产量具有自然递减性,生产成本具有自然递增性----产量与成本动态变化性;⊙产、运、用链具有物理实体上的系统性----产业一体性。天然气产业链技术经济特点天然气产业链的一体性(除供应能量而非物质的电力行业外),比起其他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一体性是天然气产业链整体最本质的特征。当前天然气用户的用量就是若干小时(净、输、配所需时间)以前生产商的产量。城市燃气处于天然气产业链的中游下段,与上中游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天然气产业整体只有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天然气产业链技术经济特点二、世界与中国天然气工业概况1、世界能源资源争夺态势凸显天然气能源的重要性一、世界能源争夺概况•美国将能源安全放在政策首位•俄罗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布局•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积极寻求新的能源合作伙伴,制定新的能源战略•日本加强与中东产油国建立相互依存关系,充分施展“金元外交”,用提供经济技术合作计划的方式在全球展开石油资源争夺战。•一是继续加强与中东产油国的关系,保证稳定可靠的油源;二是角逐远东,加强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三是觊觎北非,力图实现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全球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中东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二,是各国争夺的中心地带,天然气储量的30%•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其他战略资源也都受到各国的重视•非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7%•南非的黄金,赞比亚的铜,扎伊尔的钻石、钴、锌、镍、锗、镉,尼日尔的铀•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先后调整对非洲的政策,向非洲国家示好•加拿大油砂资源为各国垂涎加拿大油砂资源可能改变石油格局•加拿大公布的储量为168亿桶(BP世界能源概览2005),但她的油砂资源达2788亿桶。据知,1.16桶油砂中的重油可以转化为1吨人造石油。加拿大油砂有限公司、帝国石油公司、加拿大石油等的合资公司计划在2005底将生产扩大至350,000桶/日。但分析家指出,只有人造石油价格超出$30/桶,提炼油砂才是经济可行的。只有油价持续高企,国际石油公司才肯投资于难采储量的开发。从资金、技术两个维度看,10年内加拿大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供应国•仅凭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加拿大可能超越沙特,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石油供应国。•今年世界新增的能源供应将只能抵消北海和科威特石油产量下降造成的影响。•目前深海开采的石油为非传统方式生产的最大宗石油生产。但到2010年,加拿大的油砂不仅可夺走最大的以非传统方式开采石油的桂冠,而且还将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石油来源。从资金、技术、时间三个维度看,世界油气资源本世纪可确保无虞即从世界已知的油气资源量看,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去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可开发的油气商品足够本世纪用。但是,市场总是在替代和被替代中动态发展。油气价格既增强了油气资源开发的能力,也在培育油气商品替代品的竞争力。美国力保资源霸主地位•首先,借反恐之名攻占伊拉克,插入中东心脏•其次,利用苏联解体之机,鼓励美国石油公司控制里海新独立的国家•第三,美国与俄加紧能源合作,企图建立美-俄石油联盟•第四,进军非洲产油国。•妄图顺势解决伊朗问题,基本掌握中东油气资源的控制权•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初步掌控加拿大、墨西哥的油气资源(二)、俄罗斯的多极世界构想与外交•1、普里马科夫的多极世界构想•对世界的认识和目标定位、对自身的目标定位、反对单极化趋势,反对霸权•2、普京对普里马科夫多极世界构想的扬弃•3、多极世界构想的理论缺陷•4、多极世界构想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普京对普里马科夫多极世界构想的扬弃•首先是摒弃意识形态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强国的思想。•其次是务实外交。•第三是全方位的平衡外交。中俄能源合作渐入佳境•中俄签署的15个合作文件中,有4个文件直接涉及到两国能源的深化合作问题。发改委主任马凯说:“中俄能源合作不是一时之需,现在已经升级到战略的高度。”•上下游市场全面合作•长期合作共担风险•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刚性优势(三)、各国积极推行新的战略•日本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历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国外积极争夺石油开采合作机会。•实施能源多样化的政策,但以核能和新能源为主的能源战略受到挫折。•核电站事故频频发生,使日本政府扩大原子能利用的能源战略遭到反对。•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又因成本的制约难以迅速推广。•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称,将在今后5年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援助。日本同时保证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其战略意图至为明显。各国积极推行新的战略•法国因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在中东能源利益上受到排挤。法国的道达尔等石油公司在喀麦隆、乍得和加蓬等法语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英国争夺非洲能源也不甘落后•印度从2001年起已在苏丹、俄罗斯、越南、伊朗、伊拉克和缅甸的14个石油、天然气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四)、欧盟对外能源战略寻求进口能源来源的多样化,投资环里海地区•进行能源对话,发展务实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源外交以欧俄关系为重心•建立以欧盟为中心的跨国能源大市场•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能源合作有了新的发展欧盟对内能源战略•统一能源市场以提高效率•节能和开发替代能源(欧盟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开发生物燃料、热核燃料以及氢燃料)•强化管理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实施能源多样化战略(五)、日本•争夺大陆架•1、大陆架问题的由来与发展2、抢先勘探大陆架3、把中国大陆架划入日本•对中国领土发起挑衅•1、染指中国领土钓鱼岛2、对中国领土台湾有野心3、挑衅独岛与北方四岛•争夺海洋权益、海峡通道•1、争夺海洋权益2、冲之鸟岛新争论3、马六甲海峡之争•争夺石油•1、中国减少对日出口2、与中国争夺俄罗斯石油开采权(六)、其它各国积极拓展能源渠道•马来西亚的佩特龙公司斥资4.36亿美元购买了南非第二大炼油厂30%的股份•菲律宾几家矿业公司积极在非洲寻找投资机会,并取得了加蓬油田的勘探权•韩国目前从非洲进口原油日均超过15万桶,并已成为尼日利亚石油现货市场的主要买家之一。争夺一般不会引发世界战争•大国之间资源争夺的主要手段将表现为外交、政治、经济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都同资源争夺有着密切关系。二次大战后由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以及两大阵营的对峙有关,70-80年代石油危机时,发达国家之间合力应付危机,并没有为此打起仗来。大国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国有化运动也没有发动战争。•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一般国家为争夺自然资源而诉诸战争的可能性不是扩大而是缩小了•但大国会为取得资源控制权而对拥有资源的小国发动战争。(七)、中国:资源挑战不可回避•节约消耗应摆在第一位,但2006年上半年节能指标未完成,形式严峻•中国用世界原油的7.4%,原煤的31%,铁的30%,钢的27%,氧化铝的25%,水泥的40%,创造世界GDP的4%。•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国内•开展资源、能源、首脑外交,为中国公司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安全的外部环境•(八)、印度正在成为资源有力竞争者•(一)、对海外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考量•(二)、以“能源外交”保障供给安全•1、伊拉克•2、伊朗•3、中亚、高加索地区国家•4、越南、俄罗斯、苏丹、南亚和东南亚•5、中印海外能源合作的具有机遇•(三)、“能源外交”对印度对外战略的影响印度想铺设途径新疆的俄中印油气管道(三条)•西伯利亚―秋明―鄂木斯克―塞梅伊―德鲁兹巴―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塔里木―印度;•西伯利亚―秋明―阿斯塔纳―卡拉干达―比什凯克―伊苏库尔―喀什―印度•伊尔库茨克―乌兰巴托―玉门―敦煌―和田―印度。(九)、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美国力图确立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能源供应方“三分天下”的格局初露端倪•欧佩克、非欧佩克产油国和伊拉克•东北亚地区在世界能源需求方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十)、中国海洋资源急需维护•7名中国人登上钓鱼岛被日本扣押,引发中日之间的又一轮争端;•日本对中国东海海域的“春晓”油气田表示“强烈关注”。•越南不仅在中国固有领土南沙群岛上修建机场,还公然开发南海旅游。•韩国也悄悄地加入到争夺黄海大陆架石油资源的行列,石油钻机伸向了黄海大陆架底。•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捕鱼时,屡次遭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驱赶、拘押甚至逮捕入狱。(十二)、中俄印战略“新框架”具有重大国际意义•会晤成果超出预期•“新的一极”加强合作•美日担心“战略三角”(十三)、世界能源市场会愈加政治化—俄美能源外交合作•俄美初步确定今后能源合作的主要地区是:(1)海湾和里海地区(包括:伊拉克、伊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阿塞拜疆);(2)俄罗斯(包括:萨哈林、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克拉斯诺雅斯克北部、北冰洋大陆架);(3)北非;(4)拉丁美洲。这些地区已证实的石油储量超过了1000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110万亿立方米。马六甲海峡问题的新发展•一、美军欲派兵马六甲海峡引发区域安全问题•二、马六甲海峡问题的现实意义•东盟安全共同体迈向新阶段、多边安全合作大门开启•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对中国意义重大•1.马六甲海峡关乎中国的国家利益•2、马六甲海峡问题的启示:•南中国海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十四)、单靠进口不能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1)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供应能力无法满足若干年后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中期/长期需要;•(2)若干年后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要必将促使世界市场中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度长期提高;•(3)依靠进口根本无法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以及中期和长期经济发展遇到的越来越严重的能源问题。LNG和管输天然气将成为新的争夺对象二、世界天然气工业概述及对我国的启示天然气消费可减少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全世界消费石油、天然气和煤及放空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1993年的58.63亿吨碳当量增长到2003年的68.72亿吨。1993-2003年,碳排放年平均增长量为1.6%。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依然是全世界5个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2%。2003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2年增加1400万吨,达15.82亿吨碳当量,是位居第二的中国的1.5倍。中国的碳排放量(9.54亿吨)增加了0.48亿吨。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已达23-24%1998-2003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年度总消费量消费结构(%)(亿吨标准煤)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其它*1998144.2839.522.323.57.17.11999145.1139.922.222.87.17.42000151.6739.222.923.96.87.12001153.4639.322
本文标题:天然气采掘业特点及价格决定因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6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