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对转移价格的影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对转移价格的影响姓名:王珊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张宏20080408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对转移价格的影响作者:王珊珊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侠.LIXia跨国公司控制中外合资企业的动态分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6)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接着,阐明了跨国公司要求转变为母公司控股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原因.然后对跨国公司如何进行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和企业产权变动的路径进行了动态分析,即在合作初期,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控制、经理权控制、合资企业数量控制以及销售区域控制等手段,达到对合资企业进行实质性控制的目的;合作后期,则谋求控股或独资,从而全面接管控制权和收益权.结语中给出了两个结论和两点启示.2.期刊论文钱曾玉.赵曙东外国直接投资在苏南地区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3)外国直接投资(FDI)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动机,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在吸引外资中,苏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1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本文主要以苏州为例,对苏州的中外合资企业做了分类,并探讨其在苏州投资的动机、发展情况及新趋势.并且结合直接投资的理论,思考当前利用外资结构的调整.并对我国在加入WTO后,如何更好地引资提出了一些建议.3.期刊论文祖强.曹慧独资和控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倾向面面观-国际经济合作2005,(2)自90年代后期以来,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发展速度加快,其在外资企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2000年比重达到54.3%,其份额首次超过了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总和.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变化更加明显.2002年,在中国新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达到22173家,是中外合资企业数的2.1倍、中外合作企业数的10倍,在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数字上独资企业更是其他两类企业的2到4倍.同时,跨国公司原先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合作企业也纷纷增资扩股,直至掌握企业的绝对控股权,有的干脆变为独资企业.可以说,独资和控股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流.对于这种趋势,有人认为这将危及我国企业的发展,也有人认为,独资并不可怕,它反映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本文从理论和现实这两个层面,来具体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和控股倾向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4.学位论文黄炼AB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研究2005AB公司是一家东南亚外商独资企业。AB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创建以来,经历了创业期和国内发展期两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精密加工经验。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全球供应链发生了改变。自2004年起,AB公司追随原来的跨国公司顾客,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精密加工企业,步入了跨国发展阶段。AB公司在华投资的初衷是降低原材料采购费用,同时追随跨国集团在华的子公司,缩短供应链,降低创造价值的成本。然而,跨国发展必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个没有跨国经营经验的公司如何面对文化的差异、市场的差异,如何有效地整合自身的资源以适应新的市场,公司在华发展该建立什么方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AB公司在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希望研究的成果能够有助于AB公司及其他面临类似环境的东南亚外资企业。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及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的大背景,并介绍了AB公司的发展历史和AB公司天津子公司的基本情况,作为AB公司在华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论文的第二部分,回顾了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通用竞争战略、企业成长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等相关的战略理论。论文的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实例研究和分析部分,以实际调查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等分析方法,对AB公司的产业基本情况和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战略分析。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AB公司未来在华发展的总体战略与运营层次的发展战略。总体战略是要由国际化战略向多国本土化战略转变。运营层次的战略是要结合现有产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的内部条件,确定资源投入。采用后向一体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扩大X集团阀门业务,同时采用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开拓中国国内市场。最后,本文提出,为了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优势,要大力建设企业文化,使企业能适应不确定的环境。同时,作者指出,AB公司文化建设应以创新和成长为主题。5.期刊论文齐晓申.QiXiaoshen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建议-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1)本文对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最新的独资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迅速强化的独资化趋势主要归因于其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中外合资企业中双方存在的各种矛盾等,而这种趋势对我国的影响有正负两面.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部门和国内企业对此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6.学位论文吕晓芳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治理探讨:C公司案例2007世界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更为广阔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在形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集团公司国际化与跨国经营进程已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锐不可当。中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吸引了很多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落户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上海更因其优越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了很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这也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WTO框架下的重塑,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对落户上海的一家欧洲外商独资企业的案例分析,讲述了这家公司管理层利用其在上海的子公司远离欧洲集团总部,欧洲总公司管理层对中国业务不十分熟悉的特点,将子公司资产掏空,财富转移到个人口袋;总公司管理层通过派内部审计人员到这家子公司查账,发现了这家公司存在严重的现金付款问题,从而引起警觉,彻底更换了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然后施之以现代化的管理流程,最后将这家公司转变为了一个拥有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蒸蒸日上的跨国企业。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提出研究外商独资企业治理问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从理论角度阐述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引出当代公司治理中极易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并针对“内部人控制现象,引出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理论联系实际,对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C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揭示了C公司由于跨国经营的独特性所引起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说明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在于母子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但同时其有效性又不仅仅限于母子公司的权力划分,而在于超越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系统。7.期刊论文喻红阳.李海婴外商投资选择独资原因探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3,(11)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吸引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最近几年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模式更多地选择了独资的形式,引起政府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外商在目前的环境下选择独资的原因,用交易成本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技术或者资产的专用性,东道国的制度,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部署的需要.8.期刊论文罗汉春跨国公司独资化的成因-中国外资2005,(5)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着外商携带巨资前来中国投资.改革开放之初,世界各地的外商纷至沓来,其中,70%-80%的外资是以中外合资的方式存在,于是,中国被世人冠以合资大国之称.但是,1997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商投资由合资转向独资为主.加入WTO以后,外商独资的浪潮更为猛烈.2001年,我国新批外商独资企业15643家,合同金额429.99亿美元,分别是合资企业的1.76倍和2.45倍;从2003年以来,在中国新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达到近两万家,几乎为中外合资企业数的两倍、中外合作企业数的十倍.毋庸置疑,外商独资正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流方式.9.学位论文马生春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的成因与影响研究2008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外资的进入,无论是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抑或是本土企业的成长过程虽然都经历了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但从整体而言,外资的进入的确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展。中国吸引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三种方式在中国外商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各异。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这一阶段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其中又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其所占份额不断增大,1991年达到顶峰,所占份额达到50.8%。1992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开始大幅度上升,从27.0%上升到34.6%。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占比重在1992年达到顶峰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所占比重从50.8%下降到40.6%,中外合作企业所占的份额大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2001年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为我国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此后,外商独资企业所占的比例一直急剧增长,从1998年的41.8%增加到2007年的78%,大大超过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所占的份额,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流方式。跨国公司为什么倾向于新建独资企业或倾向于进入由合资到外资多数控股再到外商独资的轨道?这种倾向对中国经济增长、利用外资的绩效、产业竞争力、内资企业成长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等诸多方面又有哪些影响?国内的企业在新形势下将如何调整自己的引资战略和发展战略?以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创新;外商在华投资策略转变是我国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的显著特点。本文详述了独资化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提出了在论述中的一些创新观点。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主要从交易成本理论、内部化优势理论、国际经营环境论等角度分析了外商企业的国际投资行为。国内学者是在国外学者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博弈论角度、技术垄断角度、文化差异角度和财务角度分析了外商在华独资化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外商独资化的演化过程;本章把外商在华投资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试探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其中又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过渡期——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开始大幅度上升,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所占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发展期——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为我国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最后结合数据和事实详述了外商在华独资化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第四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外商独资化的原因;在独资化原因的分析中,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是从国际商务学角度出发,运用国际化战略矩阵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外商独资化的原因。外商出于地区差异的压力和降低成本的压力,充分分析了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后,从公司的利益出发选择了独资化经营的方式。除此之外,文章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跨国公司所有权有势。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跨国公司为了在保持其竞争优势,倾向于控制公司所有权以实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内部转移。2、减低成本和实施有效管理。中外合资企业中,由于中外双方社会文化背景,政治法律制度,利益目标方面的不同,在经营管理中合资双方面临着各种冲突。为了减小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管理混乱和额外成本,外商企业采取了独资化经营的方式。3、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一方面,我国吸引外资的法律、政策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吸引力较大。第五章分析了外商独资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它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正面的影响主要是:1、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增强。随着中国的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以独资的形式来华投资,想在中国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从而这些外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它们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实现科研到生产一体化策略以更好地提供适应中国需求的产品,获得更高的利润。随着外商在中国技术研发投入的加大,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创新理念和思维,让我国企业重
本文标题: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对转移价格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8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