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变化•综合了长途与市内电话的内容•加强了对于抗震加固的要求,•增加了强制性的标准•强调了工程安全,和环境要求。1总则•1为了加强对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的技术管理,使安装工程设计工作有所依据,制定了本规范•2本规范适用于同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固定电话网(含本地网和长途网以及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话网间互通)新建电话交换设备的安装工程设计。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在充分考虑原有设备的特点、合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参照执行本规范。•3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及技术标准。•4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应执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定》。•5工程设计中采用的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通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交换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9采用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应能开放智能网业务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以及适应将来引入其他新业务的要求。2电话网的网路结构2.1网路结构•2.1.1电话网应能支持国际、国内长途全自动、半自动去话业务,本地电话业务,并能开放相应的增值业务。国际和国内长途来话呼叫应能到达本地网内的每个用户。•2.1.2国内电话网原则上按三级交换的网路结构组织,第一、二级为长途交换网,第三级为本地交换网。2.1网路结构全国设若干个一级长途交换区,每个一级长途交换区设一级长途交换中心(DCl);每个一级长途交换区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二级长途交换区,每个二级长途交换区设二级长途交换中心(DC2);每个二级长途交换区划分为一个或几个本地网,本地网可以设置汇接局(TM)和端局(DL)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也可只设置一个等级的交换中心。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互通,应设置关口局(Gw),关口局等级相当于汇接局。2.1.3交换区的划分•2.1.3交换区的划分根据网络规模、业务流量流向,考虑网络安全,按技术经济原则划分长途交换区和本地网范围。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不宜划分为一个以上的一级长途交换区,一个地市级的区域范围不宜划分为一个以上的本地网。2.1.4各级交换中心的职能•DCl疏通本交换区内的长途转接话务,DC2疏通本交换区的长途终端话务。•DCl可以兼有本交换区内一个或若干个DC的功能,疏通相应的长途终端话务。•本地网汇接局的职能是汇接本地网端局之间的话务,也可以汇接本地网端局或关口局与长话局之间的长市中继话务。本地网端局的职能是疏通本局用户的终端话务。汇接局可以兼有端局功能。•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网间互通的关口局的职能是疏通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话务,它也可以兼有端局或汇接局功能。2.2国际电话国内段的构成•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类疏通国际电话业务的交换局,即国际出人口局、地区性国际出入口局及边境出入口局。国际出入口局宜设置在国际业务量集中、传输电路易于组织的中心城市,用于疏通所在区域的国际话务。地区性国际出入口局宜设置在对某些相邻国家(或地区)话务量比较大的城市,用于疏通所在区域与这些国家(或地区)间的国际话务。边境出入口局应设置在与境外接壤的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城市,只能用于所在区域与境外相应的区域间点对点的通信。电话网网路组织•3.1本地电话网网路组织本地电话网应按扩大交换系统容量、减少交换系统数量的原则进行组织。不同规模的本地电话网的网路组织方式宜按下列原则局间话务量很大的端局间,应建立低呼损或高效直达电路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网间互通应通过关口局相连。关口局宜成对设置,并应结合交换设备的容量及本地网基本饱和期容量尽可能减少关口局的数量3.2长市中继网网路组织•国际出入口局、地区性出入口局或边境出入口局所在本地网的国际电话业务直接通过本地网间直达路由疏通•端局可与长话局设置长市中继,也可经汇接局与长话局相连,视本地电话网路状况由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关口局的长市中继电路可以直达长话局,也可经汇接局汇接至长话局,视本地电话网路状况由经济技术比较确定•自动长话局应对114查号台及必要的特种业务服务台设直达中继,以沟通长途网的查号业务及其他特种业务3.3同一城市中多个长话交换系统的设置•应在预测该城市本地电话网的基本饱和期及长途终端和转接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市场份额,保证网络安全,按照技术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和实施。•第一个长话交换系统所疏通的忙时话务量已达到12000Erl-16000Erl时,为了网路安全,应增建第二个长话交换系统。当预测本网在该城市容量会超过两个交换系统时,在前两个系统已达到40000Erl后,宜考虑增建第三个交换系统。•同一城市内,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有多个长话交换系统时,一般以设置两个长途交换局址为宜。•一级交换区中心城市设一个长话交换系统时应为DCl;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话交换系统时,至少应设置两个DCl系统,按照技术经济原则,可以将其它长话交换系统按DC2设置,疏通本市的终端长话业务。•2.二级交换区内所有的长途交换系统均应设为DC2。多个长话交换系统的网路组织要在网路技术指导下,既要重视网路的安全可靠,又要注意进行网路的合理布局,使网路组织灵活、便于维护和管理。3.4专用电话网接入公用电话网•3.4.1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专业部门投资建设供自己内部使用的专用电话网(简称专用网)接入公用电话网(简称公用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个专用的本地网应就近和一个公用的本地网连接。•2.专用网与公用网互通时,必须符合公用网统一的传输质量指标、信号方式、编号计划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3.专用网接入公用网时的中继电路数量应根据设计的话务量的大小和第10.0.6条规定中相关的呼损指标通过计算加以确定。•3.4.2专用网接入公用网可采用以下几种进网方式:•1.用网接入公用网可采用以下几种进网方式:•用网接入公用网可采用以下几种进网方式:•1:即专用网通过中继电路连到公用网端局的用户电路上,专用网作为公用网端局的用户进网。采用这种进网方式,从公用网端局用户端到专用网用户话机接入口之间的总的传输损耗不得大于8dB。•2.端局或汇接局进网方式:即专用网通过中继电路连到公用网交换局的中继端口上,专用网作为公用的本地网中的端局或汇接局进网。这时专用网即作为公用的本地网的一部分,其信号方式、编号计划等必须符合公用网的相关技术规定。•3.按用户方式呼出,直接拨入进网方式:即专用网呼出中继线接到公用网端局用户电路上,加拨呼叫公用网字冠,等待公用网拨号音呼出;专用网呼入中继线接到公用网交换系统中继端口自动呼人。采用这种进网方式必须符合上述3.4.2中1和2两款的要求。4路由计划•4;1路由分类的含义•1.基干路由:在等级网中(包括长途网和本地网),它是由同一交换区内相邻等级交换中心(长途网)或相邻等级的局(本地网)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以及长途一级交换中心(DCl)间,或本地网中汇接局间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2.低呼损直达路由:它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之间(长途网),或任意两个局间(本地网)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可以旁路或部分旁路基干路由•3.高效直达路由:它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之间(长途网),或任意两个端局之间(本地网)的高效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可以部分旁路基干路由,4.2长话网的长途路由设置•1.路由设置应有利于减少话务转接的级数,在注意经济合理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网路的安全、可靠,便于网路管理和维护•1)DCl与所辖的DC2之间应设置基干路由。•2)同一城市的DCl之间或同一城市的DC2之间,一般不设长途中继路由。特殊情况下可设置少量直达长长中继路由,供电路调度及建设初期多个长途系统通达方向不同时的同级迂回4.3本地网内中继路由的设置•1.端局与所从属的关口局间在业务量足够大时,可设置低呼损直达路由,业务量小时经汇接局疏通。•2.端局与所从属的汇接局间、关口局与汇接局间应设置基干路由。•3.汇接局之间有汇接话务时,应设置基干路由,关口局之间有汇接话务时,应设置低呼损直达路由。•4.端局、汇接局、关口局可与设在该市的国际出入口局或地区性国际出入口局、边境出入口局之间设置低呼损直达中继路由,端局或关口局业务量小时也可通过汇接局疏通。4.4路由选择的规定•1.在端到端连接中,应减少转接电路(或中继)的段数。路由选择的一般顺序为先选直达路由,再选迂回路由,最后选基干路由作为最终路由。•2.为了使低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话务量尽可能在低等级交换中心范围内疏通,避免话务量过多地集中于高等级交换中心,经电信业务经营者主管部门批准,路由选择可按非常规路由进行4.4.3卫星电路的选择•1.卫星电路适宜做端到端的直达电路,不宜用在高等级的基干路由上。•2.在国际通话连接中的国内段只允许出现一段卫星电路。•3.在国内通话连接中,原则上只允许出现一段卫星电路。在特殊情况下,经电信业务经营者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在国内通话连接中串接两段卫星电路。4.5路由选择顺序•1.长途路由的选择顺序应符合发话区自下而上,受话区自上而下,全网自远而近的规定。•2.一个长话交换系统与对端同一局向多个具有相同等级的交换系统分别设置了直达电路群时,原则上发端按负荷分担方式选择这些电路群。5编号计划•5.0.1编号计划应符合下列原则:•1.在本地电话网内,每个自动用户一般给一个编号。•2.ISDN的编号应与PSTN采用相同的编号方案。•3.ISDN与PSTN的编号应尽可能采用混合编号,以便使非ISDN接人改变为ISDN接人时不改号。•4.编制号码计划时,要近远期结合,尽量避免改号。因此,号码计划应以业务预测和网路规划为依据,规划期内要充分留有号码余量,便于网路向远期过渡,并使扩容时号码变动最小。•5.中国电话网编号由国家号、长途区号和本地电话号码三部分组成。国内有效号码的长度不得超过12位,国际有效号码的长度不得超过15位,本地网编号的最大位长取决于自己的长途区号位长。本地网的编号原则上应为等位编号,在过渡期间允许不等位编号,但号长差不得超过1位。•6.具体分配局号时,应结合组网方案统一考虑,使原有设备变动最小,选用的交换设备对号码应有充分的适应性。•7.本地网内设有多个长话局时,编号计划应考虑便于分区汇接长途来话的识别。6信令方式•6.1No.7公共信道信令•6.2随路信号7电话网与其他业务网间的互通•7.1同一电信业务经营者固定电话网与其他业务网间的互通•7.2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固定电话网与其他业务网间的互通8网管接口•8.0.1要求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具备Q3接口。•8.0.2与网管中心的连接采用RS-232C,RS-449/423,V.24,X.21,X·21bis,V.35,V.36或局域网接口。9计费方式•1.由主叫用户所在的发端本地局负责计费。只对主叫用户计费。•2.对PSTN用户的计费采用复式计次方式,也可根据需要采用详细记录话单方式。•3。对ISDN用户的计费采用详细记录话单(LAMA)方式。•4.公用电话采用投币式话机、磁卡式话机或IC卡话机计费。智能公话侧由智能平台计费。•5.对有特殊需要的用户应采取用户端计费。10话务负荷及服务质量指标•10.0.1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交换设备,其话务负荷能力应满足工程设计话务量的需要。工程设计话务量应根据具体工程经调查统计分析取定。用户话务量的取定应考虑到今后一定时期的话务量的发展变化趋势。•10.0.2工程设计对交换设备负荷话务量的取定标准如下:•1.一般负荷为12个月中10个最忙日的忙时平均话务量;高负荷为12个月中5个最忙日的忙时平均话务量。•工程中不能取得连续调查数据作基础时,在取定用户话务量的一般负荷之后,可按表10.0.2取定高负荷话务量以及与之相应的忙时试呼次数(BHCA)。11传输指标•略12数字电话网的同步•12.0.1电话网各级交换设备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以BITS为主钟,数字交换设备内部时钟为从钟。•12.0.2各级交换中心所在局站有楼内综合定时供给设备(BITS)时,局内交换设备应直接从BITS获取同步时钟信号。若由于B
本文标题: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