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张冰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设计者:张冰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物理授课时间:45课时一、课程目标本册书包括对课标一级主题:1、物质;2、运动和相互作用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二级主题涉及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2物质的属性、2.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3声和光课标要求为:⒈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⒉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⒊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⒋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⒌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⒍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⒎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8.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9.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10.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1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2.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13.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第一章:机械运动1.内容标准: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教学安排【课时2】【课时3】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4】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时5】【课时6】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课时7】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课时8】复习与总结第二章:声现象1.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征;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2.教学安排【课时9】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10】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11】、【课时12】第三节声音的特征【课时13】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14】第五节声的利用【课时15】复习与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1.内容标准: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区分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或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2.教学安排【课时16】、【课时17】第一节温度【课时18】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时19】、【课时20】第三节汽化和液化【课时21】第四节升华和凝华【课时22】复习与总结第四章:光现象1.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白光是有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2.教学安排【课时23】第一节光的传播【课时24】第二节光的反射【课时25】、【课时26】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时27】第四节光的折射【课时28】第五节光的色散【课时29】第六节看不见得光【课时30】复习与总结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内容标准: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教学安排【课时31】第一节透镜【课时32】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33】、【课时34】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35】第四节眼睛和眼镜【课时36】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课时37】复习与总结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内容标准: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教学安排【课时38】【课时39】第一节质量【课时40】【课时41】第二节密度【课时42】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43】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时44】复习与总结【课时45】实践活动三、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二)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三)实施对策⒈机械运动部分:在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理念下,从日常生活切入,定义基本概念,总结运动规律,归纳实验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多设计一些学生的讨论、探究、制作等活动,重视实际能力的提高。把握学生可接受水平,速度教学不过于强调速度的矢量性。重视学生分组实验,明确要求,规范实验操作,培养良好习惯。⒉声现象部分:在学习科学方法和学习科学知识并重的前提下,向学习科学方法倾斜。从本章学生开始进行探究活动,在设计这些探究活动时,注意问题的提出学生还不能自主完成,设计的实验过程要相对简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⒊物态变化部分:本章知识内容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多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呈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突出了实验在物理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适当调整讲授和探究所占的课时,使学生经历更多的科学探索过程。⒋光现象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实际中很常见,但学生不容易接受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性;强调实验的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⒌透镜及其应用部分:本章节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较为困难的部分,知识点多,探究实验复杂,规律总结繁琐,还涉及作图练习。可以放慢教学节奏,利用对比性实验强化理解和识记,运用规范作图巩固知识点。教学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更好的理解科学。6.质量与密度部分:在引入密度概念过程中,突出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分组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学中创造条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多动手练习天平的称量、量筒的使用;应用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7.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8.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四、课程评价(一)学生物理学习过程的评价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⒊学生建立个人错题集。4.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1.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2.举行物理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竞赛,激发学习热情;3.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4.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作图错误率1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1、通过课堂效果评价教师行为2、通过学生作业评价教师行为3、通过学生和家长意见评价教师行为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张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4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