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11月29日新闻导航
开篇语:各位听友,大家好!今天是2010年11月29日,农历十月二十四。这里是新闻导航。首先是一周要闻回顾:国内新闻:1.国际展览局全面肯定上海世博会组织工作;2.我国土壤“亚健康”严重;3.中国共有非遗资源近87万项34项列入世界名录;4.中国开拍大型纪录片探讨黄帝文化对全球华人影响国际新闻:1.全美首座二战中美军民合作纪念碑落成;2.欧航局将研制新型对地观测卫星3.欧盟明年起每年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4.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体育新闻:1.刘翔飞回巅峰;2.中国军团亚运再攀高峰亚洲老大地位稳固国内评论: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评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阴影究竟靠什么下面请听详细内容:国内新闻1.国际展览局全面肯定上海世博会组织工作新华网消息:国际展览局23日在巴黎召开第148次全体大会。大会听取中国代表团关于上海世博会最后一次总结报告,对中方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际展览局中国首席代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王锦珍在发言时说,本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当代文明成就,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在184天的时间里,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展览,超过7300万观众入园参观,加深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友谊,促进了国家与地区间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说,世博会在筹备过程中遭遇了金融危机,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依然作出参展决定,并围绕主题组织了数以百计的讨论会,探索“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此外,他认为,虽然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其承载的事业并未结束,它的成功让人们相信,具有159年传统的国际展览业必将不断壮大,走向新的未来。2.我国土壤“亚健康”严重新华网11月24日消息:记者从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了解到,由于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水土流失等,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的土壤面积已经很大,而病态土壤则占到了约10%,加强土壤保健已刻不容缓。长期从事土壤保健研究的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会长吕周锋说:“氮肥、磷肥等肥料的过量施用都会造成土壤内源污染,带来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据了解,土壤内源污染主要是由农民不合理耕种方式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用水方式不当、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作层变浅,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这些不合理耕种方式造成的土壤污染约占土壤污染总量的90%。针对土壤“亚健康”日益严重的问题,吕周锋认为,中国亟须开展大规模的“土壤保健”活动,增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3.中国共有非遗资源近87万项34项列入世界名录新华网消息:中国文化部25日通报了2010年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项目情况。目前中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共有28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1月15日至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表示,今后文化部将强化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逐步建立起长效传承机制;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进程。4.中国开拍大型纪录片探讨黄帝文化对全球华人影响新华网11月26日消息: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投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主创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黄帝》24日在陕西黄帝陵开拍。该片总导演周兵说,《黄帝》将呈现全景式叙述风格,遍访全球华人明星、华人领袖、华商等各界华人精英百人以上,从不同的视角,探讨黄帝文化在当下乃至未来对全球华人的影响和启发。据投资方介绍,大型纪录片《黄帝》将通过历史文献、考古发现、情景重现等多层次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从历史、文化、情感等多重视角展现黄帝这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形象,追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国际新闻1.全美首座二战中美军民合作纪念碑落成新华网日消息:美国第一座纪念美国华裔军人功绩的纪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民合作纪念碑”22日在南加州蒙特利公园市落成,这标志着华人在二战中所作贡献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肯定。纪念碑落成仪式在市政府门前的草坪上举行。美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蒙特利公园市华裔市长黄维刚等官员、退伍军人和各界人士见证了这一活动。纪念碑上面用中英文镌刻着“本碑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抗侵略战争中为保卫自由与正义而牺牲之中美军民以志不忘而立”的字样,还记录着“七七”卢沟桥全面抗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被袭事件、开罗会议中英美三国宣言、飞虎队来华助战、战胜德意两国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七大重要事件。据建碑委员会公共关系与筹款召集人薛平华介绍,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块纪念中美两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纪念碑。2.欧航局将研制新型对地观测卫星新华网消息:欧洲航天局25日发表公报说,欧航局将从“荧光探测卫星”和“碳卫星”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研制新型对地观测卫星,作为未来研究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工具。据欧航局介绍,“荧光探测卫星”和“碳卫星”能为科学家提供碳循环的重要数据,加深人们对地球系统运转规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借助“荧光探测卫星”,研究人员可对地球植物进行高光谱反射系数和温度监测,为研究全球碳循环提供依据。“碳卫星”的探测对象是两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除监测其分布情况外,它还能帮助专家研究这两种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目前,欧航局已经发射了“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卫星”、“克里塞特-2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另有研究地球磁场变化规律的工程已经立项并正在实施。“荧光探测卫星”和“碳卫星”方案中的“胜出者”将成为欧航局的最新地球探测项目。3.欧盟明年起每年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新华网消息:在银行业危机导致爱尔兰不得不寻求外部援助后,欧盟委员会25日表示,欧盟将从明年开始每年对欧洲的银行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便及早发现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欧盟负责内部市场和服务事务的委员米歇尔·巴尼耶的发言人当天对记者说,从明年年初开始,欧盟将每年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这一工作将由明年初成立的欧洲银行管理局负责落实。这位发言人没有透露有关压力测试的具体标准和内容,但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完善压力测试的方法,并承认欧盟应该从今年的银行业压力测试中吸取教训。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欧盟今年3月决定对20个欧洲国家的91家银行进行公开压力测试,并于7月23日公布了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只有7家银行未能通过,其中并不包括后来陷入危机的爱尔兰任何一家银行。4.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新华网消息:为期3天的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22日在此间揭幕,这是该交易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交易会分6个展会,主要展示来自大中华地区供应商多种类别的产品,包括礼品及赠品、家居用品、服装及面料、五金及建材产品、汽摩配件和食品及饮料等。环球资源展览部总裁黄谭伟表示,中国已发展成为东盟最大的合作伙伴,而新加坡既是东盟各国间的重要贸易中心,又是继香港之后全球第二大转口贸易中心,展会落户新加坡可以帮助东盟各国的买家和设于当地的国际采购集团与大中华地区供应商进行更有效的面谈洽商,又能帮助大中华地区的供应商更有效地开拓东盟市场。对于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落户新加坡,当地旅游业界也深表欢迎。随着东盟多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强劲增长,这个由10个国家、大约6亿人口组成的区域性组织的购买力日渐提升。世界银行预计,东南亚国家的中产阶级将在20年内激增13倍,这标志着东盟市场拥有庞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体育方面1.刘翔飞回巅峰新华网消息:24日的广州亚运赛场,在万千目光聚焦下,刘翔以令人震惊的13秒09实现亚运三连冠,并连续三次打破亚运纪录。广州的大街小巷,但凡门口有个电视机的地方,都有一群人驻足围观男子110米栏决赛,收看的盛况不亚于开幕式直播。便在此时,刘翔嗖的一声冲了出去,越冲越快,仿佛飞过一道道跨栏。座无虚席的8万人田径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夺冠,实现了亚运三连冠,更是创造了在连续三届亚运会上打破纪录的奇迹。刘翔用他运动生涯第四好的成绩,向全世界宣告:刘翔王者归来!刘翔正重返巅峰!“起伏之中有很多不顺,我最大的动力就是,每个人看到我都跟我说加油。”刘翔赛后说,“什么时候能回到奥运前三,把世界纪录抢回来,就算康复了。我的目标是伦敦奥运会。”2.中国军团亚运再攀高峰亚洲老大地位稳固新华网11月27日消息:随着女排的惊天逆转,中国代表团的广州亚运会金牌总数定格在199块。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新高度,也几乎会是一个后无来者的里程碑。从北京亚运会的183到广州亚运会的199,20年跨越见证了中国竞技体育从一个巅峰到另一个巅峰。199枚金牌,占到亚运会全部金牌数的四成多。随着亚运会的“瘦身”,这很可能将是一个再无可破的纪录。在成绩方面,1人次破两项世界纪录,1人次平一项世界纪录,共破9项亚洲纪录。广州一战,中国队不仅稳守大部分传统优势项目,还开拓了新领地。中国选手在跳水、乒乓球、篮球、花样游泳、蹦床、皮划艇激流回旋、沙滩排球、国际象棋以及本届新设立的象棋和体育舞蹈项目中实现包揽,加上参赛10项全部夺金的赛艇,中国队在11个项目中夺冠率达到百分之百。本届中国代表团中有67%的选手是亚运新人,他们为中国队贡献了多半的127块金牌,都将成为中国队冲击伦敦奥运会的生力军。国内评论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为我们满怀信心迈向“十二五”提供了奋斗坐标。放眼世界,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大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中又孕育着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发展的热情与愿望十分强烈,这些为我们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信心和实力的基础,蓄积了强劲的发展势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决定了我们再上新台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这是我国发展存在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不利条件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历史一再表明,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国家也可能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全党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不动摇
本文标题:11月29日新闻导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7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