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8章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_-_副本
第八章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第一节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一、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一)从信息编码的过程看报刊以文字字符和图片运载信息,广播以声音传递信息,电视则以连续画面和连续声音等多通道传播信息,互联网除了可以以文字字符、图片等传统介质传达信息之外,还可以以声音、连续画面为介质传播信息。以火灾为例,当以文字字符为介质传递新闻时,主要考虑的是遣词造句所形成的字句在读者头脑中所形成的景象;当以声音为介质表述新闻事实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大火燃烧的“啪啪声”、现场救援的人声、消防水管喷水灭火的“嘶嘶”声等真实地传递给听众;当以连续画面和连续声音为介质传播新闻时,主要考虑的是迅采集有代表性的画面、声音以真实地传送救援现场的气氛……(二)从信息传输的途径看纸质媒体、平面媒体,以将文字语言和图片印在纸张上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广播、电视、互联网都属于电子媒体,其中广播以电波发射方式、电视以电波发射加导线传输的方式、互联网以导线传输或无线接入接出方式进行信息传输。二、两类符号表意功能的异同相异性:语言文字符号是一种间接性表现符号,字符与客体之间需要借助社会既定编码规则才能发生指称作用;文字符号的表现领域:一是用概念形式来指称客体,可以描述客体的外在特征,“这些头戴小红帽的年轻志愿者”;更可以灵便地深入客体的本质层面,“在火车站前他们主动、热情地搀扶年老的旅客”。二是传递有关逻辑推理特征的信息。从图像角度讲,电视是不可能有深度的,而且电视图像的形象也极大抑制了受众的想像和理解。–视听符号是一种直接性表现符号,图片、声音、形象都是可以直接感知的,这些符号获取自客体的外在特征,或源于报道者自身感受,它们在人类共同经验范围内都有比较确定的意义指向。–视听符号的直接性:一种方式直接以客体的外在特征来传递信息。火车轰鸣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另外一种方式,直接传递主体在分析、判断客体后形成的感觉特征来传递信息。“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镀金的纪念碑”(5种表达方式)。(看报纸与读报纸的不同也在于此)第二节报纸新闻写作一、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写作(一)语言要客观、具体、简洁A.不正确用语:他因跳窗自杀而死。正确用语:他因自窗口跳下致死。B.不正确用语:见证人作了伪证。正确用语:检察官说见证人作了伪证。C.不正确用语:他十分称职。正确用语:他是哈佛大学毕业生,有十年工作经验。减少主观评判,尽力展示事实本身,让新闻报道经得起事实本身的检验。在写作中,应当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副词。因为就一般的语言表述情况来看,动词、名词是纪实的,具有客观性,而形容词、副词则带有主观色彩。“大力开展……”、“积极引导……”、“进一步搞好……”等等。新闻作品中要有信息存在,言之有物。比较:“他们从科学的实际出发,认真地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使全市科技战线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新局面……”“……记者在这些地方采访发现,不少县长的办公室的墙上贴着科学技术讲座的日程表,办公桌上放着科学技术情报资料。”但不是说每一处都要仔细、精确,否则会显得过于烦琐。(二)准确表达情感和观念在一些新闻报道中,表述侧重点在于新闻本身蕴含的情感、情绪,或者所蕴含的观念、理性色彩。揭示新闻事件中包含的理念成分或情感因素,常常成为通讯类新闻作品中的重点。以语言文字表述这类信息时,应当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伏法”、“一命呜呼”、“上西天”、“赴黄泉路”、“归天”、“辞世”、“与世长辞”、“牺牲”、“献身”等。获首届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的作品《难忘的时刻》,报道记录邓小平最后一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会见外宾。“还是这间透着八闽风情的大厅,还是上午10点这一时刻,北京依然是那幅日光岩巨画,茶几上照例摆放着两盆鲜花……接见现场的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但是今天这里熟悉的一切,却给人以不同于过去的感觉。”(三)通俗化1、应以现代汉语为行文标准,多用浅显易懂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文言文、行语、俚语,个别地方非用不可时最好加以必要的解释。2、新闻语言应以普通话为行文标准,使用规范语言。在特定的情景描绘中,如需使用方言土语以增强现场感和感染力,也必须以让广大的读者理解、明白为限,并尽可能少用方言土语。3、新闻报道中应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汉语词汇,少用外文单词或字母、欧化式的倒装句、连续分句叠加的复合句。二、图片符号在报道中的重要作用(一)纸媒的图片种类照片:新闻照片――以再现新闻人物、事件、场景为主,配以简单说明独立出现,或配合文字报道。非新闻照片――自然景物、明星照等,配合文字或作题饰。图示:统计图标;示意图;新闻事件发生地图。漫画:以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反映某些现象,引发读者的兴趣、思考。时效性强的刊于新闻版面。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现象的漫画,或是连环漫画,常出现在副刊上。装饰:美术图案,点缀标题或版面其他地方,用来美化版面。(二)新闻照片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凸现新闻瞬间的视觉冲击力和事件代表性•2、凸现外在直接意涵和内在含蓄意蕴的结合•3、凸现图文配合的审美趣味安德烈·费里德曼•他的外貌与魅力像他的勇气一样,一直是人们回忆的话题有关。•葛尔达·泰罗发明了一个说法:有个著名的美国摄影师,叫罗伯特卡帕,他太成功了,世界各处跑,没时间呆在巴黎,没有时间和编辑见面,所以由她代理。十年之内果然成为了编造的人物。•在西班牙内战中拍下《倒下的士兵》(如此近的距离,仰视的视角,一个士兵中弹倒下的瞬间,天空与大堤,映衬了士兵的死,也映衬了生命的尊严)•二战中诺曼底登陆第一批抢滩艇唯一的摄影师。“战地摄影师最大的愿望是失业”。•他本来在日本办展览,正值越法之战爆发,临时受命前往。•随队采访中途停车时,其实他可以在车上等,可是他下车走到远一点的地方去拍,他想寻找更好的角度,他踩了一枚地雷。•那一年,他40岁,生命的盛时,那是5月的一天,东南亚的田野草木葱茏。•倒下的卡帕,左手里有一架相机。第二节广播新闻写作一、广播新闻的文本特征•(一)广播写作的语言特征•从语言上讲,广播新闻写作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口语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尽量减少声音易逝性给广播新闻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比书面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听说习惯又比日常口语简洁、准确、严密”。•英国相关教材指出,“不要用隐喻、明喻或书面中常见的其他比喻形式;如果短词语能够表达不要用长词语;能删掉的词就删掉;能用主动式的地方不用被动式;如果能想出一个对应的日常用语,就不用外来语、科技术语或行话;决不要使用任何粗俗不堪的语言。•慎用书面化词汇,避免文言词汇。口语化的词汇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发音响亮,较为•符合人们的收听习惯。在广播业界,有些口语化词汇的使用是约定俗称的。比如“几月几日”――“几月几号”,“日益”变成“越来越”,“连日来”变成“这几天”,“此时”变成“这个时候”。•多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因为单音词读起来声音短促,不够响亮,容易造成听众对这些词汇的忽略,收听的效果不好。“能”——“能够”或者“可以”,“如”——“比如”、“例如”,“应”——“应该”、“应当”,“已”——“已经”,“曾”——“曾经”,“虽”——“虽然”、“并”——“并且”,“及”——“以及”。1、词汇口语化•2、句法口语化•广播新闻稿的句子要简短。•广播新闻稿的句式要简单。(二)广播写作的结构特征•1、与报刊文体的结构不同,广播文本强调的是最简单和最实用的结构,有时甚至是一种无结构的文本•在平面媒体中,针对重大新闻事件,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尾五割不分齐全的新闻是常见的,而具有多线索时空交错甚至是意识流式结构的长新闻也不少见。•广播的叙述方式常常是顺序的和单线结构,经常为了写作的需要省略某些部分而形成一种不完整结构。为了避免声音的易逝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广播的文体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有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重复。•广播文本段落的句与句之间不宜出现倒叙或者插叙的关系,否定或者疑问的内容最好不要后置,以免人们听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2、广播的文本尤其是广播长新闻的文本常常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构,也就是说在文字间可能会穿插音响甚至音乐,音响、音乐与文本之间构成一种互相镶嵌的态势。•音响的含义通常比语言更加模糊,因此常常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间。欢声笑语中加入爆竹的声音,就会使听众们想到新春佳节。优雅的宫廷音乐中加入急速的脚步声,会想起灰姑娘出逃。•根据结构性组合分类:口播报道――单纯由播音员播报的广播新闻报道,典型的非镶嵌式的结构。录音报道――通过编排事件的实况录音和人物的讲话录音而形成的广播新闻报道。第三节电视新闻写作一、电视新闻写作的媒介特征•电视新闻的写作是三种符号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了画面系统、声音系统和文字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必须考虑到三个系统的配合问题。其基本原则是:文本要为画面服务,充分考虑画面的叙事功能。•(一)从内容角度看,声音和文字必须与画面相关:解释画面,补充画面,点缀画面。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来说,解释画面的声音文字一般运用于新闻的主体部分,而补充画面的声音文字则往往更多的充当新闻的背景,至于点缀画面的声音文字通常是一种重要的修饰成分。•(二)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的文本是对起承转合的一般叙事结构的消解。电视新闻的文本常常是一种跳跃式的结构,不但要求导语、结尾、主体等新闻组成不分的完整性,而且其间存在着许多空白,而这些空白通常是由画面语言去填补的。(一)消息类电视新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和影像新闻。•强调快速、简短、鲜活。(二)专题类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形式:特别报道(不受时间限制、写法灵活。如张国荣逝世的报道)、专题新闻(在发布消息后播出,我国党和政府召开重要会议,大都采用这种形式)、调查报道(披露事件内幕、寻求问题解决途径)、实况直播、实况转播、新闻纪录片。(三)评论类电视新闻•这里所说的评论不包括电视上播发的其他传媒的署名评论,如新华社、《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社论等。政府首脑、权威人士、有代表性的人物或普通观众上电视发表讲话、演讲、讨论、座谈,对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看法,表明观点,也不是我们所讲的评论•严格意义上的电视评论是代表电视机构、由电视台自己制作的。电视台的评论员(阮次山、曹景行),虽然以个人面目出现,但是他们是代表电视机构发言。主要体裁有:编后语(在新闻事实后面播发,就新闻事件说明,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引以为戒的。)、短评(针对重大事件、问题发表有分量的言论,如国际评论)、述评(夹叙夹议,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评论)、现场评论(同步评论,如体育比赛;事后评论,多用于新闻那事件)。(四)谈话类电视新闻•人物专访(新闻人物、事件专访、社会问题专访)•现场快速采访(马路、大街、商店、学校、公园等场所接收采访)•座谈讨论(集体访问报道形式,《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辩论、演讲(在美国,电视辩论多用于思想观点的揭示、有争议问题、国内外事务等。例如,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裁军问题的辩论等)(西方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的演讲涉及到大政方针,关系到今后国家的现实走向。)第四节网络新闻写作一、网络新闻写作的媒介特征(一)多媒体性•网络写作是一种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文本,而且这些要素的组织十分灵活。有时像电视的•声音和画面一样,紧紧的镶嵌在一起,有时又像报刊上图文的关系那样,并行不悖地存在。网络的新闻写作者与其说是一个专业的写手,还不如说他们是一个专业的编辑。(二)交互性•交互性既体现在链接技术层面,也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层面。•由于链接技术的存在,通常一篇网络新闻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通过链接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层次一(标题)•中国政府已从所罗门群岛撤出249名华侨华人层次二(内容提要)•中国政府用包机从受骚乱影响的所罗门群岛撤出被困华侨华人。第一批90人于22日夜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斯比港。至此,中国政府在不到24小时内已从所罗门群岛撤出249名华侨华人。[评论][视频][图集]•层次三(正文)新华网堪培拉4月23日电(记者米立公)莫尔斯比港消息:又有159名中国侨民23日分乘两架包机离开受骚乱影响的所罗门群岛,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斯比港。至此,中国政府在不到
本文标题:8章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_-_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8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