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安县凯江流域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安县凯江流域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招标人提供的有关设计文件、图纸和工程数量。(3)国家、水利水电现行标准、规程和规范。(4)招标期间所有来往的函件、澄清问题答复及补遗文件。(5)我集团公司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6)我集团公司可调用到本项目的各类资源。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设计标准。(2)全面满足本项目《技术条款》规定的要求。(3)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确保实现技术要求、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和要求。(4)认真、充分研究施工条件,妥善解决施工生产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应用新技术,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5)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和普通技术相结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楚。(6)施工总布置本着“因地制宜,集中设置,便于管理,方便施工,规范有序”的原则,临时设施占地范围不超过招标人规定的征地限界。(7)资源配置方面,充分发挥我集团公司的优势,选派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领导组成项目领导班子,选派优秀的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人员组成各专业施工队;施工设备匹配合理,数量、品种、能力均大于进度计划指标;确保流动资金投入,搞好后勤,保障材料、配件供应,满足连续施工之需。(8)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紧紧围绕关键线路,形成独立施工单元,组织多工作面、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缩短直线工期;采用适中的强度指标安排进度,组织均衡生产,对不可预见因素留有充分的工期回旋余地。1.3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安县凯江流域治理工程1标段。主要内容包括:干河子河道治理23.5公里,新建防洪堤3.981公里,加固整治防洪堤5.942公里。1.4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及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及依据见表1-1-1。表1-1-1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序号标准、规程规范名称备注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87《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10《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12《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5《四川省安县干河子防洪规划报告》16《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双自返富氧液相氧化与碳化法制备红帆钠产业化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5)460号)17绵阳市水务局关于《绵阳市安州区凯江流域(干河子)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代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绵水河管[2016]24号)1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序号标准、规程规范名称备注1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3-20042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_5173-20032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22《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634-20122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2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2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28《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9《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3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31《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389-20073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3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4《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35《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9-20083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第二节工程说明2.1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工程河段起止范围为雎水镇太平桥至插山村峡口。(2)工程规模中银河化工段(P=1%)工程规模是新建生态河堤1088.77m,整治加固堤防1677.23m;凯江集中发展区工业上段(P=3.3%)工程规模是新建生态河堤1550.56m,整治加固堤防2871.70m;凯江集中发展区工业下段(P=3.3%)工程规模是新建生态河堤1341.98m,整治加固堤防1993.59m。(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本标段新建堤段共设22处下河梯步,梯步净宽3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采用预埋预应力砼管式作为穿堤排洪建筑物13处;为方便下河维修及防洪抢险,本阶段共设置5处下河车道,车道宽4.5m,纵坡10%。建设河道控导工程丁坝27个,垛坝150个;河道进行清淤清障,疏挖量42.41万m³,回填量10.12万m³,堤后公路建设4.63km。2.2水文气象条件(1)气象条件凯江流域工程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无霜期长,冬暖春旱,夏长秋短,四季分明,但因降雨季节分配悬殊,有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特点。根据安州区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4.8℃,多年平均降雨量842.7mm,多年平均降雨日数162日,多年平均相对温度79%,多年平均日照数1058.7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300天,实测最大风速17m/s。(2)水文条件工程河段起止范围为雎水镇太平桥至插山村峡口,全长21.7km,工程河段平均比降6.01‰,工程河段比降总体呈现中间陡,两端缓的趋势。工程河段上端由于河道出雎水关,比降突然下降,携带出来的泥沙淤积在此段;工程河段中间河道比降增大,主流左右摇摆,形成“倒滩水”现象,冲刷严重;工程河段下端由于受人民渠过河倒虹吸管堰的影响,河道比降减小,两岸滩地增多,河床淤积。工程河段上游目前已查明的有崩塌、滑坡23处,大小泥石流沟43条,干河子上游泥石流灾害严重,加之“5.12地震”使上游山体松动,洪水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雎水关以下河道比降变缓,大量泥沙堆积在干河子,河床淤积。干河子上游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泥沙来源多,来源复杂,来源储量不明确,一遇洪水便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区域。(3)洪水干河子为游荡型河流,河床不稳定,洪灾频发。2.3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交接部位附近,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前龙门山褶断带中段,新构造运动活跃。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二组;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第三节施工条件及特性3.1交通条件(1)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好,施工期间外来物资均由公路运达施工现场,现有公路等级均可满足施工对外交通运输的要求。(2)对内交通条件本标段内道路交通条件较好,拟修建一条贯通全线的施工便道,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不足处新修施工便道,满足本标段内施工需求。3.2施工用水沿线生产用水集中在砼拌制、养护,道路洒水等方面。工程用水水源主要是干河子河水,生活区采用自来水。3.3施工用电在施工期,拟修建一处配电房,供电线路从附近高压电线连接引入,保证各施工点的施工用电,并配备发电机组配合。3.4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天然建材质量及储量基本满足工程需要,其砼、砂浆用料可在凯江(其至工程区平均运距约8km左右)以及绵远河、安昌河(其至工程区平均运距约25km左右)沿线砂砾石料场中购买。堤身填筑料可选用开挖及疏浚料中级配连续的砂卵石进行碾压回填,其运距在0.5~3km左右,平均运距1km左右,填筑砂卵石料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填筑备用拟开采块石、石渣料场位于雎水~高川一带,岩性为灰岩,需要开采时在施工前时应对该料场详查并进行相关质量指标试验及碾压试验,并及时到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该备用拟开采石料场平均运距35km。第四节施工总体目标我集团公司将以本项目招标文件为依据,以工程项目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为条件,以国家的法规与本投标人对项目生产组织管理办法等一整套施工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作保证,对本项目的进度(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确保项目管理总目标的顺利实现。4.1安全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安全规范标准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标准》,杜绝人身伤亡事故,杜绝重大设备损坏及财产损失事故,杜绝其它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发生率及其损失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4.2质量目标按国家现行相关验收标准,质量要求为合格。4.3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工期:210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3月11日,完工日期:2017年10月6日。4.4环保水保目标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水保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化环保、水保措施,做好工程施工区的环保、水保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工程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具体目标如下:(1)有序地堆放和处理施工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所有施工弃渣进入指定的弃渣场;按发包人、监理人的要求规划、设置拦渣设施,确保周边不受施工污染。(2)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开挖的边坡及时进行支护,维护排水设施,并进行水土保护,避免因施工造成的地质灾害。(3)按国家饮用水管理标准定期对饮用水源进行监测,防止施工活动污染饮用水源。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生产污水尽量重复利用。避免污水污染饮用水。(4)加强对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的控制,努力降低噪声,控制粉尘和废气浓度,做好废水和废油的治理和排放。(5)做好完工后场地清理,做到工完、场清、按要求复垦,恢复环境。4.5文明施工目标遵照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规定和《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考核标准》、以及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实施,完成相应的文明施工配套设施,创建标准化文明工地。第二章施工总布置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1.1布置原则施工总布置本着“因地制宜,集中设置,便于管理,方便施工,规范有序”的原则,临时设施占地范围不超过招标人规定的征地限界。为满足工期要求和施工需要,施工总体布置要科学合理,有利于保证工期和降低成本。为确保工程进展顺利,最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场地,在施工布置时将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劳动卫生和劳动保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施工生产人员居住条件达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要求。(2)确保安全性原则: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防洪、防雪等法律、法规和要求,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3)符合环保性原则: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结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尽可能减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便于施工的原则: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和材料等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现场布置规划设计尽量靠近施工工点,实用方便,不重复建设,确保各项设施的高效使用。(5)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区域现有场区,节约土地造福地方,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投入。1.2总平面布置本工程线路
本文标题:安县凯江流域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