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XXXX考研最新大纲资料新闻传播8专业课
传播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0分)1.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动物传播不属于社会传播)3.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4.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5.电子传播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研制的电话系统;无线系统的出现以意大利人马可尼1895年无线电通信实验获得成功为标志。6.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7.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8.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编码)和符号解读(解码)的过程。所谓符号化(编码),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解码)则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9.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五种要素构成的。10.1948年,H.拉斯维尔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11.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的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12.就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13.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19世纪30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的事件是“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纽约太阳报》、《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的创刊为标志)。14.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和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15.“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6.传播效果依次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17.有限效果理论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18.宏观效果理论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涵化分析”以及“编码与释码”研究等等。19.恐慌研究中,个体差异(特质)、社会群体(范畴)、社会关系成为缓冲体(防弹衣)的三个要素。20.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21.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以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22.P198图11-223.“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24.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25.一些学者将“培养分析”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26.在当时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制作了一部题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27.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家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着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28.传播学是在美国诞生的。29.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拉斯维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30.1927年,拉斯维尔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31.1948年,拉斯维尔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32.卢因的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33.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34.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试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35.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36.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37.传播学的直接来源是信息科学中的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38.1947年,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他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等。39.香农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在1949年发表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他与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40.对作为社会科学的传播学来说,香农信息理论的一个直接冲击就是谁使传播学者感受到了传播的普遍性:所谓传播,无非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信息是普遍的,传播也必然是普遍的。41.实现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信息反馈。(接收——反馈——接收)42.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43.罗杰斯曾经承认,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都关心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经验学派的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批判学派关心的焦点则是“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与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44.控制论的创始人是威纳。二、单项选择题(10分)三、多项选择题(20分)四、名词解释(20分)1.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低可信度新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3.“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4.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5.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五、简答题(20分)1.对拉斯维尔程式,即五W的评价。答:优势:拉斯维尔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维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劣势: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维尔模式还是不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维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2.对循环模式的解读(P61-62)答:(1)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一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互相交替着这些角色。(3)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3.分析从众行为答:(1)从众行为是由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2)从众心理来源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3)出现从众行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息压力,二是趋同心理。所谓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和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4)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当这些中坚人物显示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形成新的合意。(5)从众行为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成员身份地位;对话题了解程度;空间开放与否,是否有求助对象;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亲密状态。4.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P113-116)答:(1)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他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施拉姆的分类法的重要贡献是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P136-137)答:(1)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就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第二,为了接近真理,惟一的办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的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第三,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6.社会责任理论答: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了一下几个原理原则:(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
本文标题:XXXX考研最新大纲资料新闻传播8专业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9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