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电视节目制作》第2讲电视节目制作基础
•电视节目制作•第一讲绪论电视节目制作第二讲电视节目制作基础第二讲电视节目制作基础•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二、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设备及手段•三、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四、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五、电视制作新技术简介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概况: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电子摄像和编辑技术逐步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通讯卫星、光纤、网络出现,电视事业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数字技术逐步普及与运用第二节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手段及设备(一)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节目组人员:从事把节目构思、剧本、文稿或事件最终发展成屏幕图像的人,主要有节目策划、设计、执行等人员,包括制片人、监制、编剧、导演或编导、场记、编辑、助理编辑等。•技术组人员:从构思到实际制作提供有效技术服务和必要的技术保障的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包括摄像师、音响工程师、录像员、美工、视讯人员及相关工程人员。(二)电视节目制作主要设备•前期制作设备:•摄像机:SONY、松下•照明器材:聚光灯、泛光灯•话筒•后期制作设备:•录像机:记录、重放•编辑机:传统,电子编辑功能•编辑控制机:传统,进行控制,完成指定功能•视频切换台(三)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制作手段:为电视节目传播而采用的总方法、措施。•主要手段:A.直播B.电视影片制作C.录像制作D.电子手段实况直播•1、特点:(同时、突发、传送)制作过程中,图像声音同时摄录,制作、播送一次完成;同时使用多台摄像机、转播车、切换台等设备;具有现场性和参与性。2、分类:•现场直播•演播室直播•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活动等等。突出新闻性、时效性。举例:OSCAR•演播室直播:新闻节目、谈话节目、教育节目、综合艺术节目等等。突出参与性。举例:环球直播室•直播节目:综合性强、现场、演播室、背景资料、录像资料电视影片制作•特点图象质量高,色彩还原好,无需充电。适合拍摄电视广告和大型节目,适合环境恶劣、人员少、无电源等情况下拍摄。需经费充足。优越的保存性。后期再创作性。举例:MV《可以可以吗》•转换电影电视系统胶转磁系统,磁转胶系统录像制作方式•电影——胶片记录;•广播——录音磁带;•报纸——纸张印刷;•电视——录像磁带。•电影胶片—录像磁带—光盘技术—磁盘技术•举例:一虎一席谈、皇牌大放送•特点节省经费,磁带可以反复使用,拍摄效果可以当场观看、及时修改,不需洗印,记录保存方便。制作手段丰富,电视节目制作的主流手段。电视节目播出自动化。•发展电视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形成了更加有力的电子制作手段(三维动画等)。电子手段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电视技术二维、三维、虚拟虚拟主持人举例:《档案》、《偷天情缘》、《读书之娱乐至死》第三节电视节目制作方式•一、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二、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三、ESP方式•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使用便携式的摄像机/录象机一体化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最简单的采集设备:一台摄像机和一条编辑线•特征: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举例:《偷天情缘》ENG对突发事件报道,能快速反应,机动灵活。ENG设备和人员在现场工作相对灵活,一般一人一机就能完成任务。ENG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影响现场因素少。如:战场、火灾现场等。记者亲历曼谷接头冲突•SNG方式:•SatelliteNews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方式,ENG方式的发展形态•利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安装地面卫星发射站装置传送现场拍摄制作的新闻节目•时效快、传播距离远、范围广•费用昂贵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它是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EFP是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电视节目生产方式。•举例:春晚、赛事直播、颁奖典礼(OSCAR)设备组成:三台或三台以上摄像机、视频信号切换台、调音台、及其它辅助设备如转播车。特征:多机拍摄、同时编辑户外直播现场转播车内部春晚导播间春晚导播间信号切换台EFP方式•特点:现场采集、现场制作、现场编辑、现场播出。时效性强,方便现场制作。•主要摄制特点:对突发事件报道,简化了制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EFP是最具有电视特点、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文艺、专题、体育等类节目的制作方式。ESP方式•电子演播室制作,演播室在设计和建造时预先充分考虑到了节目录制、播出的技术要求•设备组成:完善的照明、音像设施(摄像机、切换台、录像机、录音系统、灯光系统等)•特征:综合特征,灵活性强•可同时用多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可现场切换,现场传播。•具有良好的灯光系统,齐备音响、道具和场景等。现场调度自由灵活、方便了制作程序。•ESP制作方式技术质量高、特技手段丰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作方式。•ESP方式既可以先拍摄录制,后编辑配音,也可以多机同时拍摄。•ESP方式综合了ENG和EFP方式两者的优点,手段灵活,可用于各类节目的制作,已成为电视台各类自办节目的主要制作手段。•但是ESP常需要搭景、排练,演播室因此而被占用一定时间。•演播室综艺节目•举例:《快乐大本营》《鲁豫有约》多机拍摄方式•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多台单机拍摄,后期编辑。•多机拍摄,现场切换;辅以单机拍摄,后期编辑。•分段拍摄•不间断拍摄多机常用机位•三台固定机位和一台游动机位•2号机全景及部分特写•1、3号机中、近景,特写•4号机游动机位,机动灵活演播室景区•A区正在演播;B区搭好布景,演员就位;C区正搭景。•B区演播;C区待命;A区拆景、搭景。•A、B、C三个景区分别用红绿白三色标志景区。第四节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电视节目创作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创作。•通常,我们把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分为若干阶段•一般分为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前期拍摄•前期拍摄是指从选题构思到实施拍摄,因此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前期构思创作阶段2、现场拍摄阶段(一)构思创作阶段•选题设计:节目构思、主题研究、观众研究,包括主题、处理、视觉潜力、可行性•主创人员草拟剧本或创作提纲•写出分镜头方案及拍摄计划、拍摄日程表•确认前期制作所需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制片部门要确定选择的拍摄场地及后期保障。通常所说的剧本,分为两种类型:(1)文学剧本;(2)分镜头剧本。《窃听风暴》最后一幕分镜头本镜号角度景别摄法内容音乐音响时间拍摄地点备注123456正正正正正正全景全景全景远景中远景近景移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维斯勒拉着小车走在书店外墙字幕:两年后书店橱窗里德莱曼的巨幅海报维斯勒走入画面,注视着德莱曼的海报维斯勒走入书店,卖书人在工作维斯勒:“你好。”维斯勒左右看了一下,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嘈杂的马路无312211柏林街头某书店外墙书店分镜头稿本格式•镜号•机号•景别•技巧•时间镜头顺序号,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内容•解说•音响•音乐•备注多台摄像机拍摄时,机号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如推、拉、摇、移、跟等,以及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镜头画面的持续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以秒去标明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对应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在相应的镜头标明使用的效果声注明音乐的内容及起止位置方便导演作记事用,可标注特别要求(二)现场拍摄阶段•不同类型节目制作方式也不相同•排演剧本•拍摄场地准备工作•技术设备准备工作•预排练工作•实录拍摄工作现场拍摄•向摄像师下达简单的命令:1、简单地给摄像讲一下你要拍的是个什么节目,给他看看提纲当中的有关部分。2、先拍节目中最重要部分的镜头。一、主镜头每一组镜头总是先用全景从头一口气拍下来,这就叫“主镜头”。然后,让被拍对象重复一次(或两次以上),以便拍摄近镜头或反打镜头。二、拍摄次序•事先挑出在同一点上要拍的所有的镜头(在同一境内的所有镜头),一个个地拍完,然后再移到另一个点去拍。拍片比率•拍片比率,指摄像师拍摄素材片的时间长度,与根据这些素材的剪辑成正式节目的时间长度的比例。•拍摄比例至少应该是二比一•拍摄的素材的长度一定要足够。•拍什么和拍多少是同等重要的•NG镜头•现场拍摄(三)后期制作阶段•后期编辑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目的是最彻底地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后期制作的内容•素材审看,实际编辑•特技的运用、字幕的制作。•初审,检查结构是否合理,段落层次是否清楚。•混录。录解说词及所需的音乐。•成片审看。负责人审看并提出意见。•修改编辑系统•根据后期制作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1、线性编辑系统•2、非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线性编辑是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1.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相对于非线性编辑来讲比较简单。•2.素材的搜索和录制都必须按时间顺序进行,节目制作相对麻烦。•3.线性编辑系统的连线比较多、故障率较高。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非线性编辑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数字化制作•1、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计算机里完成,不再需要过多的外部设备•2、对素材的调用瞬间实现,突破单一的时间顺序编辑限制。•3、只要上传一次素材就可以多次编辑,信号质量不会变低。第五节电视制作新技术简介新技术•高清晰度电视•交互式电视•立体电视新技术•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网络电视•DV技术•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
本文标题:《电视节目制作》第2讲电视节目制作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9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