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政治学课件【向】第二章
第二章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政治的历史发展1、早期国家间关系及其特点(冯绍雷《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4年)(1)偶然性。(2)地区性。(3)有限性。(4)幼稚性。2、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变革作用英国哲学家边沁首次提出“国际关系概念”(InternationalRelations)。•资本主义产生后国际政治的特点主要表现:•(1)国际体系初步形成•(2)欧洲占据世界中心舞台•(3)逐步形成国际法体系•(4)少数资本主义强国长期垄断国际事务,推行强权政治,使弱肉强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现象。•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政治的推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叶自成教授•二、国际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国际政治学自形成至今,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学者泽姆比把1919年5月30日视为国际政治学的诞生日。•2、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发表了其著名的《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一书195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昆西·赖特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3、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70—80年代)•4、冷战结束后的新发展(90年代以来)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理论流派•一、理想主义学派(Idealism)(规范主义理论Normativetheory)主要观点是:第一,人性善的哲学基础。•第二,强调国际合作。•第三,主张充分发挥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作用。•第四,倡导并实践集体安全原则。•第五,重视国际道德的作用。二、现实主义学派(Realism)——一种经久不衰的理论范式(一)现实主义的思想渊源1.修昔底德2.马基亚维里3.霍布斯(二)现实主义理论假设•第一、国际体系以国家为基础,国家是国际体系中主要的和统一的行为体。•第二、从悲观主义的人性观出发,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冲突,即无政府状态下争夺权力的斗争。•第三、现实主义规范性理论的核心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第四、国家本质上是根据国家利益进行决策的理性行为体。(三)现实主义学派与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分歧第一,政治哲学观上不同。•第二,伦理观上不同。•第三,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作用的认识不同。•第四,对国际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四)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3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法国学者雷蒙·阿隆汉斯·摩根索•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其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其二,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基本路标和主要工具。•其三,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虽是普遍适用、客观存在的,但它又处于变动之中,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其四,一般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领域和国家行为,要把个人的道德和国家的道德区分开来。•其五,不应把特定的国家道德混同于普遍的道德法则,并试图把国家道德扩展为普天下适用的道义法则。•其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政治领域的自主性。三、行为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莫顿·卡普兰•“科学行为主义三论”:一体化理论、沟通理论、博弈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卡尔·多伊奇•四、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第一,国际政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同时注重系统的两个要素,即单元(单位)要素与结构要素。第二,国际政治的因果关系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第三,权力与利益无疑是国际关系的内核,但权力追求本身并非目的,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第四,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力之争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之本性,它是一种结构性特征与状态。第五,国际合作是可能而有意义的,但合作同时又是艰难而脆弱的,权力关系在合作中仍起重要作用。第六,兼收并蓄的研究方法。•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约瑟夫·奈罗伯特·基欧汉五、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一)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1.对人性的乐观态度•2.对国际关系是合作性而非冲突性的确信•3.对进步的信仰•根据新自由主义关于合作的国际关系的不同论点,新自由主义可分为四个派别:•社会学自由主义•相互依赖自由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共和自由主义•(二)新自由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第一,相互依存是当代国际关系的根本性特征和前提性条件,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国际关系的框架。•第二,军事实力的地位与作用相对减弱。•第三,现实主义的“国家中心观”已被超越,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明显加强。•第四,国际机制(包括国际法、国际组织)在整合、规范国际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五,在相互依存时代,国际合作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前景。•第六,重视绝对获益,强调经济福利目标。(三)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分歧:•1.无政府状态的性质与结果•2.国际合作•3.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4.国家的优先目标•5.意图和实力•6.制度与机制•五、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亚历山大·温特•1992年《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1999年《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第二、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共同观念建构的。•共有的知识•物质主义:(1)人的本性(2)自然资源(3)地理状况(4)生产型力量(5)毁灭性力量•(1)霍布斯无政府文化----霍布斯式国际体系•(2)洛克无政府文化----洛克式国际体系•(3)康德无政府文化----康德式国际体系•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包括:•(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物质结构是行为体的实力分配及其相对位置;社会结构则是指行为体占支配地位的信仰、规范、观念和认识等文化因素。国际体系的物质结构只有在观念结构的框架中才能具有意义。•(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益和行为。决定和改变国家行为、认同和利益的不是体系的物质结构,而是在国际政治互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社会结构,它们影响着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导致相互关系的合作或冲突。•(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关系。社会结构不仅确定单个行为体的含义及认同,而且确定这些单个行为体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及文化活动的模式。同时社会结构又是行为体实践的结果。
本文标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政治学课件【向】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