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从灾难新闻报道看中美媒介生态差异
-1-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媒介传播史论论文从灾难新闻报道看中美媒介生态差异系别语言文学系专业08对外汉语姓名黄姗学号20081103011指导教师汪兴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1年6月12日-2-目录摘要………………………………………………………………………3一、中美主流报纸对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主题比较………………3二、中美主流报纸对灾难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比较………………4三、中美媒介性质地位比较………………………………5四、中美文化心理比较……………………………………5结论…………………………………………………6参考文献……………………………………………………………6-3-从灾难新闻报道看中美媒介生态差异——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摘要:随着中美媒体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文化比较的发展与流行,对中美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同一灾难事件,不同的媒体为我们呈现的图景不尽相同,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作为个案,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中美媒介的生态差异。关键词: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媒介生态灾难性新闻事件集突发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复杂性于一身,对于传媒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也是受众紧密关注的对象。对于这类新闻的报道,在各国都呈现一种精心和宏大的报道态势,因此,灾难新闻报道是透视不同国家媒介生态差异的典型素材。本文选择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个案,试图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特点,分析中美媒介生态差异。所谓媒介生态,我们可以借用生态学中有关“相互关联制约”的机理和相关性的系统研究方法,把这一概念界定为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媒介生态包含诸多因素,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介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方面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等。为了更好地研究中美媒介生态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媒介生态简单地分解为价值取向、媒介性质定位、传播方式、文化心理4个小单元。(一)中美主流报纸对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主题比较灾情报道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地震相关问题其他《人民日报》407篇(48.8%)143篇(14.8%)19篇(2.0%)4篇(0.4%)121篇(12.4%)、51篇(5.3%)55篇(5.7%)81篇(8.4%)《纽约时报》58篇(33.3%)46篇(26.4%)8篇(4.6%)7篇(4.0%)12篇(6.9%)12篇(6.9%)20篇(11.5%)2篇(1.1%)-4-从上表比较可得,,两报关于“灾情描写”的报道均占据了最大比例。《人民日报》中外交类报道比例是《纽约时报》的两倍。《纽约时报》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国家形象以及地震相关问题类报道比例均高于《人民日报》,其中,政治和地震相关问题报道比例是《人民日报》的近两倍。从内容分析上来看,《人民日报》新闻主题以救援、政策新闻居多,宣传稳定为新闻选择原则;头版头条多刊登政策、救灾部署、领导人视察等新闻,更习惯站在全局角度去审视新闻。但同时对灾难新闻报道数量比以往增加不少。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媒体着重对灾难新闻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进行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侧重对灾难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受害者进行报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也采取了越来越开放的政策。《纽约时报》则更重视政治、社会问题及军事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关注“中国国内政治政策”、“领导人表现”与“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相关新闻;揭示存在的社会问题,如四川农民工打工、校舍质量、迷信和风水等问题,质疑和反思中国一些政策;对于军事类别的报道份量重于《人民日报》。而在报道灾情的严重性时,也不单单是概括性的陈述。而是通过对受难者眼神、动作、精神风貌、现居住地的描写,来表现他们的生活状况,揭示灾情的严重性。正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都是西方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更加深入准确、充分展现灾难细节的特点体现。(二)中美主流报纸对灾难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比较汶川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无论是对中国新闻传媒还是西方新闻传媒而言,无疑都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但是在认识灾难新闻的“有用性”的价值取向上,中美却有着不同的标准与尺度。《人民日报》主要是正面性的宣传,它的报道重点是救灾而非灾难本身,多用“奋力抢救”、“顽强”、“生死不离”以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等褒扬态度的词汇,着重报道了各界援助与现场救援的进展;在报道领导人的有关新闻中,多使用如《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等此类新闻标题。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一种道德教化的追求,即站在“人”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当然,现在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相比较而言,《纽约时报》以中性报道为主,负面报道次之。报道中多出现“franticsearch”、“Superstitions”、“havelittletrainingndisasterrelief”等否定或-5-质疑态度的词汇;多次涉及西藏、台湾、中日关系、人权、唐山、雪灾、长江洪水、SARS等敏感词汇。美国媒介“很懂得新闻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获得最大利润,他们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往往将“空前绝后”、“耸人听闻”之类的现象和事件作为报道的重点。另外,他们也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其所标榜的社会责任,在突出“以事为本”的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注重宣扬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三)中美媒介性质地位比较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学家用“链”这一概念形象地描述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依存的关系。在媒介生态中,这种链式结构也是存在的。价值取向就直接影响着媒介对自身性质的定位。美国学者勃莱纳曾经这样表达,报纸有双重属性:报纸一方面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制度下的私营企业,另一方面报纸也是我们民主社会和政府能够顺利存在下去的情况下必不可少的一种多远性质的事业。《纽约时报》被这样概括,它既是社会通讯交往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又是能给股东带来盈利的企业。这同样也是对美国新闻传媒的概括。这种定位直接反映到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之中。在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纽约时报》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量,获得最大利润,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往往深入、全面,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多次涉及人权政治等敏感问题,宣扬西方的价值理念。中国的新闻媒体一直是把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新闻理论作为其功能定位的基础和出发点。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由此可见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以新闻为主要手段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是阶级的舆论工具。因此,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对新闻的选择以有利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将号召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保障社会安定作为最重要的报道方针,报道国内负面新闻时慎之又慎,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四)中美文化心理比较生态系统都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媒介生态亦是如此,其外部环境一般由一定时代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社会心理、文化环境等构成。而其中的文化环境又是最具有延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因素。这里着重对媒介生态的文化环境进行考察。西方媒体受“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思想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的影响,注重个体独立、个性自由、个人权利和个人存在。所以在汶川地震这样的-6-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受个体主义文化思维方式主导的《纽约时报》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个体的生存状态。同时,古希腊“酒神”文化中的悲剧精神和《圣经》宗教文化中的“赎罪”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纽约日报》在对当年911时间的报道中,字里行间充满了恐惧、绝望和怜悯。他们注重表现灾难到来的惨剧、遇难家属的痛苦、悲剧发生的处境和进行斗争的勇气,使受众正视现实社会的负面,自觉接受灾难的挑战,在奋斗与超越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价值而中国自古以来就受儒家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向来以“和”为贵,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国情决定,中国媒体要担当宣传和谐精神、稳定社会秩序的责任,所以集体主义文化思维方式下的《人民日报》偏重于表现群体的团结一致,通过救灾成功事件的宣传来稳定民众情绪,鼓舞团结力量。而在政治文化心理方面,中国长期奉行“家国同构”的政治规范,这种文化传统“使传媒习惯于用同一的视角关注同一重大问题,对国之重要便是对家之重要,政治意义之重大便是新闻价值之重大”。因此面对同样性质的灾难事件,《人民日报》极少出现灾难现场的描摹以及对灾难本身的注视,极少突出毁灭感、死亡感和绝望感,而代之以人民群众与灾难斗争的乐观精神以及抗灾救灾的英雄气概,并以此来凝聚公众注意力团结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结语: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美媒介生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在当今新媒介融合、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美传媒也在走向融合趋同、相互学习渗透的道路,比如在新闻传播基本要求方面,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中西新闻都有着相似的认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传媒是纷繁多样的,允许也需要不同的声音出现。很难说那种媒介生态是正确的,媒介生态如自然生态一样是一个开放运动的、流变不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使自身能进一步适合社会居的发展。。参考文献:[1]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2]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3]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4]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5]张卓,《搜索传统走向沟通——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7-
本文标题:从灾难新闻报道看中美媒介生态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1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