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党政新闻的创作技巧1
党政新闻的创作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承蒙你们单位领导的厚爱和盛情,今天我们有幸来参加你们单位的工作会,并被你们朱主任安排来讲一下党政新闻的创作,我是既感到荣幸,又极度惶恐。因为我本身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也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现在也只是在县信息办从事了近三年的党政新闻照片拍摄和新闻撰写,说直白一点就是个假记者而已,是属于打假对象之一。说老实话,我自己虽然在党政新闻岗位上工作了几年,但在党政新闻创作上都还没有摸索出什么门道,更没掌握到什么技巧,更不敢说有什么经验和成就,实际上也就没有资格来讲这个问题了。但今天已经被赶鸭子上轿了,也只能就党政新闻的创作这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包涵、指正。我想今天我从四个方面来讲一下党政新闻的创作:一、什么是党政新闻,做党政新闻的什么意义?(一)什么是党政新闻?在了解党政新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闻。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还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阐述开来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和传播。而在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这一定义在原则上表明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必须是对事件或事实的报道。明白了新闻的概念,我们再来理解党政新闻就容易多了。党政新闻,顾名思义就应该是及时报道或传播党委机关、政府组织或其领导人近期的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真实情况的宣传材料了。当然这个概念也是很不准确的。(二)做党政新闻的意义做党政新闻是为了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一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人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我们今天也只是讲适用于党政网络上使用的很狭隘的新闻内容。具体到我们资中来说,党政新闻就是直接宣传报道县委、县政府和所有县领导的活动情况;而法院的新闻报道则是宣传报道新近在法院内部或法院系统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关注的事,在内容上以省市县领导来法院指导调研工作或法院系统正在开展的工作为主,当然也还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法院系统内部的各类有价值的事件,以达到宣传法院工作的目的。在此,我也给大家透露一个信息,就是只要是副县级及以上职务的领导,无论是本县或其他地区的领导来法院考察、调研、学习,你们做成了新闻报给我们,我们基本上都会采用。党政新闻创作包括党政新闻照片的拍摄、处理和党政新闻稿子的写作两个方面,新闻照片和新闻稿子是本是互为一体的,它们相互依托、互相印证,但为了给大家讲得清楚一点,我还是要把它们分开来讲。二、党政新闻照片的采集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在讲新闻照片的采集前,我先简单的说一下相机的设置。现在我们做的新闻照片都来源于数码相机,在没有特别熟悉数码相机的功能和使用不熟练的前提下,我们一般都把相机设置在自动档,这样相机会根据我们拍摄的需要自动对焦、调整焦距和感光,这样照出来的照片虽然生动性差一点,但一般情况要用来做新闻是足够了的。新闻照片分为动态的照片和静态的照片两类。无论我们是采集动态的或是静态的新闻照片,都要在意识上根据新闻事件的需要确定好这个新闻大概要用几张照片,要用哪个场景或角度的照片。(一)动态新闻活动的照片采集:在采集动态新闻照片时,我们要提前了解掌握新闻活动的路线、过程,要一直跑在新闻主角的前面,有意识的抢占适合拍摄新闻照片的特定位置,并举起相机等待新闻事件的主角进入最佳位置时按下快门,采集到适合我们新闻的照片。(二)静态新闻照片的采集:这在我们的党政新闻中主要以会议新闻照片为主。在采集这类新闻照片时,我们要选择在会场内人员最齐的时候从正面拍摄一张新闻照片,这时所说的人员最齐是指在主席台上人员最齐,参加会议的人员也最齐的时候,拍摄这类照片时有个要领,就是照片底部这一排不能有空位置,否则这张照片就有较大暇疵,一般就不用这种照片。然后采用斜角的位置把主席台上的领导人全面照一张照片,这是因为我们在写新闻稿子里会交待这次会议有哪些领导出席,而他们不会每个人都有讲话,或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用一张照片的。最后才是要特别突出的领导人的个人照片,在采集这种照片时最好是采集他的正面、且他也正好正视镜头时的照片,这样才能更好的显示出他的神采,可谓是传神。在采集了新闻照片后,在使用照片时一般还会用Photoshop软件来处理新闻照片,想来有很多同志都很熟悉这个软件的使用了,同时这个软件的使用技巧也很多。在此,我就不冒充行家来讲软件使用了。我主要讲一下照片的规格和布局:现在我们使用的尺寸规格是500*350的,也就是说照片的宽度为500像素,高是350像素,这是大小。然后就是布局了,在拍摄照片时我们就首先要考虑一下人物的布局,从原则上来说,照片中保留的人物所占的比例是高只占整个照片的2/3左右,宽只占中间4/5左右,这样的布局才显得协调。当然这只是个参考数值。三、新闻稿子的写作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子,则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新闻稿的结构,二是新闻稿的语言风格。(一)新闻稿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新闻应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5部分。不过简单的结构就是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不过要把这三部分写好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1、标题:新闻标题是最直接告诉读者这篇新闻要说明一件什么事的。对新闻标题的要求是应该准确、清楚、简洁、生动,标题要能吸引人的眼球,让读者看到标题后就有阅读的兴趣。如果是用中规中矩的标题,如资中县召开工作会,项目竣工投产了,这样的标题能让读者了解新闻的内容,但因其采用的平实的表述方式,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在做标题时有意的把新闻事件的内涵写出来,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更浓一点点。如我在做两条水泥生产线的竣工投产时分别用了这两个标题“资中县又一年产值达5亿元的水泥生活线竣工投产了”,“投资达4.8亿元的星船城水泥生产线正式投产了”,这两则新闻都被市电子政务办采用了,同时从这两条新闻中抽取出来的信息也分别被采用,标题本身突出的投入产出数量较大也有不小的功劳,同时也避免了在同一类事件上标题重复。2、导语。导语也就是新闻正式的第一段,是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有人把导语称为“抓心的手”,这就表明导语要有很可的吸引力,要交待清楚新闻中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怎么样。写导语的基本要求是:要实在,忌空话;要简短,忌冗长。我们做新闻也要力求把导语写得简明扼要,把什么事情发生、什么时间以生、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人参与、主题是什么写清楚就行。3、主体。主体是新闻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阐述,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内容,表现全篇新闻的主题思想。在写主体部分时一般情况下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写。在我们的新闻里这部分是很简单的,至少我做的新闻是这样的,就简单的一两句话把事情的经过说完就行。4、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作用,也是回答导语的原因(为什么)的。背景能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能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5、结尾。结尾在新闻中本来是用来小结、启发、号召、分析或展望事件发展情况的。在我们党政新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可以说是是我们党政新闻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是会议或领导提出的为推动某项工作的要求、措施、办法等内容。(二)新闻语言的风格新闻语言重在表述事实,是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新闻语言的要求: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比如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而不一味下结论。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求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近三年的语言的模糊性。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比如,“近500人”比“几百人”,“3000余万元”比“几千万”就准确多了。简练: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写新闻提供写短句,说短话,能用一个定表达的约不用两个字,强调简捷直叙,少曲迂回,尤其忌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的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比如:“……的大好形势下,在……的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尽量避免。朴实通俗。质朴无华、通俗具体、客观实在,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新闻语言讲究朴实,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新闻语言的通俗,要求从读者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言,而不能用生僻字、生僻词。在写新闻时,用语不以作者的认识标准,对一些特殊用词,或者专有名词,应加必要的注释。比如我们法院系统或其他专业系统在做新闻时对某些专业名词就必须有注释,要不然要么是读者不知道是什么,我们要用也无法辨别。另外,在新闻语言表述中,还应该把握“两多两少”,即:“多用中性词,少用修饰语;多用陈述词,少用褒贬词”。要对你想表述的事件客观描述,而不是随便下结论,或者评论;如果要写评论,那就单独写新闻评论,而不能在新闻中夹带评论。四、新闻创作中的注意事项(一)新闻人称:新闻写作必须用第三者身份进行客观描述,而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去下结论或发表感叹。我们经常听到市县电视台以“我市、我县”或部分单位信息员写的“我县”、“我镇”等进行描述,这在新闻中是不正确的表述词。只有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第三方,才能更客观、更真实的描述事件。(二)新闻事件:每一个新闻报道原则上只写一件事,只有一个中心。如果在一个活动,特别是会议上有多个内容的,就要以一个事件为主,其余的事件就只是一笔带过就行,或者是只报道会议的过程和精神,千万不能平均用力,各有侧重。(三)新闻要有特色。应该说每个独立的个体就是种特色,每个人做的新闻肯定不同,就是不同的人做同一新闻,做出来的结果肯定也不同。在做新闻时,我们要做出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来检查指导调研也要做出不同的风格。比如在去年4月30日和5月18日,县长张伟和县委书记何兵分别到银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调研,也是我一个人去的,就是因为他们身份不同、时间不同,在处理新闻时也就有较大的变化。县委更注重宏观把握和指导,县政府更注重执行和推进工作,再加上时间上有差异,在新闻事件本身的背景上也有不少的差异。以上是我啰啰嗦嗦的谈了一下我个人对党政新闻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认识,肯定有不少的缺陷和不足。在此,非常诚恳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并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县内的党政新闻做好、把在法院系统的新闻做好。
本文标题:党政新闻的创作技巧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1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