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媒体报导及评论香港和谐社会民调
1媒體報導及評論「香港和諧社會」民調-至2010年4月15日信報財經新聞P15|時事評論|民間心戰室|By魯姜2010-04-15標示關鍵字和諧成歷史共享變共識劉兆佳教授說香港社會各界「一方面關注社會矛盾及安定的問題,另一方面卻對各種應對之方缺乏共識,因而形成了一種坐困愁城的感覺」。「坐困愁城」的其實是一眾特區官員,香港人充其量只可說是「被困愁城」,至於愁城由誰人一手造成?政客與傳媒多會指向特首,問責班子則會反指對方。劉教授一直不是政府中人,亦未被同化,才會如此坦白直率,用上「坐困愁城」這類必會惹來更大爭議的字眼;但他不把責任「回歸」政府,令文章及發言變得軟弱無力甚至是捉錯用神,從政府心戰作用自然有限,最多也只能做到向特首交差而已。中國與特區政府追求的「社會和諧」,其實是社會的長期安定和穩定,要達致這個最終目的,和諧是說法最漂亮的手段之一,亦是不少政治家的理想,但一般市民卻未必明白和接受「和諧」與「安定」的必然關係,因此即使多年來中方和特區政府一直以「達致和諧」為施政目標,呼籲市民以積極行動響應支持,但言之諄諄、聽者藐藐,不但反對派對這個理想和口號視若無睹,有時甚至更加肆意大力衝擊政府,以示對當局的有關政策或做法表示強烈不滿。中大調查殺傷力大為什麼社會沒有和諧?心戰室統一定性為因為出現了矛盾,無論是階級矛盾、政治矛盾、市民矛盾……不滿的一方極易與對方產生磨擦,磨擦升級變成對抗,最終甚至可能釀成暴亂。別有用心的傳媒及評論,把一個中大的調查報告結果形容為暴亂已在眼前,若不是危言聳聽,便是順口開河,真正的企圖和目的,當是置問責官員及特區政府於死地不可。中大亞太研究所就香港和諧社會進行的民意調查,雖早在二○○六年經已開始,但由於今年的最新數據出現明顯跌幅,再經傳媒的大力渲染,遂不但「一鳴驚人」,更一舉把「和諧」的畫皮與假像徹底戳破。如果當年董建華政府容納不下港大鍾庭耀主催的特首及問責官員民望調查,那麼這次中大王卓祺教授做的調查,對特區政府的殺傷力將會更大,除了對曾特首及其支持者的施政理想感到懷疑外,今後「和諧」二字還是否適宜放在中方及港方官員的心內口邊,更是一個進退維谷的兩難問題。「河蟹」令中方進退維谷因為調查的均值低於三分的分界線,說明了民意確認香港已非或並非一個和諧社會。香港若非一個和諧社會,即等於特區政府及中央建設香港和諧社會的努力全功盡廢;今後這個和諧策略應2否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又或是須改弦易轍另起爐灶,心戰室為此應有一番忙碌。「和諧」變成「河蟹」,已令中方進退維谷;市民已認為香港沒有和諧,政府若仍自說自話漠視民意,恐怕下次調查的結果將只會更差。中大這次之能「一雷天下響」,除了數字的暴跌或突破令人意外,能夠找到前高官何永謙為有關數字作解讀居功至偉。細看新聞發布會的報道內容,王卓祺介紹的數據所佔幅度雖然不少,但何永謙的說話卻是精華神髓所在,他對特區政府的問責及批評觀察獨到且一針見血,所以最後定性為「情況令人擔憂」,傳媒又焉會不照錄如儀且放在明顯位置。劉兆佳隨後雖批評何氏,言論言過於實,但卻以「香港人坐困愁城」作為總結,可見「和諧」一詞在可見將來社會自特區政府常用詞彙中自動消失,不再成為市民「共識」的目標。事實上,中大其實並非存心要置「和諧社會」於死地,因此在新聞發布會中亦有強調主流意見其實認同「求同存異」,但這類帶有「和稀泥」作用和色彩的數據與觀點向來不為傳媒重視及喜用,別有用心者自然更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百業加價仇商仇富何永謙的解讀,當然也不是想個人藉此爭出風頭,觀乎他過去的文章和言論,動機與立論與王永平先生並無二致,同是由情多理法重角度出發,以前高官過來人身份向公眾及政府提出示警或具體的可行建議,但一旦猛虎出柙,輿論自必立即起哄,內耗亦因此更有理由和藉口。去年「仇富」經常成為討論議題,因為貧富懸殊以至巨額花紅等問題令人側目;今年樓價迭創天高,令「地產商」先拔頭籌成為最新的仇視對象,然後是接踵而來的百業加價,令「仇商」與「仇富」成為孿生兄弟。特區政府認為政治矛盾是造成官民矛盾的主因,但「仇政府」因直選爭拗已成趨勢,最終會否擴大至「仇中央」,把政制改革不前歸咎於中央的背後攔阻(特首已盡全力反映要求),還得看有關人士能否當機立斷。這股互相仇視之風,始於特區政府建制及親中派對民主及泛民派的歧視及仇視,其中某些「爛頭蟀」的言論甚至惹起公憤;社民連等激進派遂趁機變本加厲,在議事堂中掟蕉擲鞋甚至提出變相公投的創新招數,但想不到建制派竟對「全民起義」一句廣告標語大做文章,強把「起義」定性為「暴力對抗」、「顛覆政府」,這種語言暴力的濫用,與某些傳媒不遑多讓,公眾雖未必認同,但最終必會反映於民意調查之中。其實無論「起義」、「掟蕉」甚至肢體衝撞,若非另有內情,一般人多只會轉眼即忘或一笑置之。這些「出位」言論或行為,目的只是吸引大眾注目及參與,即使引起了注目,最終能否變成參與及行動,還是未知之數。若是政治行為,更需要受眾願意將訊息與他人分享,鼓勵更多人加入行動。如此複雜的過程,若非崇高理念、清晰說明、具體行動及適客觀條件,將不易產生龐大迅速效應。就以「起義」為例,即使有人誤信,等於推翻政府行動,會把這個「誤解」付諸行動的人亦只會是鳳毛麟角;同樣道理,「掟蕉」除能博取見報曝光機會,公眾的認受已不可能是一面倒,更遑論是「有樣學樣」,因為可供個人掟蕉的機會及場合不會多,有之亦沒有傳媒報道,更出位也達不到廣為人知目的,所以真的有人會去嘗試。當事人自信心不足或另有企圖,才會對「起義」、「掟蕉」等行為大驚小怪,而掌權者若不信任群眾的智3慧與判斷力,對這類行為愈大驚小怪,不但愈刺激對方變本加厲,距離「和諧」的終極理想及目標亦愈遠,建立共識亦只徒屬空言。政府心戰室把劉兆佳推到台前略作回應之後,已不敢對這個調查再作一詞;劉教授強調香港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目的是淡化政改的負面影響;連日來已有不少論者指出還有什麼問題,相信政府內部必會分頭各自處,好為政改方案作掩護。「不和諧」至什麼程度及時候才會「爆煲」?唯恐天下不亂者當然認為逼近眉睫,但認清目下民意,相信爆煲發生的可能仍極遙遠,因為香港的財政儲備極為強勁,派錢「止咳」幫助甚大;況且五區總投走勢不佳(「起義」、「公投」口號吸引力及說服力不足),市民抱觀望態度者多,不會一面倒支持反對派,令出現「終極對抗」、「全面衝突」的機會微乎其微;況且,「仇商」力度的大小,端視乎利之何在,政府可帶呼籲商界在賺錢之餘更多「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平衡公眾的不滿;「全民共享」是較易為人接受的「全民共識」目標,亦是政府化「被動」為「主動」的關鍵,只要做到人人有份,公眾追求公平公正公義的壓力,有望可以暫時按下不表,又或更樂意接受是按部就班的安排。魯姜星島日報A14|港聞|GiveMeFive|By張笑容2010-04-15標示關鍵字和諧社會與家庭凝聚力中大亞太研究所民意調查顯示,政府在促進社會和諧的九項工作中,評分全下跌。跌幅最勁的首三位是發展經濟、促進就業;推動多元價值、尊重各民族文化;以及加家庭凝聚力。家庭一向被認為是私人領域,是家人之間的事,除非涉及家庭暴力,政府甚少介入。現實是社會由家庭組成,家庭和諧與社會和諧相關,社會政策亦會影響家庭凝聚力。提升家庭凝聚力,要時間和空間,並不是賣多兩個愛家人廣告、搞多兩個嘉年華會便成。政府可以做的是大力推動「家庭友善政策」,五天工作是第一步,還有彈性上班、最高工時、最低工資、託兒服務、男士侍產徦、生育獎勵、教育津貼等等。減輕生活負擔,父母不用為奶粉錢、學費拼命兼職;為工作時數設限,讓父母能回歸家庭,才有機會提升凝聚力。空間包括身體空間和心靈空間。一家幾口蝸居於幾百呎斗室,三代同堂的日子幾乎成為絕響,成年子女急急分家,為的是一點私人空間。由大家庭變成核心家庭再變成獨居,沒有空間,要凝聚談何容易。至於心靈空間,要用家庭教育澆灌,提升家庭的核心價值,重申關愛與尊重,責任與承擔。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不用花上年月做大型研究才能掌握,困難是當中涉及眾多政策局的工作範疇,除非由特首發動,或由高層次組織負責協調,否則難以成事。lazycat1997@gamil.com4東方日報A27|港聞2010-04-15標示關鍵字議員齊轟預算案無料到【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起一連兩日辯論財政預算案,多個黨派及獨立議員齊聲炮轟預算案未有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未有壓抑樓價飆升,亦未能協助市民置業,議員直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好懶惰」,警告若當局解決問題不力,民怨隨時會爆發。老婦在立法會門外請願,更鞭打曾俊華畫像,斥沒有解決長者退休保障問題。(伍鎮業攝)昨共有卅名議員發言,各黨派都批評預算案未有解決住屋問題,促請當局復建居屋、增建公屋及增加土地供應。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直指,曾俊華「有需要運用更大功力出拳」以解決問題,不應該點到即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葉偉明亦稱,青年人置業是天方夜譚,要成功抽中居屋也「比六合彩更難」。狠批曾俊華「好懶惰」多名議員亦借日前中大亞太研究所有關本港社會和諧的調查,炮轟預算案一味派糖,未有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劉慧卿怒轟,相信港府公布政改方案後,社會不和諧指數會再增加,若預算案不處理好問題,民怨很快就會爆發。梁耀忠及余若薇批評辯論預算案同時宣布政改方案的安排。梁耀忠揶揄因預算案「不受歡迎、無料到,想掩蓋預算案缺點」,批評曾俊華「好懶惰」,他負責的三份預算案「年年差唔多」,余若薇則指預算案和政改方案都反映當局短視、漠視民意和傾向權貴,兩者於同日進行辯論和宣布正是港府自打嘴巴。星島日報A19|政治2010-04-15標示關鍵字預算案辯論議員促解貧富懸殊立法會昨日舉行一連兩日的財政預算案辯論時,多名議員均引述早前中大民調指,香港並非一個和諧社會作為理據,批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的「派糖」措施無法解決香港貧富懸殊的「深層次矛盾」。多名議員要求政府在照顧弱勢社群方面作出更多的長期承擔。此外,經濟動力及自由黨要求曾俊華,加強粵港合作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民建聯雖然支持今次的預算案,不過預算案中的「派糖」措施,雖然可以暫時為基層市民紓解一定的生活壓力,不過政府只抱有一種非常時期,用非常措施心態,並非正面回應及處理長遠問題,這對解決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沒有幫助。譚又認為,政府要真正解決社會上的爭拗,一定要在照顧弱勢社群增加更多的投入及作出更多的長期承擔,例如:設立全港性的交通津貼、取消生果金離港限制等。民建聯倡適度復建居屋譚又指出,目前的樓價不斷上升,經已引起社會大眾的不滿,而預算案提出活化居屋二手市場及增加豪宅印花稅的措施成效並不足夠。故民建聯要求政府適度復建居屋,以及制定靈活的土地供應政策,藉此穩定樓價。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就指,早前中大民調顯示出,香港並非一個和諧社會,顯示出現時市民對貧富懸殊等問題感到強烈的不滿,他指,現時香港基層貧窮化的問題經已十分之嚴重,民主黨「在睇完預算案之後,發5現政府在解決貧富懸殊方面完全無心無力,經已變成一個等收工的看守政府」,因此民主黨要求重新復建居屋及檢討綜援制度,若果曾俊華對要求沒有合理的回應時,民主黨難以支持預算案。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則指,今次預算案顯示出特區政府一貫保障特權階級利益的思維,「派糖都派得貧富懸殊,向特權階級派多,向基層市民派少寬免差餉就派八十億,公屋免租都只係派十八億」。經濟動力召集人林健鋒則指,預算案中提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方向正確,而早前粵港兩地政府簽訂的粵港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香港長遠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因此他要求特區政府把握有關機遇,一方面推動香港發展成人民幣結算中心,另一方面加強粵港兩地的經濟融合,令所有港人都有一道「隨意門」,任意到廣東發展。自由黨主席劉健儀亦認為,預算案中提出經濟發展是「方向正確、力度不足」,因此她要求,政府把握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契機,令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以及在新發展的六大產業時加強與內地的合作。記者蕭浩林壹週刊A006|時事|另壹角度15/4/2010|By李兆富2010-04-15標示關鍵字失落者的狂熱運動中大調查指有四分一港人贊成向政府激烈抗爭。苦力哲學家賀佛爾(EricHof
本文标题:媒体报导及评论香港和谐社会民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4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