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計畫編號MOE-098-04-03-2-23-2-98132教育部顧問室98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課程計畫【A、D類】基本資料摘要表1.課程名稱媒體素養2.歸屬類別A類:技專校院組□一般大學校院組□行動導向/問題解決導向通識課程基礎暨其他通識課程□D類:□第一種□第二種□績優課程計畫□精實夥伴課程計畫與我合作的夥伴課程是1.(學校名稱、教師姓名、課程名稱)2.(學校名稱、教師姓名、課程名稱)3.(學校名稱、教師姓名、課程名稱)□夥伴課程計畫與我合作的績優課程(教師)是(學校、教師姓名、課程名稱)3.學分數2學分4.修課人數53人5.團隊成員(本表格欄位可自行增加)團隊成員名稱姓名學校系所與職稱聯絡電話■計畫主持人高瑞坤和春技術學院傳播藝術系助理教授■計畫主持人王漢銘和春技術學院傳播藝術系講師■教學助理謝如惠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網站助理楊明楷和春技術學院傳播藝術系學生6.課程網址計畫經費教育部補助新台幣144,600元整;學校配合款28,920元整8.課程內容概述■課程目標一、本課程目標傳播媒體近百年來快速發展,深深影響了民眾的日常生活,現代人早已習慣透過媒體來認識世界、取得娛樂、學習知識,其影響力可說無所不在,已是人們家庭、學校教育之外的另一種教育課程,這無形的學校,顯然比傳統課程更有吸引力,如何涵養學生媒體素養與能力,實為重要議題。然在台灣現有技職教育體系的通識課程中,無論是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施行媒體素養課程的並不多見,偶有出現亦常淪為學校酬庸新聞媒體的公關工具,對於社會公民每天接觸大量媒體資訊和流行文化,一直沒有建構出系統性的課程結構,導致技職體系的學生對於傳播媒體如何運作,媒體內容真偽應如何分辨,社會形貌是如何在媒體中被建構出來等問題,或一知半解、或認知謬誤甚至毫無概念。有鑑於此,本計畫擬在學校的通識教育中開設「媒體素養」課程,因選修本課程的學生多非傳播科系的學生,對影響人類社會甚深的媒體本質與現象瞭解有限,而對媒體進行深度理解的重要工具與思維多有缺乏,因此在授課內容上,將採由淺入深的方式。先就媒體的類型、特質、2功能及市場生態等,做一簡單的介紹;再以時事剪輯與教師闡述引導,配合分組討論的形式,針對傳播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關係與影響,以及更深層次的媒體內容觀察、媒體監督等重要議題進行探討。希望能協助同學成為具備解讀媒體、批判媒體、建構媒體、參與媒體能力的優質閱聽人。二、與通識教育核心精神的關連性「優質公民教育」是大學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所在,著重培養學生適當的人文涵養、生命智慧,幫助學生發展出廣博視野、多元思維、表達溝通與獨立思辨能力,激發出終身學習、主動成長的動力。而「媒體素養」這門課程,與新聞學、廣告學、影視製作、傳播理論等培育媒體從業人員的傳播專業學科不同,教育的主體對象是全體公民,教育實踐目標在:形塑健康媒體的社區和文化環境,培養使用媒體、思辨媒體、近用媒體的行動轉化與實踐,瞭解媒體資訊對民主社會健全發展的影響和重要性,建構民主社會的公民傳播權,培育公民獨立學習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這樣的理念與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可說相互呼應,二者之間的關係,實不言而喻。■內容綱要本內容綱要是為配合教學進度,依課程實施的先後順序說明如下:1.讓學生瞭解本課程的授課內容、課業要求及熟悉相關授課人員。2.簡述媒體及媒體素養的基本觀念,以增進學生媒體素養的基礎概念。3.協助學生知曉如何觀看新聞,對新聞價值與產製過程能初步的認識。4.讓學生反思媒體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幫助他們跳出媒體建構的框架。5.從活動中讓學生瞭解影視製作的特性及侷限,能其明瞭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間的差異。6.讓學生瞭解商品藉著廣告傳遞訊息過程,思辨廣告與真實的關係。7.藉由節目廣告化與媒體置入式行銷情況的探討,啟發學生反思台灣媒體的賺錢邏輯,激發其關懷國內閱聽眾的權益長期遭受漠視事實。8.邀請校外專家幫學生解讀平面媒體的特性及魅力,及未來發展趨勢。9.瞭解廣播媒體的特性及魅力。10.進一步瞭解電視節目的迷人之處,以及優質節目應具備的條件。11.啟發學生藉由真人實境節目的現象,反思台灣電視文化的現象。12.由專業新聞工作者與大家進行新聞時事議題之探討。13.讓學生意識到媒體的存在,抛開過去對媒體的片面依賴,重新尋回自己的傳播權利,成為傳播的主體,進而終結媒體亂象。14.讓學生瞭解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衝突,如何保護自我隱私。15.從媒體工作者的自省觀察來介紹媒體工作的特質,幫助學生瞭解媒體工作的特性。16.使學生能在大眾媒體的再現中辨別各種類型的刻板印象,對於媒體再現的不同族群、文化能建立多元的價值與開放態度。17.讓同學能時時關心時勢,培養媒體素養的識別力,能善用媒體,免受媒體污染的毒害。18.檢討這一學期的收穫,並分享學習前後對媒體的瞭解及觀察角度。3本課程教學進度第一週:課程的開始-我來這裡是要做什麼?第二週:媒體怪獸現形記-媒體怪獸的戰鬥力分析第三週:新聞鼻,靈不靈-新聞的定義與價值第四週:建構議題還是涵化世界?-媒體世界中的真實生活第五週:虛幻與真實交織的影視內容-攝影機下的框框世界第六週:真真與假假-廣告魅力的真相第七週:看節目還是看廣告?-談節目廣告化與媒體置入式行銷第八週:從一本刊物的製作談平面媒體的影響與發展第九週:心情直播不NG-廣播媒體的特質第十週:嬉笑怒罵的舞台背後-台灣電視綜藝與戲劇節目觀察第十一週:敢秀就會紅-真人實境節目第十二週:揭開新聞怪獸的真面貌-新聞報導下的真假世界第十三週:誰來管管媒體大怪獸?談媒體監督與自律第十四週:無孔不入的狗仔現象-傳播權與隱私權的愛恨情仇第十五週:耐操、好擋、拚第一-從電視製作談媒體工作的甘與苦第十六週:多元VS.主流意識?-媒體內容的意識型態與刻板印象第十七週:誰綁架了媒體?傳播者或閱聽人?-媒體素養議題總體檢第十八週:課程的結束,另一個新的開始-做個耳聰目明的媒體黃金聖鬥士■分組討論及教學助理之規劃與執行現況一、分組討論之規劃本課程分組討論,目前共將學生分為十個小組,每組人數不超過7人,由一位教學助理帶領各組進行討論。討論的規劃如下:1.課堂分組討論。2.演講專題討論。3.影片欣賞討論。4.課外上網討論,挖掘並拋出議題後,讓學生上網參與討論。二、教學助理之規劃1.協助教學前準備事宜:(1).開學前:掌握課程進行方式與進度。(2).上課前:了解教師授課內容;課前教材資料的準備;提供相關時事新聞資料;並研擬分組討論要點。2.參與課程活動的實施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活動;協助各項課程活動;記錄學生出缺席狀況;協助成績的評量與計算;收集相關上課資訊;將分組討論之問題、意見、反思,隨時與任課老師反映。3.課程實施後紀錄及彙整教學活動資料;與授課教師開會交換心得;整理與回應學生分組討論的問題與成果;撰寫課堂反思日誌;關心未出席之學生;協助教師整理學生作業與學習檔案;參與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學習成果上傳於課程網站;能與同學討論並交換修改意見。44.其它相關事務與網頁助理合作,共同維護課程網站;並扮演師生間溝通橋樑;本計畫之行政管理庶務;協助本課程業務的推動。三、執行現況針對本校學生特質,適當的上課方式與題材內容之選擇,是提高學習興趣之主因,因此在歷次的課程中,我們提出了:1.出席率的要求:畢竟這是學習的基本態度,一般課程往往疏於點名,而成為學生曠課主因,為提高成效,出席上課列為首要。2.報告取代考試:規定報告格式、取材範圍、嚴禁整篇抄襲、繳交日期嚴控、取材之要領(資料的蒐集方法)等,其效果遠勝死背的知識。3.討論重於授課:上課議題的事先擬定,以討論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或請對某一方面議題專長或興趣之同學上台發表。4.心得感想的抒發: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對於同樣的議題或有不同的觀點,來產生辯證的討論並激發新的觀點。備註:請詳見本課程之教學日誌■「行動」、「欲解決的問題」之設計與規劃本課程內容設計皆以學生為中心,以媒體內容為行動場域,針對真實世界所存在的媒體現象,將學習設定到真實、複雜、有意義之媒體問題情景之中,讓學生在課程活動中瞭解隱含在媒體問題背後的運作思維與深層影響,如此方能正確使用被賦予在他們身上的公民權,進而去挑戰與轉變那些既存與未來可能出現的媒體問題,同時使其在媒體充斥的社會中適切扮演好媒體公民的角色。■指定閱讀材料自編講義,並隨時補充最新傳播媒體動態及與本課程相關的新聞時事等剪輯資料。■作業設計每週給予上課主題討論單與Blog線上討論。■成績評定方式一、平時成績:40%,含出席率,課堂討論及發言,網路討論與回饋,媒體素養相關新聞時勢摘要等幾部分。二、期中作業:30%,主要為期中考前分組討論後的書面資料內容。三、期末作業:30%,包括期末上台報告,期中考後分組討論後的書面資料內容。四、特別作業:為讀者投書作業,鼓勵學生投書傳播媒體探討媒體亂象。
本文标题:媒体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5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