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学授课教师:张琳联系方式:15843697385第一章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第一节信息与通讯技术作为电子媒体,其发明和使用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是广播电视发展的物质条件。其“产品”的传播方式和功能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社会需求是广播电视发展的直接动力。一信息技术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1946~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社会需求是广播电视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广播电视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麦克卢汉“地球村”观点的提出译为世界村(globalvillage),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第二节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一、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社会组织与规模迅速地、扩张式地发展时,许多技术是在特定的意向和需求中被选择的:工业发展、市场消费、物资流通、城市扩建、新的职业问世,甚至战争,都提出如何有效传播的问题。大众传媒无疑是战时舆论战的先锋。如果说网络和电视改变了现代战争,报纸推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广播则决定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方。从1906年费森登传播自己的声音算起,广播到今天已经整整地走过了100年的历史。翻开人类20世纪的历史,不仅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集团化战争,更有像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两伊战争等这样的局部战争的不断发生。大众传媒催化着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战争同时又为传媒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壤。早在1929年,苏联就开办了世界上最早从事对外宣传的国际广播——莫斯科电台。1932年、1933年英国和德国也分别开办了自己的对外宣传广播电台,为二战舆论动员和战时舆论宣传埋下伏笔。二战时期最著名的战前动员莫过于罗斯福通过广播所进行的四次“炉边谈话”和莫斯科红场阅兵时斯大林的演讲。被罗斯福当作政治武器的“炉边谈话”,因为定位准确,采用适合于说与听双方身份的广播语言方式而独具魅力。它对美国走进二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斯大林的演讲使部分官兵阅兵后就直接进入战场参加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很重视运用广播电台来实施对敌人的心理战,他们利用广播无孔不入、瞬间即至的特点来对付纳粹分子,揭露希特勒的生活丑闻,挑拨官兵之间的关系,煽动打击士兵士气。如“安妮电台”和“第一号秘密转播站”等黑色电台。“安妮电台”有两次较大的宣传心理战,一次是试图发动德国内部的反战团体起来造反,另一次是配合盟军的攻势,对德国军队进行心理误导。在轴心国中,日本为打击盟军的士气,把广播这一隐形武器用得淋漓尽致,其中最让人铭记的就是“东京玫瑰”。“东京玫瑰”那娇柔的声音,不断勾起在孤岛上浴血奋战的美国大兵们的生理欲望和浓浓的乡愁。美国兵被弄得神思恍惚,魂不守舍。同时,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根据不同特点,把世界分为6个广播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广播,广泛实施宣传心理战,其中“哈哈爵士”堪称希特勒的得意之作。“哈哈爵士”以浓厚的英国乡音、甜美悦耳的声音和幽默辛辣的语言,通过感情的煽动、理智的倾诉、精神的诱惑,使英国听众逐渐产生了恐惧、不安、痛苦和混乱。“哈哈爵士”的舆论宣传采用的就是“浸润法”。它虽然没有战场喊话那样强烈的煽动性,但却以日复一日的和风细雨式的渗透,通过情感的认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传播效果,在无形中控制听众的思想,打击盟军士气。1941年秋天,由英国心理战专家精心策划和导演的针对德国的“马铃薯感冒症”,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当时盟军为了削弱德军的海上力量,在敌我力量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不敢贸然进行战事。在获知德国农业歉收、不得不用冷冻的马铃薯作为海军的越冬食物这一情报后,通过多家备受欧洲民众信赖的医学电台,在不断传授一些医学知识的同时,陆续向人们透露一些流行病调查报告中的信息,说连日来在某些地方出现一些怪病,而调查分析说明,这种怪病就是人们食用了一种冷冻马铃薯所致。并给它起了一个医学名字“马铃薯感冒症”。这一系列的广播在德军官兵中引起极大的恐慌和焦虑,造成德军食不果腹,元气大伤。这一段时间的广播大大削弱了德海军的作战潜力,同时为盟军赢得了充分的休整时间,为日后战胜德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报纸迎合了政治和经济信息的需要照相作为社区、家庭与个人生活所需电影与摄影满足了好奇心并提供娱乐电报和电话主要满足商务情报的需求和传递个人信息广播对上述传播形式的用途有所兼顾。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广播是一种新而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和控制的形式。广播的许多重要途径与社会、商业,有时甚至是政治上的操纵息息相关。——雷蒙·威廉斯广播所受控制来自于:公共利益(社会公益、公平与公共道德、社会责任等)的标准要求。市场竞争政府(国家利益整合与安全)和利益集团英国广播的权力应该属于国家而不是“毫无节制的商业垄断”广播在大众、社团和国家生活的共同语言中起着凝聚人民的社会粘合剂的作用。为大众服务:倾力将各领域最优秀的知识、行为和成就送到千家万户。保持高尚的道德风尚——避免庸俗和危害——是至高无上的。二、传播技术与市场需求市场有哪些需求技术(设备)——硬件传播内容——软件每一次技术的提升,都蕴含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在迎合市场的需求。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永恒的需要受众需要激发了受众对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接触和使用,受众有怎样的需要,其渴求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及其在传播中的比例。当广播电视传播者掌握了受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就能真正地服务受众、引导受众“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011年十大民生新闻1.保障房建设规模创历史之最2.多地房价出现松动3.调控物价成效显著4.个税起征点上调5.医疗改革坚定推进6.食品质量安全牵动人心7.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8.治堵新政缓解交通拥堵9.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10.城乡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提高广播电视的商业性为了特定市场而制作节目以求利润,提供频道好让广告播出(例如电视购物节目)。另外商业电视又是一种文化与政治上的形式,直接受制而且依赖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常规。如此的商业广播不仅是要推销消费品,也是要传达内含期间的“生活形态”……对外而言,它也是国际间的运作。中国湖南卫视是湖南省最权威的电视机构,1997年1月1日,湖南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正式通过亚洲2号卫星传送,频道呼号“湖南卫视”,频道台标于2010年1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湖南卫视是目前中国国内比较有实力的几个地方电视台之一。湖南卫视收视率连续几年居中国省级卫视第一、全国总收视第二的成绩(第一为CCTV-1),被誉为造星专家,圆了无数人的电视梦。在湖南广播电视台暨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挂牌仪式上,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欧阳常林在全国电视媒体中提出“绿色传播”的核心理念,并要求旗下所有广播电视媒体全面落实。作为一家省级主流媒体,湖南卫视在办好节目的同时,不忘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把节目生产纳入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范畴当中去。1997年3月24日,新闻类专题栏目《新闻观察》开播。2000年1月1日,由新闻中心制作、时长达33小时的特别节目《跨越2000》从1999年12月31日17时开始,一直延续播出到2000年1月2日凌晨2时。2003年4月14日,新闻类专题栏目《封面》开播。8月,新闻中心推出大型宣传报道《民情直通车》,以“三贴近”的新闻角度,全方位关注新世纪湖南基层社会面临的种种新课题。三、广播技术与文化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成为一种知识,一种身份象征,人们获得信息的欲望甚至嗜好越来越强烈。广播电视使人们对信息需求和满足不受地域和职业的限制,能够相对公平地享受信息。广播电视新闻对社会影响的体现新闻是被选择出来报道的事件新闻播出有前后顺序重视说服效果视觉的作用与视觉印象访谈、辩论与议程设置新闻是被选择出来报道的事件新闻价值五要素:时新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新闻播出有前后顺序国内新闻在先,国外新闻在后;时政新闻在先,社会新闻在后;硬新闻在先,软新闻在后。重视说服效果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者:播音员、主播、主持邢质斌在《新闻联播》站岗最久,作风低调、正襟危坐、掷地有声,正退居二线,进行“传帮带”工作。罗京(1961.5.29-2009.6.5)1983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播音平和、稳重、权威,气息和共鸣水准很高。2008年8月31日,罗京最后一次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音;9月,罗京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他与病魔顽强斗争了10个月之后,2009年6月5日晨7点05分,罗京病情恶化,致心脏衰竭医治无效,在北京307医院逝世,终年48岁。业务指导主席李瑞英的声音恰当地把王小丫的甜美、敬一丹的严肃相结合,播音对象感强,任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广电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全国人民政协委员。李梓萌200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分配到中央电视台20
本文标题: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7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