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媒体背景下的调查性报道
在路上—新媒体背景下的调查性报道(记者)为什么是这个题目?•记者在路上•在路上,在寻找事实与真相路上,但事实上,事实与真相又都是相对的,做不到一模一样的复原,真相永远在路上,记者也就永远在路上。•在路上,看的风景不是花与树,而是人性与社会百态。•在路上,难免有孤独时刻•在路上,难免有错过的时候,与家人的相处,与朋友的相聚•调查性报道在路上•发展方向、未来,目的地•传统新闻业在路上•专业化新闻生产和新闻业的未来、目的地•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问题•今天的两个重点:调查性报道/调查记者内容大纲•一、调查性报道的社会逻辑起点和社会坐标系•二、新媒体背景下的调查性报道•三、新媒体背景下的调查记者群体素描•四、新媒体背景下的美国调查性报道及趋势•五、对调查性报道的若干思考一、调查性报道的社会逻辑起点和社会坐标系(一)碎片化(二)网络社会和社会关系网络化(三)社会危机常态化(四)转型期中国社会特征(五)转型期中国社会民众心理场域特征调查性报道的社会逻辑起点和社会坐标系碎片化•碎片化•信息碎片化:UGC•媒介接触时间的碎片化:快餐化信息消费•阶层碎片化:断裂的社会,社会圈群•碎片化社会需要专业的信息整合者和深度解读者•信息技术的发达使我们更容易对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了解,但一般得来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只能提供观察真相的一个维度,表面化、浮浅,有时还有偏颇。调查性报道可以让公众看到事件的全貌、前因后果,以及事件背后的社会运行逻辑新媒介技术型塑了全新的网络社会•分析范式:技术-传播-社会•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社会,今天的社会革命首先是一场媒介技术革命,而网络是这场媒介技术革命的主导者。•互联网展现了有史以来最快速的沟通媒介穿透率:在美国,收音机广播花了30年才涵盖了6000万人;电视在15年内达到了这个传散水准,全球信息网发展以后,互联网只花了3年就达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标准:20%网络社会的崛起•新媒体的勃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放式交往与活动平台,并有可能由此导致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上的结构性转型与重构,网络社会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存方式。(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社会结构具有更大的弹性、柔性和张力,但韧性不足,网络社会结构一方面提升了对社会“异端”等的社会兼容度,传统的等级界限也变得模糊了,而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平等和多元化;另一方面韧性的不足增加了社会的脆弱度和社会结构的不确定性。•网络导致的信息方式的改变,推动者科层制金字塔形的组织形式逐渐向扁平型组织结构转变,在网络空间,由于弱势群体权力的成长,“主流话语”作为理性主体的中心权力有可能被“边缘话语”所解构,作为整体机制的科层制也有可能在根基上被动摇。“主流话语”不再能够一手遮天,权力结构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离散的取向。社会大众“文化地图”失效•“文化地图”是一种形象性的比喻,指的正是人们的头脑中为每一条外来信息进行价值“释义”的意义定位系统。它的客观有效性取决于外来信息的性质与人们已有经验(主要包括以人生阅历为代表的直接经验和以书本知识为代表的间接经验)的范围及其质量的耦合程度•事实的自动表白说:客观报道“象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新闻事件以片段的、支离破碎和互不联系的方式带进人们的视野中,人们仍然可以借助于个人头脑中的“文化地图”很好地对这些外来信息的意义进行有效的化解和释义•新媒体时代,由于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的背景下人们个人头脑中“文化地图”大面积失效,一个个片段的、支离破碎和互不联系的客观报道再也无法在人们的头脑中构成关于周围世界真实图景的有效认识社会危机常态化•网络社会引起社会网络的关联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加重了社会网络的脆弱性——信息在成为勾联整个社会最重要的纽带的同时也由于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造成了整个社会结构极度脆弱化,蝴蝶效应比任何时候更极致化•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得整个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改变了传统社会相对稳定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同时也增加了不稳定性。•危机不再像以前是一个一个孤零零的事件呈现,以后会成为一种状态,变得常态化、系统化和多元化。危机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随机概率事件本身了,而是环境、秩序、规则或者契约的系统性破坏或错位。网络化生存和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人类心理的普遍影响•网络技术范式形塑网络化逻辑:报纸和电子书的研究•全新的后现代技术范式和后现代技术逻辑——网络化逻辑,目前正逐渐成为支配和控制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逻辑。•超文本话语表达方式改变话语权力和权力逻辑•超文本从本质上否定了终极解释的存在,所有不同的解释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各种解释之间不再像书面文字时代存在压制与服从的关系,话语霸权在超文本时代是没有任何市场的•网络族群改变了人际互动和个体存在形式•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是阿凡达,都有自己的潘多拉星球处于深刻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特征•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现实分析•我国步入了中等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阶段•经济社会的变迁速度过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失衡•存量改革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国家一元化的管理模式和“守土有责”的管理格局•民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社会代偿机制不健全•传统舆论和信息管控手段和模式的效力在不断下降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纵向结构:倒丁字型社会结构•我国社会结构从改革开放前较为稳定的正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已经转变为处于结构紧张的倒丁字型社会结构(invertedT-shapedsocialstructure);在中层组织薄弱的社会,民众有可能受到精英的直接操纵,但也有可能通过民粹主义直接控制精英,这就是大众社会,大众社会容易出现政局动荡甚至极权主义运动。•横向层面:“碎片化”、社会断裂、结构错位、阶层固化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信任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信仰土崩瓦解,政府没有及时在改革开放社会断裂后有效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出一个公共话语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与社会冲突赛跑的阶段转型期中国社会大众心理场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相对剥夺感”•格尔《人们为什么会造反》: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大,人们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大,破坏性就越强,“挫折——反抗机制”•强烈的受挫心理和情绪•现代社会文化的冲突和时代变迁的加快,社会熵的增多使得原本井然有序的东西失去了其自身传统的条理性,变得不可解答,这些个体不能从中寻求到种种明晰的解答和合理的解释以平衡倾斜的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在认知上容易出现困惑与迷茫。•整个社会弥漫着普遍的焦虑感•信仰和权威的缺失•人际关系冷漠化•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使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松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拉大,社会责任的淡漠,人的观念向利益倾斜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个体往往以个人利益为至上至要。社会成员之间都在埋怨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却仍戴着面具交往,谁也不肯主动迈出真诚相交的第一步。•社会信任共同体瓦解(记者的诚信)•中国社会信任正处于一种解体状态,社会不信任已经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民与官之间、官员之间、政府上下级之间等等,在缺少第三种力量的二元社会,这种不信任所引起的隐忧困扰着迷局中的每一个中国人,怀疑一切,消解一切,用“有罪推定”的心态打量一切•不同利益族群存在社会误解和偏见•价值的多元,使得不同族群之间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判断产生巨大差异,同一事物在社会公众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进而形成不同的族群社会态度,一旦族群之间的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形成,很容易引发误解偏见,族群之间的形成造成圈子文化的产生•普遍的浮躁心态和空虚的精神世界•传统政治为公众塑造的各种宏大叙事都破灭,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价值、信仰乃至情感真空状态,所谓的“多元”仅是外表而已,社会价值的内涵却是虚无主义,感性文化的过度消费形塑了大众普遍的浮躁心态,人们在浮躁的同时感到的是精神世界空虚。小结二、新媒体背景下的调查性报道(一)案例:新闻的典型性社会流动过程(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生产:组织化生产——社会化生产(三)案例:调查性报道的生产过程(四)新媒体对调查性报道信息生产的影响新媒体背景下一条新闻的典型性社会流动过程•案例:擦鞋门截止到11月11日22时,这条微博已被转发11800多次,评论超过了3000条11月12日:第一家媒体南方都市报记者张书舟报道《网帖曝警车伸脚享受擦鞋警方回应在核查》11月12日9点59:新浪网进行转载,引爆整个社会话语场域11月14日,擦鞋哥被免职11月18日,事情余波拍摄时间是11月7日早上9时05分网友:“冰山一粟”于11月8日上传到快拍快拍网,起名“给俺擦鞋”网友:“婉约派土贼”11月10日22点左右,转发到微博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网络事件传播的的基本路径:综合或专业论坛爆料——微博扩大传播面——传统大众媒体“主流化”、“仪式化”——新浪等门户网站转载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图1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社会信息传播路径图——“1-1”模式图2前微博时代信息传播路径图——“1-N”模式图3微博时代社会信息传播路径图——“N-N”模式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生产变革:组织化——社会化社会性媒体让“人人是记者”变成可能,促使组织化的新闻生产逐渐“去中心化”,但公众的积极、活跃参与,并不意味着专业新闻从业者将被彻底取代。公众需要“速度”,也需要“深度”,遵循专业原则、经由把关核实、关乎民主政治的新闻业,始终需要专业记者社会性媒体让公众快速获取信息、积极表达意见乃至促使社会行动,如“围观改变中国”所言,其民意聚集、舆论生成的功能将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发挥积极作用,但记者要注意以事实为依据,不要被社会舆论所左右,坚持新闻生产自主性专业化的新闻生产在新媒体信息传播链条中作用•重大突发事件事件传播的信息源•关涉公权力、社会公正等事件传播的信息桥(草根舆论场域-主流话语场域)•信息碎片的整理者速度与深度的博弈•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Mccombs)的冰山理论:客观报道只能还原片段性真实,只是冰山一角,无法还原整体事实真实政党新闻—客观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性、解释性和预测性报道)将客观报道奉若神明,完全摒弃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只传递一些不完整的信息片断给受众。“客观主义”,有闻必录,不去深究某些言论的真假和其背后掩藏的事实真相。•灯下黑效应、无影灯效应•醉汉的隐喻•在黑夜中,有一个醉汉丢了钱,他在路灯下一圈一圈地寻找,直到匍匐在地。勤奋的记者们完整地再现了醉汉是如何转了一圈又一圈,并且访问了他的家属,甚至追溯了他的童年;专家们则争吵不休,有人说他应该再多转一圈,有人说他应该转的更快一点,有人说他为什么醉酒带钱走夜路呢——要么战略有问题要么背后有阴谋,还有人说“本质上”是一个法治问题,加强酒后理财机制建设势在必行。•钱并不在路灯下,只是醉汉觉得等下最明亮、最便利(短视、自欺、直觉主义、饶舌绕圈子)•这几乎成了目前所有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路线:人人皆是醉汉,等待媒体巨细靡遗的“复原”和专家“绕圈子式”的警戒•缺乏具有远见卓识和整体性的理解力的媒体•大众媒体要在新媒体时代重建对话平台:狂欢、扒粪、棒杀未必总是恶的,有时是社会发展之必需,问题在于要把倾斜的滑梯筑造成平台,让更多的真诚意见相遇案例:一则调查性报道的生产过程•2010年10月25日,记者王克勤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的调查性报道,将“李刚门”事件推向了高潮。成为整个事件的关键节点。整个报道的生产过程•第一阶段:新闻线索发现(10月16日到17日)10月16日,河北大学飙车案发生后,河北大学几名学生在“微博”上发私信和留言给王克勤,希望王克勤可以关注一下“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10月17日,王克勤在新浪“微博”里首次提到了河北大学飙车案,并开始关注此事。王克勤让自己的实习生冯军先赶到河北大学进行了初步调查,冯军调查中发现问题非常严重后,汇报给王克勤,王克勤赶赴河北大学进行调查。这一阶
本文标题:新媒体背景下的调查性报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9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