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闻采访学(6)赢得采访机会
赢得采访机会新闻采访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系刘建民知识点1.电话预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电话留言的作用是什么?3.掌握书信预约采访的格式。4.现场抢问要掌握哪些基本原则?5.什么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记者采访当事人应该怎么选择?6.记者采访遭到拒绝的对策有哪些?一个记者首先要找到采访对象其次要让采访对象同意接受采访找人有许多不确定性有人行踪不定很难找,记者要搞清他在哪儿;有人不喜欢接受采访,记者要想各种办法说服他。正因为找人有许多不确定性,记者要赢得一次次采访机会并不容易。这不仅要有应变能力,更要有执着精神。寻找采访对象途径可以查找他的电话号码,可以查找他的通信地址,也可以通过他发表文章的媒体询问他的联系方式。找到采访对象之后,记者可以预约他面谈,可以电话采访,也可以书面采访。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的采访方式是面谈。如果时间不允许或采访对象拒绝面谈,记者也不要放弃采访机会,要进一步争取在电话中采访或要求书面采访。善于寻找和接近采访对象,赢得面谈的机会,是记者采访的先决条件。好印象的第一步记者要赢得与采访对象面谈的机会,就要给采访对象一个好印象,礼貌、周到、值得信任,是好印象的第一步。出于礼貌,一般情况下,记者采访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知情人,事先应该预约。预约不上或采访突发新闻事件,为了不失时机,记者也可以不按常规事先预约,守候在采访对象出席的活动场所抢间问题来赢得采访机会。一,电话预约1.学会查找电话号码首先要搞到对方的电话号码。有不少年轻记者初到新闻单位,领导布置任务,让他去采访一个新闻人物,他常常反问领导,怎么与他联系,对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自己去查。”一则笑话2002年7月29日新浪文化网站就登过这样一则笑话:《114不知道萨达姆的电话》。笑话说,一天,作者的闺女准备好笔和纸,想电话采访萨达姆。不知道电话号?这好办,问114:“阿姨,我找萨达姆……什么他不在……早上我还看了电视新闻,他还在总统府骂克林顿……没他的电话?克林顿也行……也没有,安南先生有没有……你不知道安南先生住哪儿……他住联合国,联合国你都不知道……”妈妈在门厅里听得直乐。各种查电话的办法如果你查找的人是学者,还可以上网查学术论坛或他的个人网站,通过他的个人简介、相关作品,从中找到他的单位或出版他作品的出版社,再通过他的单位、出版他作品的编辑,间接地寻找他的电话号码。如果你查找的人是企业家,也可上网查他所在企业的网站,通过网站提供的联系电话找到企业家本人。如果你查找的人是影视明星,也可以通过网站或娱乐新闻播报了解他的近况和行踪,诸如什么时间参加什么样的演出或公益活动下榻哪家酒店?也可以通过他的经纪人与明星联系。如果你查找的是其他媒体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人物,那就更好办,查阅新闻报道中发现线索,或直接从报道过他的新闻媒体记者编辑处,获得他的电话号码。不言放弃查电话号码是电话预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是一件繁琐的工作。有时记者打许多电话还是找不到要找的人,或者已经查到了要找的人的电话,却总是没有人接听。这时候记者有可能失去耐心,甚至想到放弃对他的采访。这种想法对记者来说是很不应当的。做记者时时都要告诫自己不能因为困难放弃采访,放弃一次就有可能放弃第二次,长此以往就会削弱你的意志,降低你的职业能力。2.注意打电话的礼貌打电话的礼貌包括对人的称呼、说话的语气、适当地说些客套话等等,看似简单,把握分寸并不容易。逢什么人说什么话记者与官方机构的官员打电话,后者的职业观念造成了他们的等级森严,如果记者打电话不注意对方的官职,称呼某某处长、局长而直呼其名,对方有可能误会你对他不尊重;与他们说话的语气也要多用请示性词语。如果记者给一位工作繁忙的人打电话,在电话中说许多客套话,会让听者嫌你说话罗嗦,他更希望你说话简短,请求明确。逢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不折不扣的一种艺术。出于礼貌,恰当地奉承对方是必要的。恰当奉承之后,记者要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目的,明确告诉对方采访的内容,甚至告诉他采访需要多长时间,请求对方在方便的时间面谈。3.选择打电话的时间在一个别人不方便的时间打电话,你很难不遭拒绝。在对方睡觉、吃饭、洗澡,甚至更糟糕的时间打电话,他对什么事情都很难同意给政府或者职能部门的要人打电话,一般不要在他休假时间或往家里打电话,最好打办公室电话,公事公办。给企业家打电话,一般不要在他开会、谈判的日间,最好是在他刚上班的时候,或比正常上班时间提前5分钟,企业家大多养成提前进办公室的习惯,这时他又没有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如果给作家打电话,要事先了解他的写作习惯,是白天写作还是夜间写作,不要在他写作时间打电话。给影视明星打电话不要在他拍戏的时间;给运动员打电话不要在他睡觉的时间。如果打国际长途电话还要记住有时差,事先换算好,以免黑白颠倒。4.充分利用电话留言利用电话留言是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好方法。一些记者不习惯说客套话或说客套话分寸把握不好,电话留言可以缓解记者的紧张情绪。电话留言还可以避免打电话的时间选择不当,也便于一些好摆架子的人,在听电话留言后,不失尊严地决定问题。要在留言中明确记者准备预约的采访时间、地点,采访的主要内容,需要采访多长时间,并要求对方对记者预约的时间、地点给予答复,确定是否有时间接受采访。更不要忘记留下记者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对方回复。如果知道采访对象手机号码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留言。二,写信预约亲爱的里德先生:我是为《作家文摘》做专访的自由撰稿人,也是您的作品的赞者。这家杂志的编辑切望在下期刊登一篇关于您的专稿。您可以接一次采访吗?寄上拙作数篇。知道您工作繁忙,但您会看到我将采取问答式,所需不过90分钟录音采访,顶多两小时。如蒙允诺,在您方便之时,我可随时造访。希望您能为此事抽时间。切盼回音。您的忠实的XXX月X日亲爱的XXX先生:如蒙惠赐充足材料,Xx杂志准备撰写一篇有关您巧个商店的专稿。仅烦接受一个半至两小时采访,别无其他负担,亦与广告无关。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一家公司的文章,这家公司与您的公司属于同一类型,特此附上该文复印件一份,或可使您对我需要的材料有所了解。请告知对这个建议您是否感兴趣,以及我何时可以见您,不胜感激。诚恳的XXXX年X月X日联系方式:有些时候需要写《请示》课堂作业自己写一封书面预约采访信。三、现场抢问重大历史事件、大型活动、大型会议等,有几百家新闻媒体,几千位记者参加报道,这些新闻是记者抢出来的。记者记载历史,也见证历史的瞬间,这些瞬间不抢拍、抢问、抢发是成不了历史的。例:抢拍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新华通讯社摄影记者侯波在天安门城楼上拍下了开国大典珍贵的历史镜头。当毛主席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侯波按下了快门。按完快门后,她就得赶快蹲下来,因为站起来就挡住了下面群众的视线。当时台上台下用一根绳子拴着筐上下传递信息,筐里的纸条好多都是骂工作人员的,说看不见毛主席了,让他们快走开!就是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侯波抢拍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例:抢拍申奥成功新华社体育采编室副主任赵迎新又在莫斯科用照相机记录下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这个瞬间记录得更快。2001年7月13日的投票日,记者与各申办城市代表团成员一起,在电影厅通过电视屏幕观看结果。赵迎新早早来到电影厅,在舞台前支起设备。按规定电视记者在舞台上拍摄,摄影记者只能在舞台上坐着拍摄,不得站起来,经过交涉,赵迎新被允许在舞台侧面台下拍摄。她站在从北京带去的梯子上,这样工作平面高度比电视记者低,但是比其他摄影记者高。当萨马兰奇说:“主办城市是……”他的话音未落,赵迎新镜头中的刘淇和他旁边的一个人已经站了起来—这是北京获胜的第一时间,第一反应!赵迎新的右手食指极其迅速而坚定地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持续了十分之一但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秒的瞬间—刘淇和杨凌跳起来,振臂欢呼北京胜利!这张照片记者是用手机发出去的。1,抢问新闻人物中央电视台王小丫、张雪梅两位记者现抢问王小丫到戴相龙身边,随即提出问题:您刚刚完成由人民银行行长向天津市长角色转换,请间您的感受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增I7%?这时其他媒体的记者们也都涌了过来。一直保持低调的戴相龙见到这个阵势,赶紧对王小丫说:“咱们再约个时间聊吧。”说着转身就要“突出重围”。王小丫VS戴相龙王小丫见状,一下挽住戴相龙的胳膊,蹦跳着I堵在戴相龙的面前。戴相龙一边应付着,一边向外挪动脚步,两人这么僵持着,眼看着就要迈出会议室大门。与王小丫同来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张雪梅见状,立即上前“救火”:“请问您准备为天津人民做科么?”“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戴相龙说罢,径直走进电梯,记者们急忙也拥到电梯里。走出电梯,记者又问了最后一个一题:“请问您希望天津人民给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戴相龙突然停脚步回头对记者说:“一个好市长!”吴小莉VS朱榕基赢得采访机会有时需要抢,更多的时候需要耐心等待。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朱榕基访问欧洲,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派记者吴小莉随同采访。访问期间朱总理日程安排得很满,没有安排接受记者采访。吴小莉为了能采访朱总理,就早早晚晚跟着,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等待”这门功课。许多天后,吴小莉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那天,朱总理从温莎堡会见英国女皇返回酒店,昊小莉与当地侨民一起挤在大厅内等候,朱总理在和侨民握手接受献花后,正准备离开,吴小莉挤上前去并向朱总理展开“人情攻势”:“总理,我们等了好久,可不可以说几句话?”朱总理同情地望着她点点头,吴小莉便向朱总理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闾丘露薇VS胡锦涛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记者闾丘露薇,也经历了与吴小莉一样的经历,只是闾丘露薇的等待比吴小莉更用心计,赢得采访机会更不容易。2003年,胡锦涛作为中国新一任的领导,首次出访,出访的第一站是俄罗斯。闾丘露薇被派采访。6月25日下午,她到达莫斯科,比胡锦涛一行早了24小时。问题是,如何进人总统饭店。如果不能住在总统饭店的话,那就没有可能在酒店的大堂等候胡锦涛进进出出,这样等待采访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在俄罗斯严格的安全系统下,与国家领导人同住一个酒店是不可能的。吴小莉赢得采访朱铭基总理的机会,闾丘露薇赢得采访胡锦涛主席的机会,采用的是随同出访,等待机会的办法。王小丫、张雪梅采访戴相龙采用的是等待机会,见缝插针的办法,都是一种现场抢问随机采访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否成功,需要记者勇敢机智,随机应变的能力。《人民日报》记者钱江VS克林顿《人民日报》记者钱江的特殊经历:为了写《乒乓外交始末》一书,他在随同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的行程中,也曾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贸然上前采访提问,所幸克林顿饶有兴趣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才没有引起什么麻烦。但是,在采访的整个过程里,一件硬硬的东西却一直抵在记者的腰间。第一个常驻白宫记者威廉姆·普赖斯原是南卡罗来纳州一家周刊的记者,报社分给他的主要工作是每天在火车站采访刚下火车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各地的消息。1896年,《华盛顿明星晚报》派他常驻白宫。他把这种采访手法带到华盛顿,试着站在白宫门外,在来访者刚抵达和会见结束出来的时候拦住他们提间。他很快发现他挖到了“金矿”,只要在白宫“守株待兔”,就能给明星晚报发一篇内容丰富的报道。他第一次使用了“自白宫报道”这样的电头。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为明星晚报前后报道了20年。自他开了先河,白宫北侧圆柱门廊的东边一时间成了“记者队列”。但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当总统行经此处时,记者们不得主动上前纠缠。除非总统主动停下来同他们交谈。自此,白宫算是正式有了一处记者的立足之地。2.抢问事件知情人如果记者要报道新闻人物,赢得采访机会就得找到他本人。如果记者报道一个新闻事件,赢得采访机会就要争取亲自到现场采访,采访新闻事件的知情人,通过他们的描述,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记者可以采访事件的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目击人,对新闻事件前因后果有了解并有能力提供新闻背景情况的人等。记者为了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可以采访许多知情人
本文标题:新闻采访学(6)赢得采访机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0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