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其对策
2010年第3期·总360期科教创新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0)03-0038-01有偿新闻的危害及其对策蒋玲琳(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6级新闻贵州贵阳550004)摘要:媒体的高度发达,使信息传播无孔不入,舆论宣传的巨大力量使媒体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直接或变相的有偿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严重损坏了主流媒体代表社会良知、追求客观公正的诚信形象,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经常构成对广大受众的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关键词:有偿新闻社会监督新闻自律一、有偿新闻的定义有偿新闻,就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或明或暗地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费用的活动,或者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的违法行为。它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因为隐匿和扣押新闻很有可能就是变相的在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费用。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耻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其实质就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权利和金钱进行了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二、有偿新闻的成因1、从思想根源上分析。被封口的记者之所以忘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神圣职责,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偶然发生。一是受贪图享乐奢侈生活方式的思想严重影响。一些思想自制力差的人容易受不健康思想和外来生活方式的浸染,经受不住形形色色灯红酒绿的考验,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以钱权交易满足私欲。二是受拜金主义影响严重。当金钱至上的观念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新闻单位时,受错误价值观念的诱惑,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利义观出现了变异,开始以手中的报道权寻求获取额外的金钱和物质利益。而那些社会影响小、传播范围有限的新闻机构为了生存,便片面地强调抓创收,把新闻事业当作单纯的经济经营活动,把自己手中的话语权作为在市场经济中交换的筹码,一心钻进钱眼里,沦为“黑记者”、“不良媒体”。2、从文化根源上分析。有偿新闻是一种腐败,也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如果腐败呈现出流行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获得了一种文化潜在的支撑。当前笑贫不笑娼的思潮在社会上仍有市场,有的媒体从业人员以金钱来衡量自身价值,有些记者利用舆论监督而大搞以稿谋私,威胁恐吓被采访对象来收取好处费,或从被报道对象处,直接收取甚至索取现金、有价证券、实物或其他特殊待遇,不以为耻,反以为是有能力的表现。3、从经济根源上分析。毋庸讳言,在实际工作中,媒体记者也承受着不当公权的干预,受到资本力量的影响,特别是在舆论监督领域,少数行使公权者不能正确对待,缺少接受监督的态度和胸怀,采取各种方式影响舆论监督。同时,由于新闻传媒市场化,媒体也往往受到强大资本的挤压。比如以广告投放为筹码,以利益代言为条件,乃至直接以个人贿赂为手段,力图影响媒体声音,左右舆论方向;被采访对象希望借媒体粉饰自己或逃避监督而怀有的私心使其疏于防范而使假记者屡屡得逞,也使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有了土壤。三、有偿新闻的防范和治理1、进一步深化新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我国的新闻事业兼具信息产业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必须要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但是新闻事业自身在观念、管理、体制、经营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难题,在与经济体制各个方面的衔接和适应上,也面临着不少矛盾。真正解决“有偿新闻”问题,从制度上说,一是靠新闻改革,二是靠有关的制度建设。(1)通过新闻改革,妥善处理好新闻宣传与市场经营的关系。新闻单位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和发展需要搞经营。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经营制度,包括责任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等;要有专门的经营机构,把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编辑记者与经营人员不能混岗;要慎重选择经营人才,让那些既清正廉洁、有奉献精神,又有经济头脑、懂经营善管理的人从事经营工作,从而形成新闻采编和广告经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氛围,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2)通过约束机制,净化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闻界尽快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等约束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要严格做好聘用新闻从业人员的把关工作,奖励清正廉洁的记者和编辑,惩罚搞“有偿新闻”的记者和编辑,这样会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和媒体的健康发展。2、加强社会各界监管力度,制约“有偿新闻”的发生。(1)政府和媒体有关主管单位要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可以借鉴西方建立新闻评议会的方法。新闻评议会是一种新闻行业的监督与仲裁机构,其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新闻业内部或新闻业与社会间的新闻纠纷。新闻评议会的建立,有助于加强新闻界与社会的沟通,树立和维护新闻业的社会形象。对于一些还够不上追究法律责任或现有法律无法追究其责任的“有偿新闻”行为,新闻评议会可以对其进行调查取证,根据评议会制定的有关制度,行使相关权力对某些媒体进行公开批评和处罚,这样有助于有效遏制“有偿新闻”。(2)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媒体的报道正确与否,作风端正与否,是否搞“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也要争取和欢迎群众监督。新闻单位可以成立专门的监察部门,通过设举报电话、举报箱的方式,开通社会监督渠道,由群众提供线索,有关监察部门负责调查,更好地约束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参考文献:[1]曹开旺.“有偿新闻”及其根治.法制,2008.3[2]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546[3]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2[4]张永青.创新机制,遏制有偿新闻.随笔,2008.1[5]李彬、杨芳等.《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38有偿新闻的危害及其对策作者:蒋玲琳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6级新闻,贵州,贵阳,550004刊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GUSHIBOLAN(BAIKECHUANGCXIN)年,卷(期):2010,(3)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5条)1.曹开旺有偿新闻及其根治2008(3)2.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20033.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20024.张永青创新机制,遏制有偿新闻2008(1)5.李彬.杨芳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2006相似文献(9条)1.期刊论文李莹浅谈有偿新闻的危害与对策-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4)媒体的高度发达,使信息传播无孔不入,舆论宣传的巨大力量使媒体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使新闻事业面临着种种未曾遇到过的问题.有偿新闻就是其中一个.大量直接或变相的有偿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严重损坏了主流媒体代表社会良知、追求客观公正的诚信形象,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经常构成对广大受众的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2.期刊论文许晓煜抵制有偿新闻的几个途径-新闻实践2004,(3)有偿新闻是新闻腐败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对于有偿新闻,我们不应仅仅只在道德的意义上加以讨论,还应该从社会监督、行业管理等角度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期刊论文李杨困境与对策——试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新闻自由度的逐渐放开,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强.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闻职业道德滑坡现象也日渐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将从有偿新闻、新闻庸俗化、忽视职业道德高于职业责任和媒介审判四方面探析新闻道德面临的困境.解决媒体新闻不道德的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加强新闻道德自律意识;着力培养社会监督和同行监督的大环境;加大媒介发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闻道德法制化.4.期刊论文王仕文探析新闻界诚信缺失的生成原因及其对策-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5)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新闻界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临着诚信缺失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造成受众对媒介这种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闻界滋生腐败现象,败坏了新闻队伍的整体形象和良好声誉;虚假新闻泛滥成灾,损害了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信誉度;有偿新闻屡禁不绝,貌似新闻的广告充斥版面或荧屏,误导甚至欺骗媒体的目标受众,激起大众的抱怨和不满.面对这种情势,要保持我国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建立个人自律、单位管理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措施,重塑新闻界的形象,增强传媒的公信力.5.学位论文葛作然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2008新闻职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基本使命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信息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新闻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新闻信息的质量和时效,并且新闻职业是国家的政治主张、舆论导向的宣传阵地,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进行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民对党和政府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平台,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公众的广泛利益,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新闻职业道德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能够促进新闻工作人员明辨是非善恶,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减少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提高新闻职业的道德水平。当前国内学术界在新闻职业道德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研究薄弱的地方。例如:对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缜密完善的理论;空谈现象多,理论分析少:以往提出的建设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缺乏可操作性等。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应该突破这些局限,有所创新。通过认真分析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多角度探求道德失范的产生原因,从不同层次剖析道德失范的消极后果,根据新闻职业道德原则提出矫治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可行性的策略,对于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深入认识乃至整个新闻职业道德的学科建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工作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适应于新闻传播职业的特定职业道德要求与职业道德准则的总和,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新闻职业道德的道德价值和规范要求缺失或缺少有效性,不能再正常发挥调节作用时,就会引发新闻职业内部道德行为的混乱,这就是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总体而言,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主流是好的,是具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正义、勇敢、诚信、仁爱、敬业、奉献,对社会负责任,对国家忠诚,是当前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风貌。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新闻媒体和少数新闻工作人员身上出现了新闻道德失范增多的现象。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闻人员的行为导致的道德失范现象,包括“有偿新闻”、“新闻炒作”、“新闻欺诈和勒索”等;另一类是新闻作品反映出的道德失范现象,包括“虚假新闻”、“庸俗新闻”、“广告新闻”等。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来自新闻职业外部环境、新闻职业内部制度与组织、新闻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三个层面,换句话讲,社会中存在的对新闻职业道德不良影响因素,新闻职业内部的制度和组织不完善,新闻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水平低劣都会诱发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新闻职业道德失范会直接损害新闻受众的切实利益,影响新闻事业的声誉和发展,阻碍社会道德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所以必须对它进行矫治。矫治新闻职业道德失范,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来进行。公正原则、自由原则、责任原则、诚信原则、人道主义原则,这些道德原则为新闻职业提供了理想的道德标准。在具体矫治整顿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过程中,必须从新闻职业外部环境、新闻职业内部制度与组织、新闻工作人员的素质三个方面同时着力,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矫治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杜绝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才能够提升新闻职业的道德水平,提高新闻职业的社会信誉,从而
本文标题:有偿新闻的危害及其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0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