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瞭望新闻周刊XXXX年第23期
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第23期本期目录[瞭望论坛]·尊重基层的改革首创精神[热点观察]·水乡干渴之谜·北京又要修规划·控烟僵局[时评]·调控“疲劳期”接市复暖·宽严相济是法治之道·读者笔锋·漫画杂感·全球经济共同治理·新兴经济体的全球治理新角色·中国探路全球治理·货币体系改革的“新兴”作为·建立全球政府的十个方向·全球治理时代的智库角色[社会]·一周网谈:网民热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三则)·时事聚焦·瞭望前瞻[高层决策背景]·党的统一战线制度化·农村基层干部履职“铁律”[特稿]·袁世凯,“非根本之罪恶”·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思考·走出科普困境·清洁能源——能源困局的钥匙?[时评]·能否对孩子“狠”一点·博弈下无奈的选择[视野]·文化产监热中的冷思考[国情国策]·应对欧盟“碳管制”的竞争力·12011年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人物]·邵维正:红色专家·焦点人物·中华龙乡·杂技之都·休闲濮阳[社会]·延吉边防检查站二三事[财经]·内陆核电安全“复考”[南展汽车聚焦]·儿童乘车需要安全立法[国际评论]·推动中朝关系不断发展的使命[国际]·菅直人走钢丝绳·警惕欧洲贸易保护主义走强·也门乱局背后的博弈[文化]·丽江纳西文化“空心化”之忧[专家视点]·看清国际治理中的“权利陷阱”尊重基层的改革首创精神《瞭望新闻周刊》2011023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013字对于现在还看不明白,甚至整体还无法全面推开的改革,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验文/韩保江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使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未来五年我国改革攻坚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同时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新时期的各项改革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不同,将在深刻总结过去30多年的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高层改革方案设计和中央权威推动,更加重视自上而下地协同改革,更加重视在法治轨道上理性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过去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片面改革和“改还不如不改”的逆向改革问题。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假借改革把权力上收,责任下放进而形成某些垄断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团,如果没有高层推动就很可能“原地踏步”甚至“倒行逆施”。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了,留下来要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更需要中央有胆识、有决心、有勇气改革,真正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都会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和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如果中央没有统一的方案设计和改革安排,没有高层权威的有力推动,靠地方和部门的“小革小改”肯定是“事倍功半”。强调中央在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并不是不要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改革尝试和体制创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民主化,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对于已经看明白非改不可的改革,要重视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依托中央权威,自上而下地推动。对于现在还看不明白,甚至整体还无法全面推开的改革,就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验,不断积累经验,待试点成功再全面推广。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改革首创精神,要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鼓励先行先试。营造改革氛围的舆论宣传要防止“雷声大雨点小”,说了就坚决改,不能改就不说,否则会挫伤公众对改革的预期和信心。改革是有风险的,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枪打出头鸟”,改革者就不会挺身而出,没有先行先试的“示范”,改革就很难成功地全面推开。同时,上级要主动为基层改革者撑腰,要保护好改革者及其合法权益。改革评价的标准要明确和一贯。无论是生产关系层面的改革,还是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方面的调整,都应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中心;都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价其是非得失的标准并一以贯之。要为基层所付出的改革成本埋单。任何改革都会触及部分当事人的既得利益和权利,都会招致部分人的反对。因此,要合理补偿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的部分损失,不能让支持改革或承受改革损失的老实人吃亏。同时也要防止有人借“闹”来要挟改革,不能“小闹小实惠,大闹大实惠”,用赎买“无理取闹”换稳定。要集思广益,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中央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主体,但中央在设计改革方案过程中不能“孤家寡人”,更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只有群众参与、基层认同的改革方案才能得到群众和基层的拥护,进而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社会力量。“十二五”期间是协同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切实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形成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就能有力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平稳度过矛盾凸显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果有畏难情绪,改革“蜻蜓点水”,不敢碰硬,不能克难,就可能错过大好的发展机遇,甚至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当前,基本经济制度不完善,国有经济垄断而导致的“国进民退”,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扭曲导致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社会关系紧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和政府职能混乱导致公共服务能力低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导致民生矛盾增多,文化体制僵化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和文化软实力欠缺,公权力缺乏制约导致权钱交易和腐败严重等诸多问题,都紧迫到了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的地步。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对我们体制中缺陷的诟病越来越多,有些问题不能仅用“中国特色”就一言以蔽之,我们必须顺应现代文明发展规律。从国内来看,人民群众对各种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已接近容忍极限,只有彻底革除各种体制毒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业才能常青。□水乡干渴之谜《瞭望新闻周刊》2011023期作者/本文总字数:6050字南方旱情常态化的新现实下,除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以外,更需反思中国的治江、调水之策和工业布局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辉林艳兴“在水位站工作30多年,在永修生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看到今年这么旱。要知道,往年这个时候我们正在防汛抗洪呢,而现在不但没洪可抗,还要抗旱。”在吴城水位站,一位74岁的监测员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吴城水位站位于江西永修县吴城镇,地处江西五大水系交汇处的鄱阳湖西麓,赣江、修河、饶河穿境而过,自汉晋以来,一直是中原南北官道的重要水运码头,沿内河直达全省各地,经鄱阳入长江,可抵皖、浙、苏、沪、鄂、湘、川、渝等省市,享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誉。5月25日,本刊记者从永修县城经三角乡前往吴城镇,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鄱阳湖保护区的核心区大湖池,往年同期烟波浩渺的湖区景光已经不再,代替它的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从三角乡到吴城镇,往年这个时候要走水路乘船,但现在仍然可像冬天一样走陆路。尽管吴城刚刚下过小雨,当天修河水位仍仅为12.67米,虽然由于刚刚略降小雨,比今年最低水位11.05米高了1米多,但比去年同期的18.14米仍然低了5米多;当天12.81米的赣江水位,亦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8.20米。这是当前长江中下游旱情的一个缩影。国家防总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指出,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已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在此背景下,权威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的旱情绝非偶然,切勿等闲视之。在他看来,根植于“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文观念之上的治江、调水之策,乃至中国的工业经济布局,亟需重新审视,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作长远谋划。南方旱情已呈常态化“我从没见过鄱阳湖这么干旱过。”在吴城镇,43岁的渔民刘桂英说,该镇下辖一个渔业捕捞大队,全队5个村小组1300人口没有一亩耕地,全靠捕鱼为生。持续干旱之下,鱼类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锐减。今年以来,刘桂英家只捕了几百斤鱼,吃饭钱都赚不到。往年的这个时候,她们一般一天就能捕100多斤。永修县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王柏勇拉出单子告诉本刊记者,今年1~5月份,当地降雨只有常年平均降雨量的30%。全县作物受旱30万亩,重旱22万亩,33万亩水田缺水,15万亩旱地缺墒,1000多座大小机井出水不足。由于4月份早稻栽种正需要水的时候没有水,全县计划栽种的17万亩早稻有6万亩因无法解决灌溉问题而未栽插。他表示,全县早稻将减产40%~60%。目光放至整个长江流域,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巡视员王井泉向本刊记者介绍,2010年11月至今年5月,长江流域降水明显比往年偏少。其中,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长江上游比常年平均降水偏少了30%左右,下游少了40%左右;5月份上游降水少了40%,中下游少了60%。受访专家认为,长江流域此番旱情,应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认识。长期关注三江源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告诉本刊记者,在全球变暖趋势之下,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冰川、雪山也在逐年萎缩。仅在1999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位于长江源头的岗加曲巴冰川就退缩了2110米。果洛州玛多县,曾有湖泊4077个,一度只剩下300多个。因年平均气温上升0.4℃,当地年蒸发量达1320.3~1400.6毫米。“主要是气象灾害造成,人类剧增的生产生活用水则加码了水力不足的现实。”具体到此次干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特别快,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以往,在人较少的情况下,生产生活用水较少,即使长期不下雨,湖泊河道里的积水也够用,不会像现在这样反应强烈。现在,在用水量越来越大,对水的需求无止境,一直在超负荷地使用,计划不足。在此情况下,地表存的水不够用,再加上气象因素叠加,旱情就显得尤其重。”北京大学教授彭真怀对本刊记者说,南方旱情发展为旱灾,固然有不可抗力的全球气候变化因素,流域上兴建的大型水库、发电站,一次次的截流,对下游农业灌溉也产生了影响,“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利建设过程中没考虑过的问题。”当前,长江流域现已建成水库4.6万多座,总库容达到1745亿立方米。随着近几年上游干支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陆续建成,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水库的调节总库容将达到550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认为,这些控制性工程在充分发挥水资源多种功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逐步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旦遭遇特枯水情,容易产生上中游水库蓄水与下游城市供水、水生态环境需水之间的矛盾。”对此,5月18日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亦坦承,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三峡为普旱现实受过不过,受访专家大多认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此番旱情影响有限,用王井泉的话说,“微乎甚乎”。“首先,三峡坝高只有185米,和当地一两千甚至三四千米的山体相比,相差甚远。从气象学上来看,三峡不足以把气流割断。”王井泉具体分析说,“如果从教科书上来看,建水库会改变库区小范围的气候。库区原来不是水面的变成水面了,蒸发较多,从而会小范围增加降雨,不会有大范围的降雨,更不会有大范围的干旱。”另外,根据三峡初步设计,每年的10月1日开始蓄水,蓄水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至45天时间。蓄水期那段时间,上游来流量本来也比较小,蓄水一般是四五千米每秒的流量,对中下游的水力有一定影响。而且干流水力下降,使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体下降得比较快。王井泉接着说,2008年,国务院要求当年10月份三峡蓄水,正好碰到2008年~2009年长江中下游大旱,地方反映强烈。接到反映以后,2009年蓄水就考虑适当提前。国务院批准的三峡优化调度方案,也明确写出可以提前
本文标题:瞭望新闻周刊XXXX年第23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2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