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十三章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
第十三章西方广播电视传播发展史1、无线电技术理论:电磁学(电磁波——无线电世界的基础)麦克斯韦(理论论证)赫兹(实验证实)应用:波波夫(近距离)马可尼(远距离)无线电的发明创造无线电报机(无线电的第一项专利)无线电信号的远距离传播(“人类开始进入无线通讯时代”)市场开发(马可尼公司)与英国的关系(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访问中国影响“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广播的基础——电子技术的发展2、声电转换技术费森登(广播的先驱)第一次实现声音讯号的远距离传播德福雷斯特(“广播之父”)“无线电的心脏”——三极管广播的基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人们设想不用导线直接传递电报代码时,便导致无线电报的诞生;而当人们想到不用导线直接传递电话上的人声时,便自然促成无线电广播的问世。20世纪的最初十年,无线电广播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一项传播技术,广播已经初具形态。无线电广播成为一项社会事业,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年代才开始兴起的。KDKA电台:全球第一家正式开播的广播电台弗兰克·康拉德与威斯汀豪斯公司1920年11月2日为该台首播之日“正式”:商业执照、定时播放、内容丰富广播事业的形成:1920年代商业利润——广播事业兴起的原动力业余爱好者与大众接收机与收音机“促进全国无线电广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却是通信和电气制造业中的大公司”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电台数量剧增0100200300400500600192019241920—1924美国电台数量变化广播事业的发展和电台数目的激增,造成各家电台频率的相互干扰1927《无线电法》“联邦无线电委员会1934《通讯法》“联邦通讯委员会”管制方法:审批办台申请更新营业执照对违禁者给予警告或处罚“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国家机构型私有商业型公共事业型苏联美国英国国营电台商业电台公共机构政府广告收音机执照费受政府直接控制受权势集团控制相对公正客观三大广播体制里斯主义自治、非商业化、全民性“核心”原则:1、全民、统一多样的节目2、简化的公共捐助系统3、优“质”的服务英国的“公共广播系统(PSB)”1926的全国广播公司(NBC)资格老红网萨尔诺夫1927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风头健威廉·佩利广播新闻1945的美国广播公司(ABC)先天不足——蓝网“垃圾站”后天失调——缺乏人才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广播的黄金时代——1930~1940年代三点体现:规模上——几何级数的飞速增长经济上——巨型企业广告的支持节目上——从娱乐到新闻的扩展“大萧条”和“新政”“火星人入侵”炉边谈话广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广播BBC&VOA10%46%95%0%20%40%60%80%100%1925年1931年1948年拥有收音机的家庭1939年广告收入百分比报纸38%杂志35%电台27%广播事业突飞猛进报业与广播大战通讯社切断信息来源迫使电台自己采集新闻谢克特的电话采访第一家广播新闻社——CBS报界的反击非但没能削弱广播的势力,反倒更加确立了广播的地位,广播的时代不可抗拒地到来了!1930年代,全国性的大广告商开始第一次投资广播乔治·华威顿·希尔独特的广告理念——幸运牌香烟正是由于得到这些巨型企业的广告,美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才获得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LuckyStrikemeansfinetobacco.Yes,LuckyStrikemeansfinetobacco!”经济上——广告的大量投入广播新闻的自身完善模仿报纸新闻的写法摈弃宜看不宜听的模式报纸写法:在英国的一个港口——驶来一艘大受欢迎的货船,船上载着四百万个鸡蛋,十二万磅乳酪,一千吨面粉,这是根据租借法横渡大西洋到达这里的第一艘货船。广播写法:从美国驶来的第一艘租借食物船已经到达一个英国港口。这艘船上运载了四百万个鸡蛋、十二万磅乳酪和一千吨面粉。大萧条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一直延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对人力和军火的需求及其对工业技术的刺激,全球经济才开始复苏。“他们走遍了整个美国,冬天到了,才在各大城市集中起来:忍饥受饿,到处碰壁,肚子空空,前途茫茫,心烦意乱,辗转奔波,到处找工作,到处找仅能餬口的面包,可是就是没法找到。——《光荣与梦想》萧条的经济导致不安的心理人们恐惧灾难祈望慰藉广播带来的“恐慌”与“慰藉”“火星人入侵”炉边谈话大萧条与“新政”原因分析:1.广播的巨大影响力——唯一在大萧条中异常兴旺的行业2.广播新闻的崛起及其迅速发展3.经济衰退期,民众心理惶惶不安4.奥森•韦尔斯的绝妙的操作技术奥森•韦尔斯“火星人入侵!”“没有一位总统同新闻界的关系能比罗斯福更有效果了。”——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史》执政12年间,共会见记者998次;第一任期通过340次记者招待会加强同人民的交往,赢得46个州的支持。“它能用自己那传达真诚的嗓音,表达一种给人安慰、让人放心的感觉。他的炉边谈话如实反映了这一点。”炉边谈话“华盛顿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我们全国人民原来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相信了,不过一周时间,我们现在对国家、对政府又恢复了信心。此前的分崩离析,变成了现在的众志成城,此前的灰心绝望,变成了现在的信心百倍。——李普曼FiresideChats炉边谈话第一次:拯救金融“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谁会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整顿后的银行里,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罗斯福第二次:复兴工业要求企业和政府合作,共同拟定生产计划消除恶性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工业复兴法》随之出炉第三次:“蓝鹰行动”针对大企业,规定最高劳动时间和最低工资水平三次历史性谈话与新政广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国际广播2、英国广播公司(BBC)3、美国之音(VOA)国际广播的异军突起国际广播: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或一些)国家收听而进行的广播(赵永福)荷兰:1927德国:1929法国:1931英国:1932日本:1934二战:国际广播异军突起,新闻传播领域掀起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27个55个国家主要电台时间传播对象语种美国美国之音1942.2.24欧洲德语1942.2月底意大利语、法语、英语1942泰语、缅甸语、葡萄牙语东欧、南斯拉夫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1943越南语、印尼语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1932.12.19英国海外领地英语1938.1.3中东和北非阿拉伯语1938.3.15拉美西班牙语、葡萄牙语1938.9.27德语、意大利语、法语1941中国普通话、广州话1943增加到43种1945达到45种日本日本放送协会(NHK)1935中国东北地区、台湾地区及朝鲜184116种1943.1125种德国1934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1935年底德语、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193626种1940年夏31种前苏联莫斯科电台194121种1943北美苏联呼声1941.8.1上海话、广州话、俄语、英语、德语中国新华广播电台1941.12国际广播的两种类型宣传式:以纳粹德国为代表:三色电台网白色电台:官办公开电台;黑色电台:秘密电台;灰色电台:时而秘密、时而公开强烈的宣传意味,远离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戈培尔:新闻是战争的武器,新闻的目的是帮助战争而不是提供信息新闻式:以英国的BBC为代表始于1938年1月开播的阿拉伯语节目BBC的报道特点池田德真:BBC的九个特点一、播送新闻的态度非常冷静。二、消除所谓敌对的感情,以中立的态度进行报道。三、新闻和解说的内容丰富多彩。四、用各种各样短新闻编辑成的“无线电新闻专辑”听起来很有味道。五、经常采用敌友我报纸上的评论对时事进行解说或者驳斥对方。六、一个事件发生后,立即就去采访原来驻在那个地区的大使等人,力求把发生事件的背景弄清楚。七、什么事都迅速让专家出面说话,使得报道变得有血有肉。八、避免纯正英语的英国式发音,使用以外国人为对象的、谁都能容易听懂的英语说话。九、从整体上看,也可以把这叫做英国式派头,就是讲体面、有风度地进行客观的广播。BBC与二战据德国统计,1940年BBC德语广播听众约为100万人,1944年上升为1000-1500万人二战结束时,广播语言达到45种,拥有40多部短波发射机,扩展为对外广播和对欧洲广播两大部门,国际广播人员从1939年的4900多人上升为11500多人优秀新闻人铸就的辉煌例:名记者理查德·迪姆布雷拜,即兴广播的天才BBC每次开播之前,人们首先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命运”交响乐开头四个熟悉的音符。这四个音符,在节奏上是三短一长,而三短一长在莫尔斯电码中代表字母V。有一个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名叫维克托·德拉维利。他也跟戴高乐一样,天天从英国向本国同胞进行短波广播,叫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1940年末的一个晚上,他在广播里建议,用粉笔在各公共场所写上V字,表示坚信盟军最后会胜利,让那些纳粹匪徒心神不宁。自从用十字纪念耶酥以后,再也没有什么符号比V字更加家喻户晓的了。——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BBC与二战BBC与二战广播史上的经典:二战期间丘吉尔的广播演说“我们要坚持到底……我们要在海洋上作战,我们要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国本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敌军登陆地点作战。我们要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要在山上作战,我们决不投降!”——丘吉尔1940年夏英国只剩三件东西:皇家空军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萨士比亚的一句遗言:“我们英国从未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光荣与梦想》美国之音(VOA)创办背景:广播打破孤立主义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二战美日双方的“电波战”美国第一家国际电台和官方电台美国之音开播了。直到今日,美国已参战七十九天。从今日起,每天在这个时间,我们将播报美国和战争的情况。新闻中可能有好消息,也可能有坏消息,本台将如实报道真相。——威廉·黑尔1942年2月24日二战结束时,使用34种语言播音,每周累计播出833小时东京玫瑰美国之音(VOA)战时新闻局——国务院——美国新闻署两派之争:外交出身官员:重宣传,外交政策是首位新闻采编人员:重新闻,强调新闻的可信性《美国之音宪章》(TheCharter,1976.7)一、美国之音必须始终保持为一个可靠的和权威性的新闻来源。美国之音所广播的新闻一定要准确、客观、广泛。二、美国之间应代表整个美国,而不是美国社会的任何一部分。因此,它对美国的主要思想和制度必须有一个平衡的和全面的报道。三、美国之音应清楚地、有效地阐明美国政策,同时也报道对这些政策所发表的认真的讨论和意见。美国的其它国际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1949)东欧自由电台(1951)苏联马蒂电台(RadioMarti,1983)古巴马蒂电视台(TVMarti,1990)古巴自由伊拉克电台,自由阿富汗电台“他天生具有新闻报导的灵感和历史感,又是出众的作家。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一些出色的人才,他们完美的集人格、才干和毅力于一身。”——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翰·钱塞勒爱德华·默罗——美国广播记者的一代宗师“这——是伦敦”爱德华·默罗,早年就读于华盛顿大学1935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37年赴欧洲记者站现场报道二战“凡是经历过二战的美国人,都不会忘记每当德国人的轰炸机像蝗虫一样乌秧乌秧的扑向伦敦,每当报警器尖利的声音响起,人们惊慌的逃窜,在仿佛永远也散不尽的硝烟中,总有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傲然孑立,手拿话筒,用从容、冷静的嗓音告诉大西洋彼岸的人们:这——是伦敦。”默罗印象“默罗在本质上是个保守主义者,虽然这点很少有人知道”。——威廉·曼彻斯特他更多的是一个准确、客观、传统的新闻记者,甚至更像个传教士。他日复一日在轰炸目标周围报道,但他的声音依然镇静、克制,没有任何哗众取宠。每次结束,他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再见——祝你幸运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3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