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水调歌头》课堂实录
《水调歌头》课堂实录[三维目标]:1、熟读成诵;2、明确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3、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心态。[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师:古往今来,月亮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上课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水墨MV《水调歌头》,演唱者王菲。师:同学们是否和我一样陶醉在王菲的动听歌声和优美的水墨画面中呢?这首歌改自苏轼的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苏轼的脚步,共同走进《水调歌头》。(教师板书题目、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师: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目标导航:1、熟读成诵;2、明确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3、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心态。三、作者简介师: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哪个朝代的人?有哪些成就?生: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回顾所学唐宋八大家及作品)四、词苑吟读——感受韵律美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恰当把握节奏。学生合作自由放声朗读;学生朗读。师:大家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生1:读得流畅,字音准确。生2: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生3:语速有点快,应略微舒缓一些。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出示ppt;男女生朗读;同桌朗读,师生点评;学生齐读。教师指导后,师生比赛;教师点拨,学生再次齐读,学生自我点评。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好,老师享受在其中,我们读准读顺后,还欠缺情感,接下来我们品读文本,感受词人通过何种意境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五、品读感悟——感受意境美指导:谈谈自己的理解,再现诗句的美境,然后朗读诗句。教师先做示范,学生再尝试。举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又好像在感叹造化的巧妙;作者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显示词人豪放的性格;重音放在“几时”、“问”上。“几时”拖长音节,读出无可奈何感。“问”重音轻读,读出压抑苦闷感。分析后,教师诵读示范。示范后指导:1、诵读时要根据情感处理停顿、重音、语气、语调。2、演读格式:我选的句子是——我是这样理解的——我是这样读的——学生探究、交流、展示:生1:我选择的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我理解为夜深了,而作者不能入睡,他的心境应是无奈、郁闷的。我是这样读的……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夜深了,他为何无眠?生:中秋团圆的日子,他思念他的弟弟。师:从哪看出来的呢?生:词前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师:此时的苏轼经历了什么遭遇呢?十年间慈父逝去,政治不和被贬谪,和子由七年没有相见了,同学们能理解苏轼此时的心境吗?再来读一读。生2:我选择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的理解是苏轼希望人们能够长久,共享美好的月亮,虽然有分离,但心可以拉近。我是这样读的……师:他读得不错,而且见解很独到。老师想问:“人有不长久的时候吗?”追问空间和时间上的离别,引导学生理解词人心境的变化:由心有郁结到旷达开阔。生3、生4……师:文章上阙望月写景,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师板书)师: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风格美。六、美读入情——体会风格美教师配乐(《琵琶语》)范读。学生配乐练习朗诵、展示。师生点评。教师小结: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难免有或多或少的迷茫苦闷、坎坷挫折,但我们更应明白以乐观旷达去面对,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快乐去度过每一天。七、作业将《水调歌头》默写在练习本上。教后反思:回顾今天的教学过程,有兴奋有低落,兴奋的是自己在教师成长的路上渐行渐远,脚印累积点滴;低落的是自己身上仍有不足之处。自己满意的地方:首先,诗词教学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品读环节让学生交流探究,再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如何去读。其次,多媒体结合语文学科,视频、音频、动画、乐曲共同营造美好的意境,助于课堂教学。第三,教态自然,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偏于亲切,注重情感的交流;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最后,逐渐摆脱“花式花腔”,注重务实、实效性,逐渐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意识浓厚。不足之处:第一、教师指导时还不够到位,应指导、点拨后再范读,学生再读,激起朗读热潮;第二、教师引导不到位,应着重引导学生有深度思考的意识,多让学生展示,成为课堂主体。
本文标题:《水调歌头》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6199 .html